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初入沙漠

换源:

  这样的情况调查起来就很麻烦了,我们国家对生命的重视程度是最高级别的,经过地方政府的上报,也就是李轩二人任务的来由了,考古其实本身就有很多危险。

未知的古代生物,病毒,机关,自然灾害,创伤,这些都是十分常见的情况,比如埃及2018年金字塔通道坍塌就导致二人死亡,比如2014年西伯利亚炭疽爆发,就源于解冻的驯鹿古尸。

还有就是人为因素,秘鲁盗墓团伙袭击考古营地抢夺金器,就导致了多人受伤,1974年秦始皇陵的早期发掘人员因汞蒸气中毒住院。2019年玛雅洞穴的探险家被困水下溶洞身亡。

比比皆是,虽然没有小说电影里那么的夸张,但都足以说明,这份工作伴随着很多的风险,专业的安保队伍也是很有必要的,考古不是《夺宝奇兵》,而是需要严谨科学和风险管理的职业。

结合本次事件的情况分析,不能排除盗墓贼,文物贩子,或者未知生物的可能性,所以这次的行动难度无形中上升了不少,在出发之前必须做好足够的准备。

巴丹吉林沙漠的未开发区或限制进入区域,因生态保护、安全风险或缺乏基础设施而未被开放为常规旅游区域。此行要去的区域是沙漠西北部,靠近额济纳旗边界的沙漠地带,刚好是一片为开发区。

沙山高大,湖泊分布稀少,几乎没有人类活动痕迹,环境极端干旱,没有补给点,GPS信号弱,极易迷路。

该地区正是古代回纥部族活动区域之一,这里没有标志性的建筑和文物,都是考古学家根据相关文献和少量文物推测出来的,目前还没有找到准确的佐证。

回纥后改称回鹘,是中国古代北方重要的游牧民族,主要活跃于隋唐时期,曾建立强大的汗国,对中亚和东亚历史有深远影响。

回纥属铁勒(高车)部落联盟的一支,语言属突厥语族,最初游牧于漠北色楞格河流域,也就是蒙古境内。汉文史籍中先后称“袁纥”“韦纥”“回纥”,唐贞元四年(788年)正式改汉译为“回鹘”,取“回旋轻捷如鹘”之意。

隋唐时期,回纥与其他铁勒部落长期受东突厥汗国统治,后联合薛延陀等部反抗突厥,并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助唐灭东突厥的战争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公元744年,首领骨力裴罗,在唐朝支持下统一漠北,灭后突厥汗国,建立回纥汗国(744—840年),定都斡耳朵八里(今蒙古国哈拉和林附近)。

作为大唐的附属国,回纥曾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洛阳,但后期恃功索要巨额财物,对唐经济造成不小的压力,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后来在公元840年,回纥汗国被叶尼塞河流域的黠戛斯人攻灭,部众分三支西迁,分别是,西州回鹘:迁至吐鲁番盆地,建立高昌回鹘王国,后成为元代的“畏兀儿”,是演变为现代维吾尔族的重要来源。

甘州回鹘:定居河西走廊(今甘肃),10世纪建立政权,后亡于西夏。喀喇汗王朝:部分进入中亚,与葛逻禄等部融合,建立喀喇汗王朝,推行伊斯兰教。

这就是这片区域大致的相关背景,回纥的历史体现了游牧政权与农耕文明的互动,其兴衰也反映了古代欧亚大陆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宏大图景。

陈教授不愧是知名的考古教授,讲起历史来如数家珍,引经据典,讲的十分生动,就连不在状态的李轩都听进去了不少内容,晚上各自会到了安排好的房间休息。

李轩躺了几个小时,起身在床上打坐运功,虽然运行缓慢,但也比在床上翻来复去睡不着的强些,就这样度过了一夜,自从修行内功开始,他就很少睡觉,但精神状态丝毫不受影响。

凌晨四点半天边微微亮起,李轩便下床洗漱了,同房间的清枫道长,还在呼呼大睡,似乎需要倒个时差,其实相比楚州,这里的天亮不过提前了不到一个小时而已。

李轩见时间尚早,轻手轻脚的起身洗漱,独自来到酒店后面的小广场,选了个僻静的角落,把九式刀法转化为拳法,打了两遍,其实这并不是多难的事情。

比如八极拳就脱身于以前的战争刀盾手,太祖长拳就有大枪的影子,八卦掌和永春都是可以配合兵器使用的,古武技多数都是离不开兵器的。

两套拳法打完,考古队的人也陆续起床了,不少学生有序的在往车上搬着大包小包的物资和装备,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老师,看到李轩远远的打了个招呼。

