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荒唐可笑

换源:

  姚祐府邸的大堂里,数位朝廷官员正聚在一起议论不休。

“这是真的?不可能吧?”中书侍郎罗覆又惊又疑。

“若这上面所写属实,那前几日我们在皇城军营里看到的那枚虎符是怎么回事?”礼部右射仆张潘惊讶道。

“若此事为真,那祁王等人可是范下了欺君的大罪!”谏议大夫陈轩昂道。

“得尽快查出这信是何人写的。

”校尉柳因果断道。

……这众位官员手上都是拿着一张同样的纸条,那纸条上写着到每一句话都透露着挑衅的意味——

殷周的各位大臣,见字如面。今日特意给各位送信,只为告诉各位一个消息——前些日子各位听说的虎符丢失可不是谣言。那枚可令千军的虎符正在松源酒楼的一个小二身上,望各位不要被祁王的谎话给戏弄了。信与不信,相信诸君自有定夺。

这信的最后没有落款,只有一个类似老虎的图案,那可不就是殷周虎符独有的印纹?

今日下午,乐安城里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收到了这样的信,可却无人知晓这信是何人送出的。

一直与曲祁不对付的姚祐看完信后也不论真假,里面就到各个官员家中询问,最后将大家召集在了一起。

“咳咳!”姚祐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各位,各位!”

众人停止议论,纷纷看向他。

“各位觉得这信上写的属实吗?”姚祐见众人将目光投向他,便问道。

“这必然是假的,那日你们不是在皇城军营里亲眼见过虎符了吗?”工部侍郎周牧安率先道。

“那枚虎符是假的也说不定呢。”有人反驳道。

“假造虎符那可是要抄家的大罪,祁王何必冒这么大的风险?”又有人道。

“再说,我们已经细细鉴定过了这虎符印纹,不是假的。”

“那两枚虎符你该如何解释?”

“定有一枚是假的!”

众人顿时又喋喋不休地争论起来。

“去那酒楼搜一搜,再去鉴定鉴定皇城军营里那块虎符,不就知道这消息是真是假了?你们拿着一张废的纸再这里争论不休有何用?”一道清冷的男声从角落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面冠如玉的男子倚靠着墙把弄着腰上佩剑的剑穗。

那是殷周最年轻的将军、号称军事奇才的秦万里。

他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愣。

“秦将军说的倒是有理。”内阁学士杜常建率先表示赞同。

其他人正准备附和他,却被一道温润的男声给打断了。

“众位可否听我一言?”曲邵梣摇着画扇,慢悠悠地走进姚府大堂。

秦万里闻言看了他一眼,又继续低头把弄着剑穗。

“姚大人聚集这么多朝廷重臣在府里也不怕旁人说你营党结私?

”他走到坐在大堂之上的姚祐身旁,笑道。

“沈尚书这话……”姚祐一时说不上话来。

曲邵梣不理他,转头对大堂内的众人道:“我知道众位在谈论虎符一事,现在烦请各位听我说几句话。”

“难道各位宁愿相信这来路不明的信,也不相信当朝亲王吗?”他问道。

“可这信上的虎符印纹的确是真的,也怪不得我们会有所怀疑。

”有人道,“难不成还是我们全都看走了眼?”

曲邵梣不以为然道:“我也知道这虎符印纹是真的。可是在座的各位谁能保证对方手里一定有虎符?这虎符自我殷周开国以来就一直存在,中途从没换过。民间各类相关书籍上都有记载虎符,都有真正的虎符印纹,你能说那些印书的人手里有虎符?同理,你能说这信上的虎符印纹不是从那些书上拓印下来的?”

他这一番话使得大堂内的众位官员哑口无言。

他又接着道:“祁王殿下也收到了这信,他怕朝堂再起风言风语,一早就命杨丞相吴将军去松源酒楼搜查了,也叫了徐蕴阑将军前往皇城军营鉴定虎符。若是各位不信,可以亲自去看看。”

大堂内鸦雀无声。

见此,曲邵梣笑弯了眼,他道:“众位,可还有什么疑惑?”

“原来祁王殿下早做了行动,是我们迟钝了。”有人道。

“是啊是啊,是我们急过头。”

……

众人纷纷附和着。

曲邵梣微微一笑,道:“那今日众位就散了吧,希望众位谨慎些,别走漏了风声,这件事若被有心人知道了或是传到皇上耳朵里,那可就不像今天这么容易解决了。”

“你说是吧,姚大人?”说着,他转头看向姚祐。

“咳。”姚祐尴尬地咳嗽了一声,道,“今日是姚某人太过慌张莽撞了,各位见谅。既然已无事了,那大家就先各自回府吧。”

“那在下就先告辞了。”

“姚大人再见。”

……

众人议论着回了各自的府邸。

“姚大人,下次可别这么莽撞了。”秦万里走过姚祐身边时,低声说了这么一句。

姚祐带着歉意对他笑了笑。

“那我就回府了,姚大人,告辞。”曲邵梣道,他向姚祐行了一个简单的鞠躬礼。

“沈尚书慢走。”姚祐向他回了一礼。

曲邵梣转身出了姚府,他讽刺地笑了笑。

这满朝文武,竟因为这来路不明的信就乱了阵脚。

不过那秦万里,倒是个不同于众人的明白人,没有因为何若秋的这点小伎俩就找不着东西,很有自己的看法,不愧是军事奇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