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呀,本是文士,如今却领兵打仗,自然是应付不起。”
“我们这些军队跟官兵比起来皆是乌合之众,很难打赢他们。”
“公元1275年十月,我进入平江,我派了我的部将朱华,尹玉,麻世龙等人救援常州。”
“那个时候我远离前线,但是很快三员部将全军覆没,剩下的部队也被蒙古骑兵摧枯拉朽般剿灭。”
“历史已经定格没有什么奇迹,我最终也没能力挽狂澜。”
“于是我带着残兵一路打仗一路撤退。”
“我从苏州,临安,温州,江西一路败退,最终我在广东汕头被元军俘虏。”
“我短暂的勤王之路,就算走到尽头了。”
“在那时,元军攻下了临安,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势力没有统一,我变成了与众多地方势力谈判的一个筹码。”
“公元1278年11月,我被押解到元军张弘范的大营当中。”
“不久之后,张弘范见到了我,他很佩服我对我说:”
“‘文天祥,投降吧。那个崖山那儿还有一个宋将,他叫张世杰。他一直守在那里,我们久攻不下,我们需要你写一封劝降书。’”
“听完他说的话,我大笑,从袖中抽出了一张皱巴巴的纸。”
“上面是我之前写的一首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将张弘范看完我写的这首诗之后,心生敬意。”
“本来我应该被处死的,但我没死成。”
“他想着,如此忠肝义胆之人。应该为元军所招纳。”
“于是一波又一波针对我的劝降开始了。”
“第一个上门来找上我的是原来的宋朝宰相留梦炎。”
“他呀,是公元1244年的状元,也是投降的第一位宰相高官。”
“我一身宋朝衣冠面难而坐,他呢?一身元朝高官的华服。”
“他看着我,诚恳的对我说:‘宋瑞啊,你看风雨飘摇之际,这宋朝早已辉煌不再,如今上朝体恤大宋旧臣。你只要点一点头,高官俸禄,应有尽有啊,你要什么珠宝、美人、权力都可以提这个。只要你肯投降都不是问题!’”
“我看了看他的衣服,又看了看我早已破旧不堪的宋朝官服,突然大笑。”
“我指着他的鼻子说:‘’你堂堂状元宰相,甘为异族鹰犬,饱读圣贤书却毫无礼义廉耻,你有何面目去见那两浙父老?’”
“所以第一轮劝降无果,第二轮他们把我的主子搬上来了。”
“他就是投降元朝的皇帝宋恭帝。”
“他对我说:‘爱卿啊,如今时局已到了这种地步,降,又何尝不可呢?’”
“我着旧主,我依然对他行臣子之礼。”
“我慢慢站起身,对他说:‘君臣缘分已尽,请圣上速回。’”
“第二轮劝降依然无果。”
“之后,元朝重臣、丞相相继登场。”
“那个时候我除了要接受他们的劝降,还日日受牢狱之苦,受他们的折磨跟刑罚。”
“我早已不复当年的气色,面容枯槁,但面对他们的威逼利诱,我心里只有四个字:忠于南宋。”
“经受了那么多折磨,我一心只想殉国。”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我写出了那一首诗,《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
始皇帝嬴政站在巍峨的咸阳宫前,
眼中闪烁着对文天祥这种良臣的渴望。
他不禁低声吟诵: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才是国之栋梁啊!”
始皇帝感叹道,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
他身后空无一人,偌大的秦朝臣子内恐怕也找不到几个像文天祥一样热爱这个国家的臣子。
“若是朝朝代代臣子高官都是这样的忠良,我秦朝何愁万代传世啊!”
始皇帝嬴政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忠心耿耿的人。
在他的记忆中,那些臣子们或因私欲,或因权谋,往往在关键时刻背弃了国家和君主。
灭赵亡齐,不正是如此吗?
灭六国前奋六世之时,
秦国善用他国贤臣,礼贤下士,
舍得出血本践行能臣的良言政策。
秦国之所以能够强大,
就是因为它能够吸纳和利用其他国家的贤才。
但如果当年他国贤臣个个都如文天祥一般,
在朝堂内即使被贬也不愿弃国而去,
在亡国后也不愿投降敌军奋力抵抗,
那秦国怎么可能一统六国?!
说到底也不过是因为六国不重视贤臣,君臣并不互尊。
最终臣子只能去往他国谋政,
在珠、宝美人、权利面前选择抛弃了国家!
……
南宋时期,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国事艰难,忠臣遭贬,而辛弃疾便是其中之一。
他站在江边,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泪流满面,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悲愤。
他看着天幕上的文天祥,不禁感慨万分:
“这后生好生了得,真是当世楷模!”
辛弃疾回顾自己前半生的坎坷思绪万千。
他生来便长于北方,自幼就在金人的统治下长大。
如果没有祖父的辛辛教导,
他恐怕也如那里的士族子弟一样考取功名入朝为官了。
青年时期,他毅然决然地起兵反金,历尽艰辛,终于擒下敌将,胜利归返南宋。
他本以为能够和朝廷一起收复失地,重振汉族的雄风。
然而,谁想到不过战起三年,
大臣们担忧战败,朝廷便想要议和,官家也对北伐失去了信心。
人生的起落又不是潮起潮落,无法预测,无法抗拒。
如今,他已有一种复国无望的挫败感。
他知道金国想要将要南下灭亡南宋,
也曾经想过西夏有狼子野心,
如今更知道了蒙古铁骑的威力!
宋朝可能会灭亡,已不在他的意料之外。
他相信,将会有忠良贤臣企图保卫南宋,
但这样的努力,也不在他的惊喜之中。
但唯独文天祥这个人!
面对亡国后新朝的高官厚禄不为所动,只想以身殉国!
这才是辛弃疾最高兴的事!
他看着文天祥那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敬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文天祥的人生,
也是他此刻心情的真实写照。
良久无话的辛弃疾对着江河喊道:
“好生了得的后生!”
他的声音在江风中回荡,充满了对文天祥的赞赏。
此后辛弃疾再无语言。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望着江水,
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忧虑和对文天祥的敬意。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