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死过之后

换源:

  2010年11月中旬,珊珊入狱。入狱第15天,珊珊就掰断了牙刷柄,用牙刷柄的断茬儿割了腕动脉。

县女子监狱还是18人的大通铺。第一晚,珊珊左边睡的是一个鼾声如雷的阿姨,右边是一个睡觉总是翻来翻去的30岁女人,入狱一周,她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睡眠,让她每个白天都在恍惚之中。

监狱中的每天都如同一天:天不亮起床,叠方块被子,上厕所,洗漱,2公里跑步,吃饭,唱红歌,踩缝纫机,吃午饭,踩缝纫机,吃晚饭,一个半小时的自由时间,可以在什么都没有的院子里溜达,然后是看新闻联播半小时,睡前两个半小时的自由时间,在这别无长物的牢房里,自由又能做什么,接着就是洗漱,上床睡觉,再忍受鼾声和失眠……这样的生活周而复始,每天都一模一样,不看日历完全记不住日期。而这样的生活,珊珊要一直过到死。

更要命的是亲友见面。所谓的亲友,来的永远都只是妈妈。

珊珊13岁时,爸爸去世了,妈妈严重依赖珊珊,尤其是在精神上,事事都要珊珊替她做主。见面时,珊珊从妈妈那里得不到新信息,得不到新见解,听不到有趣的事,只能收到一大堆负面情绪,她要帮妈妈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第一次见面,妈妈就向她哭诉:“熟食店我不想开下去了,我还要养着王海燕的妈妈,她才52,比我还小5岁,我要养她多少年啊!”

这时的珊珊却帮不了妈妈,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让珊珊心烦。

珊珊尽力敷衍着:“别想那么多,您都干了30年了,接着干吧。”

妈妈:“我想搬家,我也不想做这种抛头露脸的生意了。都是熟人,我站在那窗口,就跟活人展览似的。人人都在背后传我们的闲话,说你杀人了。”

珊珊硬硬地教育着妈妈,就像从小到大一样:“谁背后说闲话,你就让他过来,有话让他当着你面说,他就会住嘴了。”

妈妈:“还让他过来?!我又不是你,我哪儿有你那么霸道啊。”

如果珊珊还在外面,听到这种事,她会订最近一班火车赶回老家,会把说闲话的人揪住,当面质问他说什么呢。但现在她什么都做不了,这让珊珊平生第一次有了这么无能为力的感觉,这种感觉让她感到喘不上气来。

她跟妈妈坐在那里,好一会儿都无话可说。

会面完毕,珊珊回到车间继续踩缝纫机,到了傍晚,喘不上气来的感觉尤其强烈,这是一种不自由,不能掌握自己生活的不好感觉……

睡前,犯人们都在盥洗室里静静地洗脸刷牙。

第一盥洗室总共有三条长长的自来水管道,每一条有四十多个水龙头,犯人们一人一个龙头地各自洗漱。

突然一声巨响,大家都惊到了,朝最里面的声源看去,那是珊珊,她把塑料脸盆狠狠地摔到了地上,一刹那她情绪到了崩溃的极点,接着,她一脚把脸盆踢飞,这是势大力沉的一脚怒射,脸盆射到了一个女犯人的腰上,让她惨叫一声,歪倒在地。

四周的女犯位都惊呆了。

外面的两个女狱警当即掏出了电警棍,快步朝最里面走了过去。

珊珊喘着粗气,又把刷牙的搪瓷杯子狠狠地朝墙上砸去。她对自己、对未来绝望到了极点,双手撑在水池上:

