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丝路女帝·冯嫽篇》第122章雪莲绽血
(汉宣帝元康二年乌孙赤谷城)
天山雪崩的轰鸣如巨兽咆哮,震颤着赤谷城的每一寸土地。冯嫽跪坐在毡房中央,掌心的龟甲突然迸裂,裂纹蜿蜒成诡异的纹路——那形状恰似匈奴单于庭新立的诅咒柱,每一道棱角都仿佛淬着乌孙老王临终前咬碎的毒牙。她瞳孔骤缩,直觉告诉她,一场针对汉家势力的阴谋正在暗处酝酿。
就在此时,毡房外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解忧公主嫡女弟史跌跌撞撞冲进来,发丝凌乱,泪痕满面:阿嫽!他们给细君姐姐的祭酒里掺了阏氏血——冯嫽霍然起身,环首刀出鞘的寒光映照着她决绝的面容。二十年的蛰伏与筹谋,此刻终于到了直面真相的时刻。
(辰时神殿对峙)
朔风如刀,卷着砂砾拍打着赤谷城十二重穹顶。冯嫽一脚踹开鎏金神殿大门,刺骨的寒意裹挟着血腥气扑面而来。殿内,匈奴巫祝正将解忧公主的缕衣系上诅咒柱,青铜祭盘里赫然躺着细君公主腐烂的左手,无名指上那枚汉宣帝亲赐的玉韘,在幽暗中泛着冷光。
大禄夫人何必动怒?匈奴日逐王把玩着淬毒匕首,嘴角勾起一抹阴鸷的笑,乌孙既收汉家公主,自该尝尝母狼噬子的滋味...话音未落,冯嫽已如闪电般出手,环首刀划过,三根诅咒柱轰然断裂。然而,柱内倾泻而出的并非巫蛊草人,而是浸泡在马奶酒中的汉式简牍。
冯嫽拾起一片简牍,秦隶书写的文字刺痛了她的双眼:元封六年,细君公主薨,乌孙昆莫猎骄靡请婚汉室,武帝许解忧续嫁...这段《汉书》从未记载的真相,揭开了汉家公主们命运的残酷一角。她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二十年的屈辱与悲愤在胸中翻涌。
(午时雪莲绽血)
当弟史被粗暴地绑上祭坛时,冯嫽正将天山雪莲碾碎在解忧公主的青铜镜上。奇异的事情发生了——镜面突然泛起涟漪,映出未央宫椒房殿的场景:二十年前,十四岁的解忧被老宫女按在妆奁前,铜黛强行描画她模仿细君公主的愁眉。少女眼中含泪,却不得不接受成为替身的命运。
看清楚!冯嫽掰过弟史的下巴,迫使她直视镜面,你母亲从来不是谁的替代品——雪莲汁渗入镜背铭文,浮现出被史官抹去的记载:甘露三年,解忧公主遣冯嫽持汉节行赏诸国,西域三十六王皆跪称臣。这些被历史掩埋的真相,此刻在雪莲的催化下重见天日。
匈奴巫祝见状,慌乱中吹响骨笛。然而,骨笛却突然爆裂,雪莲汁在青铜祭盘沸腾成血雾。冯嫽抓住时机,挥刀斩断弟史身上的牛筋绳。少女跌进祭盘的瞬间,掌心突然浮现细君公主临终刻在玉韘内的密咒——那竟是未央宫秘藏的西域都护府布防图!
(酉时双生镜影)
赤谷城头燃起烽燧,照亮了神殿地窖的阴暗角落。冯嫽在这里发现了被囚禁的乌孙前王后——一个与解忧公主容貌七分相似的胡女。她正用指甲在陶罐上刻着匈奴文字,冯嫽凑近一看,瞳孔猛地收缩:军须靡昆莫命我扮作汉公主,饮下金屑酒...这正是细君公主死亡当夜的真相。
果然如此...冯嫽的环首刀劈开陶罐,罐中涌出二十年前长安送来的婚书副本。当羊皮卷触碰到弟史手中玉韘时,两道血痕突然交织成《西域记》失传的篇章——细君公主用自己流产的胎儿血,在玉韘内藏下了匈奴王庭的雪山密道图。这一刻,所有的线索终于串联在一起,真相如抽丝剥茧般展露无遗。
(子夜烽火涅槃)
冯嫽站在赤谷城最高处,寒风猎猎,吹动她的衣袂。她看着雪莲火顺着弟史抛落的玉韘烧向匈奴王旗,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际。在跳跃的火焰中,她仿佛看到了两个汉家公主的身影:细君捧着流产的血衣走向祭坛,眼神中满是绝望与不甘;而解忧则毅然撕毁了自己模仿细君的愁眉妆谱,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阿嫽你看!弟史突然指向长安方向。只见未央宫椒房殿的铜镜正在量子火焰中重组,镜中二十岁的解忧公主擦去效颦的妆容,亲手为身旁十四岁的冯嫽戴上汉使节杖。这一刻,跨越二十年的时光,两位女子完成了使命的交接。
雪落无声,冯嫽腕间的西域都护府虎符突然发烫。她知道,这是三千里外玉门关的烽燧,正为她点燃大汉历史上最孤绝的复仇之火。从细君的屈辱到解忧的隐忍,再到此刻真相大白,汉家女儿的尊严与荣耀,终将在这雪莲焚城中涅槃重生。而冯嫽,将带着这份使命与决心,踏上改写历史的征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