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的书房里,太子李亨正在翻阅林墨呈上的调查报告。烛光下,他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这些证据,足以让李林甫万劫不复。太子放下报告,看向林墨,但是,我们还需要一个契机。
林墨明白太子的顾虑。李林甫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遍布,贸然出手只会打草惊蛇。
殿下,下官以为,可以从安西军入手。林墨说,高仙芝是李林甫的心腹,如果能在安西军查出问题,就能顺藤摸瓜...
太子点头:不错。我已经派人去安西军了。不过......他叹了口气,父皇对李林甫信任有加,光靠这些还不够。
就在这时,李泌匆匆进来:殿下,出事了!
何事惊慌?
安西军的老兵,死了。李泌说,就在来京的路上,被人灭口。
林墨和太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看来,有人比我们更快。太子沉声道。
林墨却笑了:殿下,这未必是坏事。
哦?
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我们查对了方向。林墨说,而且,他们灭口的行为,本身就是证据。
太子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
我们可以将计就计。林墨压低声音,放出风声,说那个老兵留下了重要证据......
太子会意:引蛇出洞!
三天后,长安城里开始流传一个消息:安西军的一个老兵留下了重要证据,揭露了军饷贪墨的内幕。
果然,当天夜里,东宫就遭到了刺客的袭击。幸亏太子早有准备,将刺客一网打尽。
是李林甫的人。李泌审问后回报,他们以为证据在东宫。
太子冷笑:这下,他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第二天早朝,太子突然发难,当众弹劾李林甫贪墨军饷、结党营私。李林甫猝不及防,当场失态。
陛下明鉴!李林甫跪地喊冤,这是有人诬陷老臣啊!
玄宗皇帝脸色阴沉:李卿,你可有话说?
李林甫正要辩解,太子突然呈上一份奏折:父皇,这是安西军将士的联名上书,请父皇过目。
玄宗接过奏折,越看脸色越难看。奏折上详细记录了军饷被贪墨的经过,还有数百名将士的签名和手印。
李林甫!玄宗拍案而起,你还有何话说?
李林甫瘫坐在地,面如死灰。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匆匆进来:陛下,边关急报!吐蕃大军突破安西防线,正向长安进发!
朝堂上一片哗然。玄宗皇帝脸色大变:这是怎么回事?安西军不是有十万大军吗?
太子趁机说道:父皇,这就是军饷被贪墨的后果啊!安西军实际只有六万人,而且粮草匮乏,如何抵挡吐蕃大军?
玄宗皇帝勃然大怒:来人!将李林甫打入天牢,严加审问!
退朝后,太子召见林墨:这次多亏了你。不过,事情还没完。
林墨点头:下官明白。李林甫虽然倒了,但他的党羽还在。而且......他压低声音,下官怀疑,朝中还有更大的保护伞。
太子若有所思:你是说......
杨国忠。林墨说,他最近动作频频,似乎想接替李林甫的位置。
太子冷笑:一个跳梁小丑而已。不过......他看向林墨,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
林墨会意:下官这就去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