“你妈的!”她大骂了一声,“C你妈的!”内心的憋闷还是没有发泄出来。

两个女狱警就快要冲到珊珊身边。

珊珊捡起落在池子里的牙刷,把牙刷柄伸到了铸铁水管和墙壁之间的窄缝中,猛地一别,硬是把有机玻璃的牙刷柄别断了,断裂处有了一道相对比较锋利的断茬儿。

两个女狱警已经走到了她的身边,打开了电棍的电源,正要电击,珊珊却把锋利的断茬扎进了自己的左手手腕,再狠狠按住横向划动,腕动脉的血喷涌了出来,这让她疼得微微呻吟了出来,但内心却感到了一种解脱:“好了,他妈的。”

两个女狱警原本是怒火中烧的状态,马上就又变成了惊恐的救人状态,一个人一把把珊珊推到墙边,拔出了牙刷柄,按住珊珊,另一个人过来,双手紧紧地握住了伤口一侧的小臂,以阻止动脉血流的喷涌,外面又冲过来两个女警,其中一个边跑边解下了腰间的皮带,用作止血带,迅速地替代女警止血的双手,紧紧地勒住了珊珊的小臂。显然她们都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了,配合得天衣无缝……

数天后的晚上,珊珊从医院回到了监狱。

一个男狱警专门带着她,紧紧握着她的右肘,走在办公楼的走廊上。

珊珊对重新回到这里活着和去死感到没有差别,她现在怎么都行。

他们来到了指导员的办公室。

指导员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顾芸,她正抽着烟,并拧开了一瓶500毫升的可乐,喝了一口。她让珊珊坐到了她对面,男狱警就坐在珊珊后面,随时准备应付紧急情况。

指导员顾老太太嗓音沙哑,却很和气:“无期长刑犯,头一年最难熬,头三个月更是难熬,我能理解你。熬过了都会适应的,我在这里26年了,见过太多了,什么样的女人都见过,没有例外,一个个到最后都能适应。”

珊珊呆呆地,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顾老太太:“你看看我,我跟你妈差不多大吧?”

珊珊看看老太太,那一个长相十分狰狞的老太太,一脸深深的褶子和三角眼。珊珊没有反应,又看向了别处,她连死都经历过了,对谁都无所谓。

“我在这种地方干,我太知道了,人没有吃不了的苦,你不像没吃过苦的孩子。人最受不了的是落差,不是苦,过了第一年,心理落差就能抹平了,没有了非分之想,知道自己罪有应得,老老实实认罪伏法,认栽认头,然后你就会觉得这里也挺好,有吃有喝,规律生活,还能锻炼身体,每天能看上电视,再交个狱友,每天有个把小时的自由。这里特别好的是,生活完全没有压力,一日三餐虽然不好吃,但不用发愁,租房找工作更不用想,我每天回家还要买菜做饭,你们完全不用。过了一年,谁都能过得去。”然后她递给珊珊一个小册子。

珊珊看了一下,是这个监狱编写的减刑制度,她刚进来时,管教就给她发了一本,只不过她根本没看过。

顾老太太拍着那本小册子:“这就是你的希望,你先要学会的是,放下身段,认清现实,不管以前多么风光,现在必须认栽认头,然后你就能生出一些希望。咱们监狱的一个真实案例,跟你一样,也是一个杀人重犯,这辈子都没有假释的可能。但她真心好好改造,听话,态度好,每次减刑都有她,最终只服了23年就出狱了。入狱时她32,有个2岁的孩子,出去后一年还赶上了孩子的婚礼,50来岁出狱,还有很多年可以活。”

珊珊没有表情,并没有被说服,23年,出去后她都52了,应该都绝经了吧,还活什么劲啊。

指导员老太太又续了一根烟,喝了一口可乐:“我这里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你是杀人重犯,但我看你也不像那种什么都不吝的人。所以,我想请你也替我们想想,你要是自杀成功了,你解脱了,我们可真是吃不了兜着走了,我们这里已经七年没有自杀成功的情况了,我还有三年退休,麻烦你了。还有你父母,我不了解啊,你走了,我猜他们肯定也活不下去,至少先忍一个月,好吗?”

