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最近刷抖乐的口味,又从军事科普转向了更具视觉冲击力的“军武展示”类视频。
各种“超燃混剪”、“震撼瞬间”之类的短片,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摸鱼时间。
这一日,一个名为【世界各国超燃阅兵混剪:铁甲洪流,制霸长空!】的视频,凭借其激昂的背景音乐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画面,成功吸引了李凡的注意。
视频中,不同国家的军队,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如同复制粘贴般通过检阅台。
一排排涂着迷彩、炮管粗壮的“铁甲战车”(坦克),履带碾过地面,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卷起漫天尘土。
天空中,一架架造型科幻、速度惊人的“铁鸟”(战斗机),呼啸而过,拉出绚丽的尾迹,在云层中翻滚、盘旋。
还有那些身着笔挺军服,眼神坚毅,气势如虹的士兵方阵,每一个动作都如同用尺子量过一般精准。
虽然李凡对这些武器装备的具体型号和性能一窍不通,但那种扑面而来的强大气场,那种钢铁与纪律交织而成的铁血军威,还是让他看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卧槽,牛逼!”李凡忍不住发出一声赞叹,随手给这个视频点了个赞,并转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
李凡并不知道,这个他随手点赞转发的“超燃阅兵混剪”,将会给远在贞观年间的大唐君臣,带来怎样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与心灵冲击。
大唐,贞观四年,长安,太极殿。
清晨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棂,洒在金碧辉煌的殿堂之内,照亮了御座上那位英明神武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
殿下,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等一众文武贤臣,分列左右,正就近期漠北突厥的异动,以及南方僚人的治理问题,与李世民商议对策。
大唐立国未久,贞观盛世初现端倪,国力蒸蒸日上,四海升平。
但周边,依旧强敌环伺,突厥的威胁尚未完全解除,吐蕃、高句丽等国亦是虎视眈眈,不容小觑。
就在君臣议事正酣之际,殿外天空,毫无征兆地,再次被那熟悉的幽蓝光芒所笼罩。
“天幕!天幕又降临了!”负责观察天象的太史官,连滚带爬地冲进殿内,声音因激动和恐惧而变了调。
李世民眉头微蹙,与殿内群臣一同起身,来到殿外广场,仰望苍穹。
只见那巨大的幽蓝光幕之上,画面变幻,【世界各国超燃阅兵混剪】的视频,开始同步播放。
当看到那些由无数“铁甲战车”组成的钢铁洪流,以排山倒海之势滚滚向前时。
当看到那些造型奇特的“铁鸟”编队,呼啸着掠过天空,做出各种匪夷所思的飞行动作时。
当看到那些身着统一制式军服的士兵,迈着如同一个人般的整齐步伐,展现出那种前所未见的军人气质和钢铁般的纪律性时。
即便是见惯了大唐玄甲军威武雄壮的李世民,以及他麾下那些身经百战、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文臣武将们,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发出了阵阵难以置信的惊叹。
“这……这是何方神兵?”
“那些铁甲巨兽,莫非是传说中的机关战车?”
“还有那些能翱翔于九天之上的铁鸟,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看那些士卒的军容军纪,竟是如此严整划一,怕是连我大唐最精锐的玄甲军,亦有所不及啊。”
太极殿前,陷入了一片此起彼伏的惊呼与议论之中。
李世民的脸上,也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之色。
视频播放完毕,天幕渐渐隐去。
太极殿内,却陷入了良久的寂静。
所有人的心神,都还沉浸在方才那震撼人心的画面之中。
片刻之后,还是素以足智多谋著称的尚书左仆射房玄龄,率先打破了沉默。
“陛下,”房玄龄躬身出列,声音中带着一丝凝重,“今日天幕所示,必非凡俗之境。那些‘铁甲战车’与‘飞行神鸢’,其所代表之武力,已远超当世任何国家。若此等‘神兵’为某一邦国所掌握,后果不堪设想。”
兵部尚书杜如晦亦接口道:“房公所言极是。观天幕之中,此类‘神兵’并非独一无二,似乎有多个‘邦国’皆拥有此等武备。这说明,我等所知之天下,或许并非全部。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可不防。”
素以直言敢谏闻名的谏议大夫魏征,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陛下,臣以为,天幕所示之‘神兵利器’固然令人震撼,然其中某些‘番邦’军队所展现出的军容军纪,以及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亦是值得我大唐军队深思与学习之处。”
魏征顿了顿,继续说道:“军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大唐将士虽骁勇善战,然在纪律严明、令行禁止方面,或可借鉴一二,以进一步提升我军战力。”
李世民听着几位心腹重臣的分析,缓缓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作为一位从刀光剑影中打下江山的马上皇帝,他对军事力量的敏感度,远超常人。
天幕中展现的那些“天外神兵”,以及某些“番邦”军队的强盛军威,确实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也让他心中生出了一股强烈的警惕感。
大唐虽号称天可汗,威服四夷,看似四海升平。
但今日天幕所见,却如同一盆冷水,让他清醒地认识到,潜在的威胁,或许远比想象中更加强大和可怕。
李世民敏锐地意识到,如果那些画面中展示的某些“番邦”(他尚无法区分那些不同的国家和旗帜),其军力真的如此强盛,一旦与大唐为敌,后果不堪设想。
“诸位爱卿所言,皆是金玉良言。”李世民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天幕示警,乃上天对我大唐的眷顾。我等断不可因此而妄自菲薄,亦不可因此而骄傲自满。”
目光扫过殿内群臣,李世民继续说道:“传朕旨意,着兵部、工部,即刻组织人手,详细记录今日天幕所见之一切,特别是那些‘铁甲战车’与‘飞行神鸢’的形制、以及那些‘番邦’军队的操练之法。虽不能尽得其妙,亦当从中汲取经验,以为我用。”
“此外,”李世民的眼神变得更加深邃,“对于周边诸国,如突厥、吐蕃、高句丽等,我大唐的战略与外交,亦需重新审视。
既要恩威并施,又要时刻保持警惕。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