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李轩捂着心口,在床上痛苦的呻吟着,天已经大亮,父母早已经下地干活去了,此时的他就像一条缺氧的鱼,努力的喘着粗气,心脏好像是被人攥住了一样。
半个小时后,他感觉心口的疼痛感好了许多,慢慢从床上坐起,头发上的汗水滴落下来,像是刚洗过头没来得及擦干的样子。脑海里不断浮现红衣女子的身影。
看不清脸庞,却无比熟悉,一滴眼泪悄然滑落,他茫然伸手,泪水滴落在手心,晶莹剔透。
呆坐良久,起身穿衣,洗漱时镜子里,只看到自己双眼满是血丝,一直到吃过早饭周杨到来,他却怎么也赶不走心头的那抹惆怅,总觉得有些沉重,莫名的烦躁不安。
“你这是怎么了?不会是生病了吧?”周杨关心的询问
“没事,就是昨晚没有休息好”李轩疲惫的靠在沙发上,声音有气无力,他没有说早上心脏抽痛的事,家人会担心,这些年他早就习惯了独自承受一切。
他也有些害怕,日子刚开始好起来,他怕自己生病,如果突然来一场大病,对于自己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你这个样子,今天我们还要去找五爷吗?”周杨是知道李轩的,这人有时候幼稚的可笑,有时候冷静理智的让人害怕,总为别人着想,关于自己不好的事情,他嘴里是没有一句实话的。
“去啊,这样的老前辈,就算是没有事情,回家了也该去拜访一下的”李轩比较认真的说。
“那就别摊着了,走吧”周杨作势要拉李轩起身。
“你就空手去啊?等我去拿点儿东西去”李轩取了些昨天摘的樱桃,又拿了瓶酒。
周杨见了,也屁颠屁颠儿的去村里小卖部买了条烟,五爷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抽烟喝酒,那是一样都没落下。你说这些个对身体不好吧,偏偏以前劝他的人,就没一个能比他活的更久的。
两人提着礼品,将大门拉上,也不用上锁,就这么向村头最大的房子走去,老爷子后辈都很争气,对人也特别和气,儿子在老人一百零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孙子现在都差不多五十岁了,在外面开了家公司,也算是事业有成,在家照顾老人的是他的孙媳,一个很精明的妇人,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出来的。
老爷子一身粗布唐装,满头银发,没有一根黑色的,脸上都是沟壑纵横的皱纹,有着一些老年斑,面色倒是比较红润,眼神依然很明亮。
此刻,老人正在门口晒太阳,身旁有个小凳,上面摆放着一些适合老人牙口的小点心,一壶热茶还在冒着热气。
隔着老远,老爷子爽朗的声音就传来了“我看看是哪个屋里滴娃娃又回来咯?现在还能来看哈我这老家伙滴,可不多了。”也不起身,就那么躺在摇椅上,等二人走进。
李轩把提着的酒递给闻声出来的婶婶,又把装樱桃的方便袋打开,放到小凳上,“太公,这些樱桃是我喝周杨昨天摘回来的,虽然过夜了,但是我放在冰柜保鲜了,您少吃点儿还是没啥关系的”
“咋?我们轩轩什么时候也学上城里人那套了?过了一夜就不能吃了?莫说现在有冰柜,以前长了蛆虫的果子,我也没少吃,这不也活了这么久了?”老太公笑眯眯的抓出几颗樱桃,放到嘴里。
老人家吃樱桃没有吐籽,李轩有点儿担心,怕老人肠胃受不住这些硬物的刺激,“太公,您倒是把籽儿吐出来啊,我还拿去种树呢”他说的比较委婉。
“哼,你这娃娃,我还不知道你想滴什子?我是搞习惯了,以前没得吃滴,连到米米吃,阔以饱肚子呢”老人家说着有望嘴里塞了几颗樱桃,这次倒是没忘了把籽吐掉。
周杨也把买的烟递给老太公“太公,还记得我不”
老爷子笑呵呵的接过烟,也不讲什么客气话“周家的小杨杨嘛,我是老了,但还没糊涂呢,你们两个娃娃,从小都和在一起,我还认不错”。
“您老能不能直接叫我们名字啊,我们都是三十几的人了,您这么轩轩、杨杨的叫,怪难为情的,感觉在叫小娃娃呢”周杨尴尬的对老爷子说。
太公哈哈大笑着,喝了口茶,拿手指着小凳上的点心:“吃点儿?”