珊珊还是呆呆地坐着,没有表情。

顾老太太拍拍珊珊的手:“先忍一个月,不管多难受,多忍不住,都先忍下,这中间,难受得受不了了,都可以让他们直接来找我,好吗?”

珊珊还是呆呆的。

顾老太太有点严肃了:“4534,听明白了吗?”

珊珊又抬眼看了一眼老太太,其实那是一个很痞的老太太,如果不是穿着一身警服,会觉得是个混社会的,不过,她的眼睛又很真诚,说出的话很和气。

珊珊点了一下头。

顾老太太紧紧地抓住珊珊的手:“好叻。一个月先让我们安生一下。有事儿过不去了,随时让他们找我,你可以走了。”

走出指导员的办公室,珊珊心情依然是灰色的。50多岁出狱,还能做什么?跟着大妈们去跳广场舞吗?前两天她还在笑话楼下的大妈们呢。

再有,她还没有尝过家庭生活的滋味。奔30了,她突出的变化就是想成家,见到可爱的孩子就像见到可爱的小猫,她就会走不动路,她抱过同事一个2岁的乖乖的小姑娘,双手环抱一个小生命,并让她的小手搂住自己的脖子是一种天然的温暖,无法抗拒,她还没有尝过被自己的小可爱搂住的滋味,她想逗自己的孩子说出嫰嫰的声音,听他咯咯咯的笑声……这些她都没做过,然后直接就50多了?!

但活在这里也等于死了,如果没有外界刺激,她也没有力气再去死一次了,她像行尸走肉似的活着。又过了几天,一个雾蒙蒙的早晨,犯人们跑步,珊珊没有精神地跑着,她突然想到了爸爸。

从记事起到13岁父亲去世,珊珊都跟在爸爸身边跑步,周末在学校操场上,他们还常常是各自前面踢着一个足球,带球跑,记忆里多数时候都是蓝蓝的天,她是无忧无虑的。

后来,这样的无忧无虑的日子就少了,那是因为她去了大城市,有了工作和责任。告别了父亲,告别了童年,她就已经生活在牢笼中了:上高中时,她被学校牵着鼻子走;父亲去世,她托挂着妈妈,替她担事想辙;上班了也要听老板的、听客户的,谁有真正的自由呢?这里也能晨跑,也能有放风的时间,一天三餐不用想去哪里吃,十年二十年都不用想在哪里租房和租金的事,这也有好的一面。

她有了一个想法,就像指导员老太太说的,要真诚地认栽认头,要一点点地学着认命,这就是我的命!

这么一想,她的心态好了很多,她甚至翻开了那本小册子。

真正地了解了小册子的内容,珊珊真的看到了人生还有一丝希望。

她在车间中干活儿,踩缝纫机,没有立功的机会,她要创造一个个人产量的纪录,要月月排第一。

那本减刑的小册子被她翻烂了,小册子告诉她,虽然像她这种杀人、暴力拒捕的无期犯不可能被假释,在监狱里立大功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可以寻求减刑。小册子上有个北方监狱的例子,有个故意杀人犯,虽然没有暴力拒捕的情节,但他在故意杀人的同时,还重伤了一个人,应该跟自己的罪过差不多,他努力工作,最终只服了20年刑就出来了,也就是说,她可以49岁就出来!还不到50岁,似乎也还不太老。

此后,珊珊更加努力,她的工作量几乎是两个人的量,晚饭时车间关闭,她才离开。晚上的放风时间,她自觉地跑步,观念改变了,她还有了用不完的力气,每晚也不那么敏感了,睡眠也不太受外界影响了。

在对人的态度上,珊珊更是要主动认栽认头,在走廊上遇到狱警走来,她都自觉地让开路,站在一边,把头低到了第二个纽扣,等狱警走过几步才抬起。这虽然是监狱里的礼仪,但没人做得像她这么标准,在所有的狱警那里,不管是老的,还是年轻的,都对她的印象最好。

