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加赛(求鲜花评价票)

换源:

  加赛?

不得不说,在评委老师出现争执的前提下,加赛是一个不错的决定。

双方各退一步,又给了选手一次再次展现自己的舞台,对各方而言都可以接受。

俞东孙眼中眸光一转,抢先开口道:

“好,既然两位评委老师求情,我就给你一次加赛的机会,但是……”

紧接着俞东孙补充道:

“规则不变,以遗憾为主题,5分钟的创作时间,我倒是想要看看,你的真实水平,是倪敏老师说得构思精巧,还是如我断言的那样,只是投机取巧!”

倪敏一听就皱起眉头。

俞东孙这番话看似公平,实则包藏祸心。

原本只是一场额外的加赛,基本只要余景拿出来一兽质量过得去的作品,就算是成功。

可经过俞东孙这么一番铺垫,加赛的性质就变味了。

等同于是要余景承担起她和俞东孙之间的胜负关系,除此之外,还要和他自己前一首作品pk。

如此一来,对余景的要求,就不只是拿出一首质量尚可的作品了。

而是要他新写出来的作品,不仅要担当得起倪敏“构思精巧”的评价,更要超越他上一首的“少写一句又何妨”。

难度可想而知。

要知道大部分的参赛选手,拿出来的作品,都不是百分百现场创作的。

而是根据随机抽取到的题目,在过往的原创作品里面,摘取符合要求的内容,加工改造而成。

否则要在5分钟内全部现场构思创作,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都要求太高了。

因此,参赛选手往往会提前准备一些主题的作品,比如爱情、亲情、友情这些常见的主题,都会提前打好腹稿,以便能够现场修改后就拿出来用。

但也正是因为要准备的主题太多了,精力有限,所以每个主题都大多只会准备一份腹稿。

在倪敏看来,余景前面那首“少写一句又何妨”,已经是“遗憾”主题里的上乘之作了。

即使是再有才华的作家,想要短时间内拿出两首质量上乘的作品,都不是容易的事。

俞东孙这个要求,看似公允,实则上是强人所难,用这种手段去针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让人不齿!

但倪敏也确实不好多说什么。

很多水面下的潜规则,是大家心知肚明,却不能当众说出来的。

比如,海选选手都有提前准备腹稿这种事,圈内人都清楚,也都是默许的。

但在公众眼中,分明是考验现场的急智和创作能力,要是知道是提前准备好的腹稿,那就没意思了。

所以,

潜规则是潜规则,

倪敏却不能因此站出来为余景说话。

况且,她欣赏余景的作品是一码事,但也不至于真要和俞东孙撕破脸,真在直播现场争出个高下。

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不值得!

倪敏将同情的眼神投向余景,内心决定,等会无论如何,都要为这孩子多说些好话。

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争取让对方晋级。

不过,倪敏朝舞台上看了一眼,眼神忽然就变得古怪起来。

只见台上的余景,在听完主持人公布的加赛规则后,脸上依然是平静如水的表情。

眼眸波澜不惊。

别的不说,在这种年纪,能够有这份心性修养,就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了。

倪敏眼中闪过欣赏的目光。

“所以,加赛的规则,明白了吗?余景选手?”主持人微笑问道。

“我明白了。”余景礼貌回答道。

“那舞台交给你,依然是五分钟的创作时间,请在倒计时清零前,将答案写在答题平板上。”

等主持人离开后,余景再次将目光投向答题平板。

现场四周的声音都变得安静下来,给选手营造一种专心作答的良好氛围。

一时间,余景有种自己仿佛站在了宇宙中心的感觉,所有的聚光灯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千钧重的目光,如大山般压下,心理素质稍弱的人,在这种环境下,只怕会心跳如雷,脑袋空白一片。

别说是临场作答了,只怕连早已经背好的内容,都会因为过度紧张而短暂失忆,怎么都想不起来。

海选现场被淘汰的选手,十有八九就是败在了自身的紧张感下。

但余景此时此刻,却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在心中升起。

不是紧张,

也不是兴奋。

反而是有种莫名的松弛感,让他好像灵魂出窍般,跳出了棋局之外,在俯瞰着现场的所有人。

原来,

成竹在胸就是这种感觉么?

当脑海里蕴藏着无数来自平行宇宙之中的文学经典时,

区区一场海选考核,哪怕面对来自评委老师的施压,也已经不能给余景带来哪怕一点的压力了。

不就是多写一首三行情书嘛。

别说是一首,哪怕要余景现场写上十首八首的,都不在话下。

不过,

既然这个姓俞的,想要见识一下“构思精巧”的作品,

那这个作品,也许能好好满足俞老师的“愿望”呢……

(收藏挺多的,但鲜花评价票好少啊,喜欢本书的可以帮忙投点吗?没数据很忐忑。)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