“我们刚在家吃过饭,您自己吃吧”李轩接过婶婶递来椅子,坐在老太公旁边,周杨也在李轩旁边坐下。
“太公身体真好啊,我们怕是还不如您这么硬朗呢”周杨看着老人,笑嘻嘻的说到。
“不行了,不行了,这两年越来越不成了,怕是你们下回回来,就见不到我咯”老人说的很坦然,到了这个年纪,早就把生死看的很淡然了。
“您老当年行善积德的事儿做的多了,还够得活呢,说什子丧气话啊”李轩给老人点了支烟。
老爷子吸了口烟:“这玩意儿,我还真不大习惯,还是咱得叶子烟有味道”。
“这个劲儿小点儿,你那个叶子烟,我们可捡不起”周杨在一旁打岔。
“你们两想不想也活的久点儿?”
“您老有什么窍门儿?”李轩也来了兴趣。
“要说窍门儿,我还真有,我也教过不少人,可惜那些娃娃一个个的,脑壳子都搭铁的很,没一个能学会的,也就是前天听说轩娃子家里来上面的领导了,轩娃子现在也是出息了,我才愿意教你们的”老爷子满面慈祥。
“那您说说,搞不好我们就学会了呢”周杨打蛇跟杆上,其实也就是逗老人开心。
中间婶婶出来给两人泡了杯茶,也就回屋里,不知道忙什么去了。
“你们听好了啊,心息相依万缘空,凝神入炁穴中通。一阳初动玄关现,先天祖炁自归宗。紫气东来勤采撷,吞津服气养黄芽。玉液还丹归金鼎,一点真阳洗铅华。
渡得天河任督脉,子午周天自穿梭。坎离交汇生真火,炼尽阴渣现元阳。肝魂肺魄心明净,脾意肾精五炁凝。黄庭宫中炼真形,三尸斩尽道自成。
炁满中田得清静,三花聚顶得元真。不是存想,非空相,踏碎虚空见本尊。道胎初成是正法,婴儿显像出昆仑。身外有身自为妙,逍遥直上大罗仙。
千经万论,不如真修实证,三教九流,终究性命双修。”太公抑扬顿挫的念完。
看两人似乎在认真记忆,他没有出声,等了大概一二十分钟这才开口:“咋样,你们记下了多少?”
李轩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他,记忆力比以前强了很多,虽然只听太公念了一遍,他已经记下了七七八八,于是很老实的回答:“我大概记下了八成”
“嗯,你这娃娃记性还不错,我当年是花了好久才记下来的,我再给你们念一遍”太公见李轩记的还不错,欣慰的又念了两遍。
确认李轩记下来了,又让他背了一遍,这才点头:“不错,这个可得慢慢来,行差就错,后果很严重的,记住了,刚开始的时候,要忌酒,戒淫欲,雷雨天不能练,大喜大悲心神不宁不能练,有外人在不能练。”
在给两人强调了相关注意事项后,太公这才提起了别的事情。
“你们来找我,怕不是单纯的想我老头子了吧?说说吧,杨娃子你要是没记住,回去问轩娃子,他记下来了”太公精神很好,聊了这么久丝毫不见疲惫。
“老祖宗,您教我们的不会是什么武功秘籍吧?”周杨作为一个武侠迷,兴奋的问到,就连称呼都变了。
“我也不清楚,当年打倭寇的时候,一个老道士教给我的,说是养气强身的,我练了很多年,没别的什么感觉,就是觉得,可能就是因此才活了这么久的”太公目露回忆之色。
“那感情好,我们一定回去好好练。其实我们来就是想问问,您知道后山那个破房子的来历吗?”周杨笑呵呵的说到
“那里啊,我估计全村也就我还知道些了,别人怕是知道的都少了”太公说的时候,目光中全是回忆之色。
那是一座山神庙,太公还很小的时候,那座庙还有人去上香,后来因为有人在那附近丢了孩子,加上那个混乱的年代,人们生活都很困难。
村子里的人经常连饭都吃不起,也就没什么人去庙里上香了,似乎山神庙周围的树木长起来比别处要快上很多。那个年代山上可是有狼,有豺,有狐狸,有黑熊,还有老虎,这些猛兽的。
没饭吃的村民因为挖野菜,上山的时候,时常会有人被野兽所伤,有时候甚至还会出现老虎吃人的事情,渐渐的人们就很少上山了,山神庙也就慢慢废弃了。
以至于后来的特殊时期,红卫兵们到处破四旧的时候,都忘了有这么一座山神庙的存在,这座清朝前就存在的古庙,也就这样保存了下来。
庙具体是什么年代修的,太公也不知道,庙里供奉的是谁,太公说那时年纪太小,也记不清了。
打听到了想知道的事情,还有了意外收获,两人也心满意足的准备回家。
“轩娃子,回去之后,记得要好好练功,你这次回来有很大的不同,身上好像带着杀气,这是一般人不可能存在的,我老头子却能清晰的感觉到,你是我看着长大的娃娃,我知道你做不出什么犯法的事。
但是杀气到底不是什么很好的东西,你要注意些,明白吗?”太公认真的叮嘱李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