李卫东接起来问道:“谁呀?”
“李总,我是高志伟。”电话另一头传来了回答,“我给您家里打过电话,说您到厂里了,有件事得跟您说,挺要紧的。”
“咋了?那边谈判还没搞利索?还是觉得咱给的钱少?”李卫东随口那么一问。
“今儿个我以前的同事找我唠嗑,其中一个就住我楼下,刚走没多久。他们公司内部传着一个名单,跟那个福布斯似的,说的是国内新冒出来的食品企业的潜力排行榜,咱排老二,头名是娃哈哈。早上他们开会,宗总直接把咱们设为目标了,听说砸了八千万买了个罐头厂,想扩大生产,不光要吃下南方市场,还打算往北边扩张呢。”
“啥玩意儿?”李卫东声音一下拔高了,脑子里跟有蜜蜂似的嗡嗡直响。自己这边还没动静,人家怎么就先下手了?
“你赶紧回来吧,把那些谈判的也都叫上,电话里几句话讲不明白,回来了咱们细聊。”李卫东沉着嗓子交代道。
“我觉得咱们这小厂子,市场就那么大,况且咱们产品定位不同,应该影响不到。宗总可能是太过紧张了。”高志伟小声嘟囔着。
“别啰嗦,他又不傻。就这样!”李卫东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李卫东原先的好心情瞬间烟消云散,一股前所未有的紧迫感油然而生。他预见到,今年上半年的竞争将异常残酷,市场争夺将趋于白热化。
原本他还盘算着,慢慢建立几个厂区,像温水煮青蛙一样逐步渗透市场,没想到对方根本不给喘息的机会!
他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手揉着额头,感叹现在的美滋味食品实在太弱小了,面对娃哈哈这样的巨头,能打的牌并不多。
“以小搏大,也只能如此了!”
李卫东站起身,走出办公室,大声吩咐:“把产品设计的负责人叫来,还有研发团队,顺带把菜头也找来。”
他知道,必须立刻内部重组,一家企业要快速发展,内部就必须进行大胆改革,以最具攻击性的状态迎战市场。
要有效管理各个工厂,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财务体系,否则各个工厂的贪婪会让李卫东连底裤都不剩。
菜头必须得走了,他不适合这种激烈的商战环境。在这里的每个人都必须是精英。
几分钟后,菜头走进了办公室,看起来过年似乎圆润了些,他望着李卫东说:“东哥,你找我?”
“坐吧!”李卫东坐下来,看见产品设计的团队进来了,挥挥手让他们先去接待室等会儿,然后关上门。
门关上后,菜头坐在那里显得有些忐忑。虽然名义上他是财务处经理,但实际工作已交给了手下的一名主管负责,那人以前是国企的财务副手。
厂里风言风语的,说李卫东打算让他走人。没有能力的人都得走,这可把韩小强吓得够呛,他只管生产,按计划完成任务,也没什么技术含量。
“菜头,咱俩认识也有好几年了吧?”李卫东看着他说,“当初一起的兄弟们,好像就咱俩还熟络些,其他人也都断了联系。”
菜头隐约感觉到了什么,望着李卫东说:“周建国他们还是老样子,过年叫我喝酒我没去,还说可以走后门,厂里有什么事,他们能帮忙。”
“哦,今年情况比较棘手,我就直说了,财务接下来要合并到其他厂,不仅要算账,还要监督,你得让出经理这个位置。”
“行,我现在也看不太懂账本了,李主管经验丰富,很多东西都比我懂!”
“你现在有两种选择,要么你和韩小强一起管理生产,生产线维护这块缺个主管;要么你去进修学习,比如会计之类的。”李卫东看着他,话有些难以启齿。
对任何人,李卫东都能下得了决心,包括高志伟,唯独面对菜头,心里五味杂陈,这人憨厚老实得让人心疼。
菜头闷闷不乐地说,“我还是去学习吧,多学点没坏处。我对算账还是挺感兴趣的。那我明天不用来上班了吗?”
“你想来就来,这厂子5%永远是你的。到时候我帮你联系,介绍你去培训学校。”
菜头默默站起来往外走。
“菜头!”
“东哥,还有啥事?”
“你东哥真不是赶你走,你千万别这样想。好好学,美滋味随时欢迎你回来,就算有一天我不在美滋味了。”李卫东诚恳地说。
“我一定好好学。”菜头咧嘴一笑,开门离去。
李卫东心里总觉得有些憋闷,深吸一口气才觉得舒坦些。抬头一看,设计总监领着五六个人走了进来,他招呼道:“都坐吧,还是产品的事。”
说着话的功夫,他就把年前画的那份产品设计图给拿了出来。那会儿快过年时,李卫东为了新一年的产品,设计了个大概的样子,其中就提到了做儿童罐头。
罐头那利润高得让他李卫东一直心里痒痒的,更别说美味食品厂现在就那些老几样的东西,山楂片、嘎嘣脆、小馒头、虾条、薯片这些,还都是小包装,贵点的不过两三毛,最便宜的就五分钱。
而眼下要搞的这个新产品,小罐头,算得上是比较高档的一个系列了。
那时候信息流通不畅,好处就是竞争对手没法一下子知道你的底细,李卫东之所以满世界装大牌,到处忽悠人,靠的就是这信息不透明。
可坏处也是要命的,别人不了解你,你也摸不清别人,比如娃哈哈那边的动向,他根本就不清楚,连宗总心里怎么想的都不知道,就算每天看当地报纸,也看不出啥门道来。
市场大门一开,儿童食品的新一轮热潮来了,厂子生产速度嗖嗖地就上去了,年前订的那批工服也陆续送到了。
工厂总算走上了正轨,各种规章制度嗖嗖建立起来。虽然在外人眼里,这厂子快上千人,挺大的,但李卫东清楚,太小了。
以前他还去过富士康参观,那种接近十万工人的大厂,那生产能力才叫可怕。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李卫东已经嗅到了危机,开始慢慢调整厂里的几个部门。白原市那头的工厂也开始运作了,就是厂长人选还没定下来。
连着两天,都在调整配方。要做高端的小罐头,不仅要好吃,还得有最先进的生产线,让橘子像蒸鸡蛋那样又软又嫩。
桌上摆着一盘罐头,旁边还散着一堆别的产品,所有主管围着桌子坐了一圈,盯着这些,有的眉头都皱成了疙瘩。
从去年就开始试吃,哪次保证都好吃?啥稀奇古怪的味道没尝过。
“你们确定是研究吃的?不是搞生化武器的吧?”
“话不能这么说,有时配方口感差点,也没听说谁吃了拉肚子啊。我们首要保证的是安全,做出来是给孩子们吃的。”
“就你这东西,给孩子吃了,嗓子都得吃哑巴。”
“这次真的好吃,李总昨天吃了都说不错。”
看大伙儿都不动手,李卫东开了口:“别客气,吃啊,上班拿着工资,还有东西吃,多美啊,李经理,你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