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朕的大唐被蛮夷取代,未来还要向番邦学习?

换源:

  大唐贞观位面。

在新的战役出现在光幕上后,高位上的帝王,就已经抬起了头。

越是往后看,李世民的眉头皱得越紧。

虽然那满清看起来应该是蛮夷,并非汉人。

英吉利入侵的犷州城,若是他没有推测错。

应该是岭南一带,荒无人烟,瘴气遍布的地方。

就是不知道,后世的岭南,怎么成了这样发达的地方。

光是天幕一闪而过的画面中,李世民都能窥见这座城池的繁华。

或许不及长安繁荣,可看起来也没差多远了。

明明此时,那里不过是流放之地,谁都不愿意去的地方。

总而言之,无论是蛮夷在英吉利手下大败,还是岭南受攻击。

于李世民而言,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严重问题。

前提是,满清脚下踩的那块领土,不是中原,也不是如今大唐的地域。

这个不知道怎么能取代了大唐,在中原建立王朝的满清。

若是抵挡不住英吉利的进攻,遭罪的就是当地的百姓。

那些百姓,都是他大唐子民的子孙后代。

想到这里,李世民就忍不住沉了沉脸。

“朕的大唐,怎么就会被这样一伙人取代了?”

面对海外番邦时,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

李世民“啧”了一声,看大清哪里都不顺眼。

殿上的人眼观鼻,鼻观心,没有人不识好歹地出声提醒他们陛下。

就英吉利的那些战船和武器,大唐最精锐的军队,一样也要傻眼。

“陛下,”满殿寂静中,长孙无忌面色凝重地出声。

“那些海外番邦的战船与武器不容小觑。”

“尤其是战船,他们的战船机动性太强了。”

早在前面的战役里,他们就已经见识过这些会发出巨响和爆炸的武器的威力。

这场战役里,许是时间更早的缘故,武器的威力甚至比不上前面战役的。

所以,大唐不少人的注意力都在那些战船上。

原因无他,比起怎么看都是管状金属武器和圆形或椭圆的金属铁块。

这些战船,懂行的人还能看出几分门道,有可能进行仿制。

李世民的目光同样落在了战船上。

早在方才,他便发现了。

英吉利战船进攻那炮台的时候,移动速度非常快。

要知道,虽然顺风顺水的时候,船只的航行速度会比较快。

但受制于水流的影响,是不会很灵活的。

尤其是体积大,较为笨重的船只。

可是,天幕里的英吉利战船,比大唐的任何一艘战船都要大。

然而,它的灵活和机动性,居然堪比大唐最为精锐的玄甲骑兵!

大唐与北面、西面与南面的蛮夷都有所接触过。

大唐的军队甚至还打过不少蛮夷。

比如西域那一片,比如北面的突厥。

李世民对那些蛮夷的实力颇为了解,实力较强的,就是与大唐打个平手而已。

可后世,蛮夷番邦的力量竟然强大到了这种地步。

天幕上的弹幕甚至还言,清军会输,是因为在落后于蛮夷番邦?

李世民甚至觉得有点匪夷所思。

“如今蛮夷番邦,人人都来大唐学习。”

“日后,我们居然要反过去向他们学习不成?”

他觉得自己这个猜测,八成有可能是真的。

毕竟蛮夷番邦的技术更加先进,后世华夏估计也会像如今的番邦,专门派人来大唐学习。

想到这个可能,李世民不由郁闷起来。

风水轮流转是吧?

……

大明洪武位面。

“康格里夫火箭。”

朱元璋看到弹幕内容时,紧跟着就在清军与英吉利的战斗中,发现了这种火箭。

没有铜铳那种粗大的炮管。

仅仅只有有点像箭矢形状,但是更粗大的弹药。

“这种火箭,看起来还蛮简单的。”

徐达听见朱元璋的声音,立刻就往康格里夫火箭那看过去。

霎时眼睛就亮了。

能够造成不俗的杀伤力,尾部的火焰更是能加剧前面爆炸带来的伤害。

最重要的是,这东西看起来结构简单。

意味着康格里夫火箭的仿造难度大大降低!

还不等徐达开口,他就听见朱元璋也盯上了康格里夫火箭。

“这火箭看起来还蛮容易造的。”

“诸位爱卿,谁有信心可以将那个什么康格里夫火箭做出来?”

朱元璋率先看向了刘伯温。

正想要抬脚迈出来的胡惟庸脚步一顿,在心里骂了刘伯温一顿。

然后把脚收回去了。

如今陛下明显更偏向刘伯温,他这时候出来自告奋勇接下这个任务。

怕是不仅讨好不了陛下,还会招来陛下的不满。

刘伯温望着天幕沉思片刻,缓缓点了点头。

“这火箭仿造不难,就是需要点时间。”

朱元璋大喜,立马拍案道:“那便交给你了!”

“时间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把这火箭做出来!”

就在这时,光幕继续:

【英吉利军队,陆续攻占定海,镇海等沿海城市,直逼金陵城】

【清军大溃败,被迫于金陵城外的静海寺与英吉利媾和】

【最终,在1842年,清军与英吉利签订金陵条约。】

【割让港岛,赔偿英吉利鸦片烟价、商费、军费两千多万银元】

【开放五处口岸进行通商,允许英吉利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允许英吉利商人在华自由贸易】

【英吉利商人进出口货物关税,由英吉利与清朝共同协商决定】

【耆英坐在圆桌上,满面屈辱地在协约上签字,他对面是一脸得意的英吉利官员】

弹幕:

“以前是虽远必诛,现在大清是虽远必赔。”

“这条约可真是看得人憋火,他们挑起的战争,还要咱赔军费。”

“嗐,近代第一个条约,咱们华夏的自主权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没的。”

……

笑容都没能在朱元璋脸上,挂满一分钟。

他神色僵硬地看着天幕上一脸屈辱的,清朝负责签订条约的使者。

嘴里忍不住骂了一声。

这些条约,可真是够狠的。

英吉利根本没有给大清留多少余地。

这份条约,摆明了英吉利还是想在大清身上剜几口血肉。

恐怕华夏的血肉没有被吸干,他们都不会愿意松口。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