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宋太祖赵匡胤站在军营营帐外不禁哀呼道。
“假使我建立大业时有一位诸葛丞相,何怕臣下兵权紧握呢?”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周恭帝柴宗训的教训犹在眼前。
“哀哉哀哉!天何薄于丞相,又何薄于我,使我难寻一位与丞相相似的人!”
说罢,宋太祖赵匡胤望向都城开封方向,
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他知道自己的弟弟赵光义正坐镇后方,为他开疆拓土提供着后援。
然而,赵匡胤更知道,
即使是这个亲弟弟赵光义也做不到像诸葛亮一样让他放心。
可他太想一统中原了!
赵匡胤的雄心壮志让他无法停止脚步,
他渴望着能够实现天下一统的理想,留名万古,做一个真正的大一统皇帝!
所以即使知道这个弟弟心怀野心也只能放任他坐镇开封。
因为赵匡胤深知,天下未定,内忧外患,
他需要一个能够稳定大局的辅佐之才。
赵匡胤叹息之余,也深知自己不是刘禅,有诸葛丞相帮助。
他能信的,能依赖的,只有自己了。
……
明英宗朱祁镇坐在龙椅上,目光灼灼地盯着天幕。
太后与“三杨”压得他气喘吁吁,
明明是九五之尊却要被他们训斥。
天幕不久前还显露出他身边的太监王振将要害得他威仪尽失,
他那刻便当即大怒命人将王振拖下打死。
谁知道又见父亲、祖父都任用的于谦未来竟会放弃他,
转立弟弟朱祁钰!
现在朱祁镇只感觉他被全世界抛弃了!
反贼,逆贼!
这大明的天下,他这个皇帝的身边竟然都是些逆贼!
还是诸葛亮好!
诸葛亮既能管理朝政又不让君主担心他会谋权篡位!
诸葛丞相,能够名留千古的人物就是和这些逆贼不一样!
……
“大哥,那孙权小儿欺人太甚啊!竟敢派兵谋害了二哥!”
看着天幕上的事张飞急得抠头抓挠。
他多次为蜀汉的失败激恼,每败一次便见张飞唉声叹气几句。
“要是大哥早早拿下了荆州,哪里会与这孙权小儿联手?!”
“这东吴的人个个喜欢偏安一隅,和他们联手哪会能是曹操的对手啊!”
“而且这鼠辈无故破坏蜀吴联盟,偷袭二哥,这俺是忍不了的!”
关羽抬起一臂挡下了乱蹿的张飞。
“三弟所言极是,看来大哥不拿这荆州以后多生祸端。”
“本是刘表手下的荆州,其死后曹操与孙权都想来占上两脚。”
“诸葛先生也说过荆州十分重要,我虽死但并不要紧,可大哥还要复兴汉室。”
“若是因为一些妇人之仁、文人迂腐而使得今后北伐失败,那才是头等大事啊。”
刘备几人看了诸葛亮在他们死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为蜀汉奉献。
对他越来越敬佩。
在几人的劝说下,刘备也坚定了拿取荆州的想法。
……
天幕上的视频也来到的结尾,
诸葛亮消失了,那道熟悉的声音响起:
[五丈原上逝去的流星永远没有再来的机会了。]
[倘若再给他五年、十年,他或许还能够创造多少奇迹,又能够开创多少壮举呢?]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时间也不会倒退。]
[诸葛亮逝世的那天夜里,军营里哭泣声抽泣不断连成一片。]
[那个能够创造奇迹的千古一相度过了九九八十一难,可唯独没能逃过时间。]
[他压得曹魏边境陈兵不断却又不敢进攻,吓得孙吴排兵布阵。]
[他只输了这一次,‘’可惜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五丈原上,白帝城上,诸葛亮与刘备的灵魂屹立不倒。]
[千百年来华夏名族锲而不舍、曲而不折的民族精神,便是这一位位先辈所铸造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的肉体和生命早已不在,但他的精神光耀千秋。]
[诸葛亮,这个名字便代表着一个文化,象征着智慧与贤良。]
[正是因为有了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华夏民族的历史有了浪漫,有了理想也有了光辉。]
[他们证明了有的人绝不会被权力侵蚀,有的人不会被困难磨难击败,有的人忠心耿耿绝不背叛……]
[君臣之间,是有真正的承诺与信任的。]
[不论多少年过去,青史一页始终会留着他们的名字。]
……
张志明照例翻看着视频的评论,
天幕也透过这一切传递着信息。
『三岁丧母,八岁成孤,十七岁隐居带动,二十七岁出山献策,四十三岁接受托孤,五十四岁魂归天地。半身修身齐家,半身治国平天下。』
『如果说一个人像诸葛亮,他会羞愧难当,觉得你高抬他。但如果说一个人像司马懿,他会恼羞成怒,觉得你在诋毁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千百年后,我们仍为诸葛亮感到惋惜。』
『武侯与汉昭帝是相辅相成的,两人能被后人称赞纪念,并不是因为其中一人的缘故,而是两人超越君臣的情感!』
『今天刚去了武侯祠,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
『刘禅他爹远超常人,他儿子也是刚烈如一,衬托的他如废物一般啊。』
『小小的蜀汉放在整个华夏历史,也不过短短的一天,但是却出了代表君臣光辉的汉昭烈帝与诸葛丞相以及关云长!』
『曹操—赤壁之战。刘备—夷陵之战。孙权—逍遥津之战。好家伙,三个霸主都不是省油的灯。』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