李轩记得他似乎叫杨建华,很和气的一个人,他收势后站的笔直,微笑点头致意,然后回到房间把清枫道长拍醒,简单的冲洗了一下身上的汗水,进了沙漠就没有机会痛快洗澡了。

巴丹吉林沙漠分布着144个内陆湖(如诺尔图湖、音德日图湖),湖水清澈如镜,有千湖沙漠之称,但他们前往的区域,沙漠湖泊极少,有些甚至会随着沙丘的运动改变位置。

等清枫道长洗漱完毕,从柜子里拖出了他们此行的装备,两人开始分配,突击步枪分给清枫,手枪被李轩装进了背包,那把特制的唐刀被李轩换了个白色的布袋。

压缩饼干是最好的沙漠生存食物,巧克力被他扔在了床上,清枫道长舍不得浪费,塞了几袋在包里,除了常规的水壶,李轩包里还多了一个五斤的皮质酒囊。

里面是平时练功补充气血的药酒,在沙漠中药实在不方便,没时间煮也不方便储存,打成药粉到时候能干巴的噎死人,也不好吸收,最后就只能选择了药酒这一方式,关键时刻还可以外用,活血化瘀甚至是处理部分毒虫咬伤。

车子是酒店里出租的,朝鲁已经提前赶着骆驼出发,在前面车子无法行驶的区域等待,沿途会留下醒目的标示物,一路上并没有多少人交流谈话,显得都有些沉重。

本来是一次简单的考古活动,可是却有两名学生出了意外,虽然都签署了相关协议文件,也买了巨额保险,但年轻的生命终归是没了,大好的年华在无情的沙漠画上了不完美的句号。

李轩坐在车子最后一排,暂时还没到需要用到他的时候,旁边坐的是个二十一二岁的男大学生,清枫道长毕竟挂了个教授砖家的头衔,此刻坐在前排打盹。

大学生上车后和李轩打了个招呼,李轩只是点头回应,最近的他不光沉默寡言,连与人交流都变得冷漠了很多,他明显感受到体内的另一个灵魂在躁动不安,但又无法有效交流。

他索性双手抱胸闭目养神,默默催动着体内的内力运转着,脑海里回想着昨天在殡仪馆看到的学生尸体,惨状历历在目,本该年轻充满朝气的脸庞发黑、碳化。

皮肤层有溶解迹象,露出黄色的皮下脂肪和血淋淋的肌肉,破碎的衣服下可以清晰的看见部分肋骨,狰狞的伤口呈黄褐色或焦黑色,东一块西一块,眼球融化塌陷,眼睑粘连,即吓人又让人胃部痉挛。

不知不觉天色也暗了下来,众人也来到了朝鲁提前等待的地方,众人下车后,车子原路返回,朝鲁是个很合格的向导,做事也很踏实,已经为众人选好了扎营地点,搭好了帐篷。

十九人的队伍,为了减少负重,只有五个帐篷,每个帐篷差不多要住四个人,清枫道长和两个老教授一个帐篷,剩下的都是四人一个帐篷,又因为同行的女生有五个,所以就又多出一个三人帐篷。

因为一路上李轩的冷漠,给人一种不好相的感觉,所以学生大多不太想和他一个帐篷,于是杨建国主动和李轩一个帐篷,还差一个人,让学生们自己选择。

“六叔?你怎么跑考古队来了?”熟悉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正在收拾睡袋的李轩回头,李千帆站在帐篷门口。

大抵是从小跟在叔叔背后,见惯了叔叔的背影,哪怕换上了军装,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李轩,冷漠了两天的人,第一次露出笑容,这就是亲人之间的区别对待。

依然不说话,把口袋里的士官证随手丢给李千帆,看过证件李千帆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假的,自己是跟在叔叔屁股后头长大的,叔叔的过往他都清楚。

从来没有叔叔去当兵的经历,好奇心就像猫爪在狂挠他的脑子,追着叔叔就问具体经过,对此李轩找了个理由,回答就四个字,特招,保密。

对于性情大变的叔叔他是没有一点儿办法,很快晚饭的时候他又在火堆旁见到了焕然一新的清枫道长,这老头不是道士吗?怎么又成教授了?总感觉这两人神神秘秘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