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安禄山和杨玉环慢慢产生了私情,经常趁唐玄宗不在时偷偷幽会。】
【毕竟安禄山强壮有力,动作野蛮。】
【有一次安禄山用力过猛,竟然在杨玉环的酥,胸上抓出一道道伤痕。】
【杨玉环无法向玄宗交代,只好裁锦缎遮在胸前,这便是后世乳,罩的起源。】
【安禄山之爪也成了典故。】
【事后安禄山曾私下对人:贵妃之乳,滑腻如塞上酥!】
“这……这是我们能看的内容?”
历朝历代,女子们一个个羞红了脸。
纷纷低下头去,手指不安地绞着衣角。
……
“爱妃,天幕说的都是真的吗?”
李隆基有些难以置信,他不相信自己最疼爱的贵妃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但是眼前铁一般的事实摆在那里,由不得他不信。
“噗!”
李隆基急火攻心,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殿内的宫女太监顿时吓得跪倒一片。
“快传太医!”高力士疾步冲到殿外。
杨玉环双膝跪地:“陛下明鉴!妾身纵有千般不是,怎敢如此...如此...”
她突然意识到说漏了嘴,声音戛然而止。
……
【接下来,我们继续讲讲安史之乱。】
【755年,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联合史思明在范阳起兵,迅速攻占洛阳。】
【次年称帝,国号大燕。】
【756年,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川省。】
【途中发生马嵬驿兵变,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自缢。】
天幕中,也是出现马嵬驿之变的相关电视剧片段。
“啊,我是宰相……”
只见杨国忠被愤怒的士兵捅成了马蜂窝。
“宰相被杀了,快跑啊!”
杨家家眷顿时乱作一团。
画面一转,李隆基从寺庙中缓缓走了出来。
当高力士告诉皇帝,杨国忠已经被嘎了。
李隆基难以置信。
他大步流星走上前去,怒视着将士们:退下!
士兵们见皇上龙颜大怒,吓得连连后退。
“各军归队!”
面对接下来的命令,士兵们愣愣呆在原地没有服从。
高力士见状,赶紧让李隆基嘉奖将士们,并免于他们的罪过。
可将士们得到了嘉奖,却还是站在那里不肯走。
高力士赶紧上前请大将军陈玄礼,让他下命令撤回部队。
陈玄礼迈着沉重的步伐向前走去,看着眼前灰头土脸的将士,最终还是狠心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陛下,六军将士为陛下斩杀杨国忠于外,可贵妃娘娘仍侍奉圣主左右。”
“将士们如何能安心西行护驾?”
“请陛下……”
“请陛下割爱,赐贵妃娘娘死!”
“什么?!”李隆基大惊失色。
庙内,杨贵妃听到,也是如遭雷击,感觉天都塌下来了。
……
大唐玄宗位面。
“自缢而死,这便是妾身的结局吗?”
杨贵妃苦笑一声,她深知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
于是凄然一笑,对玄宗说道:
“愿吾皇保重,妾身有负国恩,虽死无恨。”
旁边的李隆基也是心情复杂。
连自己的女人都保不住,他算什么男人!
但此时他也做不了什么,只能泪眼婆娑,哽咽着对杨贵妃说道:
“愿妃子善地受生。”
随后,高力士手中的三尺白绫就套在了杨贵妃的脖子上。
这个曾经惊艳了整个大唐的女人,一代红颜就此香消玉殒。
……
红色时代。
有人扼腕叹息。
唉,奸臣!
唉,妖后!
唉,蛮夷!
唉,反贼!
反正亡国,不是朕的锅。
皇帝永远是不粘锅!
……
【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启用郭子仪、李光弼将领平叛。】
“李亨你个逆子,朕还没死呢,你就强行让我当太上皇,是何居心?”
李隆基看到这里,气不打一处来。
又是造反,又是篡位的,反正就没把他放在眼里呗。
另一边,李亨打了个喷嚏。
遭了,感觉被人惦记上了!
……
【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军借回纥兵力收复长安和洛阳。】
【这安禄山父子,可真是父慈子孝的典范啊!】
红色时代。
“这安禄山父子,可真是...令人唏嘘啊。”有人感叹道。
对于这段历史,看过的人都印象深刻。
乱世之中,父子相残,兄弟阋墙,何其可悲!
……
大唐。
正准备起兵谋反的安禄山满脸问号。
“好家伙,这才造反不到两年,就被亲儿子捅了?这买卖也太亏了吧!”
“造反是死,不造反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
“早知道这样,当初还不如在范阳好好当个节度使...”
这一刻,安禄山心里一万个不愿意造反。
而一旁的安庆绪,早就哭成了一个泪人。
“爹您息怒啊!这都是天幕乱说的。”
“孩儿对爹您忠心耿耿,不可能叛变的!”
一旁,史思明冷眼旁观。
“这安禄山父子,各怀鬼胎,迟早会坏了大事!”
“我得找个机会把他俩甩了,自己单干!”
……
【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再度反叛,攻占洛阳。】
【而后,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弑父继位。】
【很难绷,这段历史可以说是很有节目效果了,父慈子孝,反复背刺。】
啥,自己也被儿子背刺了?
这时,史思明人麻了,脸上露出欲哭无泪的表情。
但他不可能坐以待毙,只能先下手为强了。
“来人!把那孽子绑过来!”
……
【762年,唐代宗李豫继位,联合回纥军开始反攻。】
【763年,史朝义兵败自杀,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
“总算...总算平定了。”
看到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李世民不由长吁一口气。
这场浩劫,历经八年,想必此时的大唐,已经满目疮痍了吧……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一阵心痛。
“朕的大唐啊……”
而事实证明,安史之乱的破坏性,比李世民想象中的还要严重许多。
给大唐,乃至整个华夏民族,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撤出了西域。
等到再次踏足,已到了千年之后!
另一个是留下了藩镇割据,造成后世重文轻武。
华夏尚武的风气,也就消失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