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最近对科普类短视频的兴趣,又从宏观的宇宙星辰,转向了微观的奇妙世界。
这一日,一个标题极具吸引力的视频,跳入了他的眼帘:【你绝对没见过的微观宇宙!显微镜下的奇妙世界大赏!】
视频封面,是一张色彩斑斓、形态诡异,仿佛外星生物般的图片,下面小字标注着“水熊虫(放大1000倍)”。
“水熊虫?这是什么玩意儿?”李凡的好奇心瞬间被勾了起来,毫不犹豫地点开了视频。
视频一开始,便是一段充满科技感的片头动画,紧接着,镜头切换到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场景。
一位身穿白大褂的研究员,正对着一台造型精密的仪器进行操作。
随着研究员的解说,天幕……哦不,是视频画面,开始展示在显微镜下被放大数百倍,甚至数千倍的各种常见事物。
一滴看似清澈透明的普通水滴,在显微镜下,竟然变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微型水族馆”。
无数形态各异、游动不休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藻类),在水中嬉戏追逐,令人眼花缭乱。
一片普通的植物叶子,放大之后,则展现出由无数个六边形“小格子”(植物细胞)组成的精密结构。
叶片上的气孔,如同微型的城门一般,在一开一合地“呼吸”着。
一只苍蝇的复眼,在显微镜下,变成了一个由成千上万个微小晶体组成的、如同蜂巢般的复杂结构,闪烁着奇异的光泽。
一粒普通的食盐,放大之后,则呈现出规则的、晶莹剔透的立方体晶体形态,宛如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还有花粉、沙粒、毛发、皮肤……
每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在显微镜的“法眼”之下,都展现出了一个肉眼完全无法察觉的、充满了奇异美感和复杂结构的微观世界。
李凡看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老大,几乎能塞进一个鸡蛋。
“我靠,这也太神奇了吧!”李凡忍不住惊叹出声,“原来咱们身边,还隐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个视频,彻底颠覆了李凡对“微小”的认知。
也让他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敬畏与向往。
当这个名为【显微镜下的奇妙世界大赏!】的科普短视频,通过“天穹视界系统”,同步投射到大宋王朝的上空时。
其引发的震撼与波澜,丝毫不亚于之前的任何一次“天幕神迹”。
汴梁城内,无数百姓和官员,仰望苍穹,看着天幕上那些被放大了无数倍的“微小之物”,一个个都陷入了呆滞状态。
那些形态诡异、结构精巧、色彩斑斓的“微观生物”和“物体构造”,完全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极限。
“那……那是什么怪物?一滴水里,怎会有如此多……如此多扭来扭去的虫子?”
“还有那片叶子,里面竟然藏着这般规整的格子,莫非是仙家用神笔画上去的?”
“最吓人的是那苍蝇的眼睛,密密麻麻,看得人头皮发麻。”
一些见多识广的文人士大夫,在最初的震惊之后,则联想到了佛家典籍中“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的说法。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莫非,这天幕所示,便是佛家所言之‘微尘世界’?于芥子般大小的微末之中,竟也蕴藏着如此广阔无垠,森罗万象的乾坤?”
一位笃信佛教的老学究,捻着胡须,喃喃自语,眼神中充满了对佛法玄妙的感悟。
另一些则认为,这或许是某种高深的“仙家幻术”或“海市蜃楼”的展现,并非真实存在。
“此等景象,太过离奇,恐非凡间所有。或为仙人施法,以幻境警示我等,世间万物,皆有其表里,不可只观其表象。”
而在新成立的“格物司”衙署之内,以及那些对自然现象抱有浓厚兴趣的学者、方士、甚至是一些爱好钻研的工匠们看来。
天幕上展现的这个“微观世界”,以及那台能够“洞察毫末,见微知著”的“仙家宝镜”,则具有着难以估量的吸引力。
“若能得此宝镜,”格物司的一位官员,看着天幕上那清晰的显微镜操作画面,眼神中充满了渴望,“则我等便能窥探万物之本源,格尽天下之物理,何愁‘格物致知’之学不大兴于世。”
大宋,江西路,奉新县。
一座依山傍水的宋氏庄园之内。
一位年约弱冠,眉清目秀,浑身透着一股书卷气的年轻学者,此刻正对着一本刚刚抄录下来的《齐民要术》,凝神研读。
这位年轻学者,姓宋名格物。
宋格物出身于一个世代耕读的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却不喜皓首穷经,专攻举业。
反而对田间农事、百工技艺、以及各种自然现象,抱有极其浓厚的兴趣。
平日里,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转,记录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研究各种农具、纺车、水碓的构造原理,并将其一一记录在册,试图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数日前,当那“天幕”降临,展现出【显微镜下的奇妙世界】时,宋格物恰好在县城采买书籍,有幸亲眼目睹了那震撼人心的一幕。
虽然天幕画面短暂,且许多内容他亦无法完全理解。
但那种将微小之物放大无数倍,展现出其内部精巧构造的神奇景象,却如同在他心中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回到庄园之后,宋格物一连数日,茶饭不香,辗转反侧。
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天幕上那些奇异的画面。
一滴水中,竟有万千生灵。
一片叶里,亦藏无尽乾坤。
这让他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以往对事物的观察,可能都只停留在粗浅的表面。
在那看似平平无奇的“细微之处”,或许才隐藏着事物最本质、最深刻的奥秘。
“若能拥有一面那天幕上所示的‘仙家宝镜’,”
宋格物在自己的书房内,对着窗外的星空,喃喃自语,“能将那草木鱼虫,金石皆放大千百倍,亲眼探究其微末构造,则天下万物之理,何愁不能格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