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太极宫,甘露殿。
李世民同样有些难以置信地盯着已经恢复平静的天幕。
“这就完了?”
他忍不住开口。
“怎么这次盘点之后,什么都没有?”
长孙皇后坐在他身旁,轻轻地为他斟了一杯茶。
“二郎,莫急。”
她柔声劝慰。
“兴许,是咱们还不到时候呢。”
“水力鼓风技术,咱们都还没吃透呢。”
“就算再给咱们新的技术,咱们也消化不了啊。”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嘛。”
李世民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观音婢,你说的有道理。”
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是朕,有些急躁了。”
“不过,这水力鼓风技术,确实是个好东西。”
他眼中闪过兴奋。
“咱们掌冶署的那些工匠,已经能够熟练运用了。”
“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推广到全国各地。”
“到时候,咱们大唐的钢铁产量,必定会大大提升!”
“二郎雄才大略,大唐有你,真是百姓之福啊。”
长孙皇后由衷地赞叹。
“哈哈哈哈!”
李世民朗声大笑。
“观音婢,你又来打趣朕了。”
“不过,朕确实有信心,让大唐成为这世上最强大的国家!”
.....
明朝。
奉天殿内。
朱元璋一脸的郁闷。
“他娘的,裤子都脱了,就给咱看这个?”
他忍不住爆了粗口。
“说好的技术福利呢?”
“咋啥也没有啊?”
“皇爷,您消消气。”
刘伯温在一旁劝道。
“这次虽然没有新的技术,但咱们之前得到的水力鼓风技术,也够咱们研究一阵子了。”
“是啊,皇爷。”
朱棣也附和。
“这水力鼓风技术,可是个了不得的宝贝。”
“只要咱们好好利用,大明的国力,必定能更上一层楼!”
“哼!”
朱元璋冷哼。
“这还用你们说?”
“咱当然知道,这水力鼓风技术的重要性。”
“咱只是,有点不甘心罢了。”
他叹了口气。
“算了,没有就没有吧。”
“咱就不信了,没有这技术福利,咱大明就发展不下去了?”
“传令下去,让工部的那帮家伙,都给咱加把劲!”
“尽快把水力鼓风技术,给咱推广到全国各地去!”
“咱要让大明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用上这先进的技术!”
“咱还要让那些番邦蛮夷,都好好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天朝上国!”
.........
夜晚,四合院里静悄悄的,只有几户人家的窗户还透着昏黄的灯光。
林东轻手轻脚地走进自己的小屋,反手关上了门。
他一屁股坐在床上,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系统面板。
“嚯!今天情绪值涨得够猛的啊!”
林东看着屏幕上显示的数字,眼睛都亮了:
“四十三万!加上之前的四十二万,八十五万了!离拿下【全工业生产链】又近了一大步!”
第二天,是个大晴天,万里无云。
“东子!走,叔带你去看戏去!”大清早的,林继明就扯着嗓子在院子里喊开了。
“看戏?看啥戏啊?”林东从屋里出来,睡眼惺忪地问。
“嗨!还能看啥戏?京剧啊!长安大戏院,今儿个可是名角儿的场子!”
林继明一脸的得意,“票都给你买好了,赶紧收拾收拾,咱爷俩走起!”
“得嘞!”林东一听,也来了精神。
长安大戏院,那可是京城里有名的老戏楼,古色古香的建筑,透着一股子历史的厚重感。
门口的黄铜招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上面“长安大戏院”几个大字,笔走龙蛇,气派非凡。
戏院里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茶香和胭脂水粉的味道,混合着老木头散发出的陈旧气息,这就是老戏院独有的味道。
林东和林继明找了个不错的位置坐下,台上,大幕已经拉开,《红鬃烈马》的戏码正演得热闹。
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脸上画着浓墨重彩的油彩,举手投足间,尽显功底。
唱腔高亢激昂,锣鼓点儿敲得人心潮澎湃。
林东看得津津有味,周围的观众也是叫好声不断。
“这京剧,真带劲儿!”林东忍不住赞叹。
“那是!这可是国粹!”林继明一脸的自豪。
“不过,我听说,鹰酱那边现在都开始看电视了,那玩意儿,可比京剧有意思多了。”旁边一个年轻人突然插了一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