只是太多狱友对她这么积极的样子看不惯,她知道是因为她们做不到像她这么勤快,就有了羡慕嫉妒恨,但珊珊并不与她们产生冲突,对狱友,她也是认栽认头的态度,非常谦恭,却不想跟任何人多说一句话,因为她有了坚定的大目标,要20年出狱,就像七八岁时,她有了一个不现实的目标,她想进国家女足,想赢得女足世界杯一样,这个目标长远而坚定。

妈妈也适应了新的生活,每次见面,她也平静了很多,她又能安静地面对周边那些熟悉的邻里顾客了,指导员说得对,没有适应不了的苦,只有适应不了的落差。把落差熬过去,适应了,人就能再次平静。两个人见面,都能平静地聊家常了。

2012年9月中,跟妈妈见面,她告诉珊珊,小学同学张洪涛出狱了,想来见她。

珊珊想都没想,就摇头拒绝了。又过了一个月,再次见到了妈妈,再次转告珊珊,说张洪涛非常想见她。

妈妈:“小伙子人挺好的,文文静静,还挺认真的,求我很多次了,你就见见吧。”

珊珊当即摇头:“告诉他,这辈子都不要再见了,各活各的吧。”

尽管她从来对张洪涛没有客气过,就像是一个永远不用客气的最亲密的闺蜜,但她还是觉得对不起张洪涛,欠他的无以偿还,那就不如彻底割断,今生不再见面吧。

晚上,她微微有些失眠,这个受气包一样的男性朋友,没有多少男人的魅力,当时觉得他可有可无,但现在想想,有他的日子都还很温暖,失恋时,她向他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他会全部接着;他还会像自己犯了事儿一样地和自己并肩逃亡,最后还勇敢地撞毁了一辆警车。这是一个一生值得交往的好朋友。

只不过,欠他的永远还不上,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再有交集了。

到了午夜,她默念着,祈祷这个男生今生幸福,就睡了过去。她也是一个有很强嫉妒心的人,但她内心非常真诚地做了这个祈祷,这个男人幸福了,她一点都不嫉妒。这也说明,她对他没有爱情。

入狱5年,珊珊34岁。第一个5年,珊珊学会了一个本领,不去为过去的事后悔和纠结,也不去想未来,总之就是什么都不想,让自己尽量像蚂蚁一样地活着,每天累到倒下就睡,如果一天工作下来还不累,她就在晚饭后的放风时间跑步。只要不去多想,日子就能过得下去。

第一个5年结束时,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珊珊从无期变成了有期徒刑,数罪并罚25年,也就是说,她还有20年、54岁就能出去了,这对她是一个莫大的鼓励,以后每个减刑的机会她都要争取到,她就有极大的可能49岁出去。

在这5年中,顾老太太退休了。退休前,她还专门把珊珊叫到了指导员办公室,呆了3分钟。她拿出一瓶1.25升的大可乐,倒在两个纸杯子里,把一根快抽完的烟按灭在烟灰缸里。

“该谢谢你啊,你让我顺利退休了。”

珊珊知道她是指自己没有再自杀的事,她点点头。

“现在可以告诉你,我跟你其实很有眼缘,打眼一看,你跟我女儿挺像的。我也看过太多的人,我能看出来,你不是那种不管别人的人,杀过人,但内心还很善的人,所以我对你有点狠不起来。”

珊珊又点点头:“谢谢您!”她甚至半弯腰,鞠了一躬。

最后,顾老太太说:“好了,我终于可以出狱了,我是35年有期徒刑,从20岁到现在,下周出狱,希望你也能早点。”

珊珊又点点头。

顾老太太拿起可乐杯,主动碰了一下珊珊的杯子,珊珊和她一起干了可乐。狱中的小卖部里是没有可乐的,因为里面有咖啡因,珊珊感到非常好喝,她内心也会永远感谢顾老太太。

顾老太太又点了一根烟:“好了,你可以走了。”

珊珊起身点头,规规矩矩地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