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伊伯带的量子裂隙尚未完全闭合,林渊的量子腕表突然爆发出刺目的红光——银河系边缘的天苑四恒星系传来异常信号:三颗类地行星在17秒内相继消失,残留的时空波动显示出人马座A*黑洞的引力指纹。
“黑洞吞噬速率提升至理论值的370%!”樱子的声音带着哭腔,全息屏上的银河系星图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扭曲,猎户座悬臂边缘出现暗物质坍缩形成的黑色裂痕。“按照这个速度,太阳系将在72小时内进入黑洞的史瓦西半径!”
实验室的青铜神树复制品突然发出蜂鸣,树干上的十二道太阳纹与星图上的坍缩点完全重合。林渊想起祖父在三星堆考古笔记中的批注:“神树分三层九枝,对应九天银河;圣鸟栖于枝顶,可通天地之气。”他猛然转身,看向墙角悬浮的三星堆青铜神树全息投影——那是国家博物馆用8K扫描技术还原的镇馆之宝,1.42米高的树干上,龙纹与云雷纹正随着黑洞波动同步震颤。
“调取三星堆祭祀坑的碳十四数据!”林渊将祖父遗留的青铜残片按在扫描台上,残片边缘的缺口竟与神树某段枝桠完美契合。系统AI瞬间解析出三千年前的祭祀仪式:古蜀人通过神树模型模拟银河运转,圣鸟的尾羽指向黑洞所在的银心方向。
“神树是古人构建的微型银河系模型!”林渊抓起《山海经?大荒东经》,泛黄的书页上“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的记载突然与量子引力波数据重合。他将神树的三层九枝对应银河系的三条主悬臂,每片树叶的脉络竟暗合暗物质分布的斐波那契数列。
“检测到《淮南子?天文训》与黑洞辐射共振!”系统提示音刚落,林渊手中的青铜残片突然爆发出强光,神树全息投影瞬间实体化,12道太阳纹投射出12道金色光柱,精准锁定银河系的12个暗物质节点。
“万倍返还触发!”系统界面闪过耀眼的青铜光芒,“基于三星堆神树的‘超弦共振器’已生成,可将神树能量场与黑洞吸积盘并网。”林渊眼前浮现出祖父在考古现场的画面:老人蹲在祭祀坑前,用洛阳铲画出的正是与超弦共振器完全一致的几何图形。
猎户座悬臂的暗物质裂痕处,神树的龙纹流光化作纳米级“引力针线”,沿着坍缩裂痕编织出青铜网格。当龙首咬住最后一道裂痕的端点,整个银河系发出钟磬般的嗡鸣,暗物质云团如被梳理的丝绸般重新排列。
在人马座A*的吸积盘前,林渊团队将古蜀祭祀的“太阳舞”转化为量子指令,神树顶端的圣鸟模型展开翅膀,尾羽指向黑洞。吸积盘的X射线辐射强度瞬间下降60%,黑洞的吞噬口竟出现短暂的“呼吸”节奏——这是宇宙诞生以来首次被观测到的黑洞周期性脉动。
当神树能量场扩散至柯伊伯带,暗影帝国残留的反物质踪迹中浮现出平行宇宙的三星堆遗址:那里的神树高达千米,树根直接插入黑洞,树冠托起整个星系。敌首的声音从残影中传来:“你们以为这是创造?神树是宇宙级的枷锁,锁住的是文明突破维度的可能!”
随着最后一道引力波涟漪消散,银河系的扭曲星图逐渐恢复成祖父笔记中手绘的“太极双鱼”形态。青铜神树表面浮现出全新的星轨刻痕,每一道都对应着被拯救的恒星系坐标。樱子递来温热的三星堆黄金面具造型茶杯,茶香中混着青铜特有的冷冽,让林渊想起祭祀坑中出土的碳化丝绸——那是古蜀人试图与宇宙对话的最早证据。
系统突然弹出紧急通讯,龙科院院长的全息投影带着量子杂音:“小渊,故宫的《河图》壁画刚刚出现异动,星图上的神树位置……竟与三千年前的记载分毫不差。”林渊望向神树顶端的圣鸟,发现它的喙部正缓缓转向太阳系方向,瞳孔中倒映出地球的蓝色轮廓——那里,长城的量子防御矩阵突然亮起,与神树的十二道太阳纹形成跨时空的共振。
而在银河系中心,被调节后的人马座A*不再是吞噬一切的深渊,其表面竟浮现出类似神树龙纹的光影。林渊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平静——暗影帝国的“逆熵之眼”仍在量子裂隙中窥视,而系统返还的“超弦共振器”说明书上,第一行字赫然是祖父的笔迹:“当神树与黑洞共鸣,人类将听见宇宙诞生时的第一声啼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