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针锋相对

换源:

  排名第一???

当听见倪敏给出的评价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他们有想过,余景的这首三行情书,会因为“取巧”而获得一个不错的评价。

甚至有机会获得四个评委老师的“通过”票,从而满票直通下一轮。

但是,

倪敏会给出在海选所有作品里排名第一的极高评价,依然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前面海选现场可是出现了不少带“咖位”的高手呢。

包括有某某大师的关门弟子,某某作协主席的千金爱女,某某从小就斩获奖项的少年新锐作家等等。

甚至有好几个都已经在网络上拥有了几十上百万的粉丝,现场都能看见应援灯牌。

如此多“高手”林立的情况下,

倪敏这个评价注定会引起无穷的争议。

比如现在,观众席里有已经有其他家的粉丝,发出了不满的抗议声,现场瞬间就变得嘈杂起来。

“我不认同!”

一个声音透过麦克风响起,顿时让现场又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是谁这么大胆,敢直接反驳倪敏老师?

众人定睛一看,忽然就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原来是他。

同列评委席上,是本次四位评委之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俞东孙老师。

从第一场海选现场开始,就有眼尖的观众发觉,俞老师和倪老师之间,似乎有隐隐的不和。

多次出现了评判标准和言辞上的争执。

明面上,看似是老一派保守作家和新时代星锐作家之间的观念之争。

可实则上,圈内早已经有人爆料,是因为俞东孙至今已经七十高龄,却依然只是四线明星级别,被四十出头的倪萍稳稳压了一头,才会心存怨气。

俞老师的气量狭小,在圈内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甚至乎,节目组同时将这两位请来,是不是有带着故意惹火挑事,从而让节目更具看点的想法,也未尝可知。

总而言之,倪敏和俞东孙之间的矛盾,看点满满,在网络上也是热议纷纷。

两家粉丝间的骂战,多次闹上热搜,估计导演躲在被窝里都能半夜笑醒。

果不其然,今天两人之间,又有冲突即将爆发。

所有人都立即摆出了吃瓜的姿势。

“哦?俞老师有何高见呢?”倪敏笑眯眯道,她风度一向很好。

毕竟,

自己是三线明星了,何必和一个老人家怄气呢?

但她越是这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俞东孙就越是看不顺眼。

在他眼里,倪敏是依仗自己身为三线明星的本钱,在拿捏他俞东孙呢!

被一个小自己三十多岁的女人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

俞东孙气得是五脏六腑都差点要爆炸。

但他又不能明面上和倪敏闹掰,不然很容易就被网友冠上一个“气度狭窄”,“嫉妒后生”的恶名。

这让一辈子都为名望打拼的俞东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既然不能直接攻击倪敏,那打击对方的最好手段,自然是拉低对方的信誉度了。

所以但凡是倪敏认同的作品,他都要想方设法找些毛病,鸡蛋里挑骨头,以此打压倪敏的“嚣张气焰”。

而经受了倪敏批评的作品,他又经常反过来,指出一两个优点,以彰显“风度”和“独特眼光”。

他的小心思早已经在网上沦为了笑话,可俞东孙自己却浑然未觉,并且还乐此不疲。

这不,

倪敏刚开口说余景的作品是排名第一,俞东孙的眼睛就像放了光一样,立即盯上了余景。

并且很快就找到了对小年轻发难的机会。

“高见谈不上,只是出于我写了五十多年书的经验,给如今的年轻人一点建议。”

现场又有轻笑声响起。

因为俞东孙这“五十多年写书经验”,几乎成为了一个梗。

几乎每场比赛他都要提及一嘴,以此为荣。

也不管别人听多了是不是会厌烦。

可能这就是老一辈有地位名望的人改不掉的毛病吧。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这是比赛,自然要更加重视规矩,如此才能称得上公平。”

“题目是考核三行情书,其他选手也都是以三行情书这种体裁来作答,可现在屏幕上的答案,分明只有两行字。”

“在我看来,这是投机取巧,是哇众取宠,是走了歪路捷径的做法,不仅担不起第一名的评价,甚至,我觉得都不应该能通过进入第二轮!”

此言一出,现场再度哗然。

严厉,

太严厉了!

俞东孙这是完全和倪敏公开对着干了啊!

很多人将同情的目光投向了舞台上。

为无辜的余景感到遗憾。

这纯粹是神仙打架,殃及池鱼了。

今日被俞东孙拿出来当箭靶打,对一个刚毕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而言,可不算是什么好消息。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