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汉明帝位面。
刚刚写完今日文书的班超同样被巨大的天幕吸引。
当大气磅礴,悲壮激昂的歌曲传来。
班超看见天幕视频中。
一片苍茫的战场,狼烟四起,战旗飘扬。
将军骑马立于战阵最前方。
战场上,刀剑闪烁,战马奔腾。
班超被这样的场景震撼。
一想到如果自己也能像天幕视频中的将军一样。
率军冲锋。
顿时感觉热血沸腾。
心中一股激昂之气不断涌上。
正打算拿出自己一直藏在家中的长剑。
准备挥剑长啸。
抒发自己的向往之情。
但回头一看到自己案牍上堆积的文书和奏章。
想到自己正担任兰台令史。
兰台令史的主要事务,就是负责整理奏章和文书。
这对于许多文官而言,是一份非常不错的差事。
因为可以近距离的阅读朝中重臣的奏章。
这对于文官而言,是非常好的履历。
但是对于班超而言。
却时常感到苦闷,因为过于枯燥乏味。
也能想过投笔从戎,但是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可今日,目睹一场恢弘史诗般的战场场景。
听到如此气势磅礴的后世歌曲。
班超能感觉到自己的双手的颤抖。
【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班超听见这句歌词时。
想到自己身处大汉。
身为大汉子民,开疆拓土,征伐西域。
这是刻在每一个汉人心中的理想。
遥想霍去病封良居胥,征讨匈奴!
卫青龙城大捷,收复河套!
“何惜百死报家国,何惜百死报家国......”
班超不断重复这这句话。
“我定要让我大汉受到万邦来朝!”
“要让四方来贺!”
班超当即拿出笔墨,准备递交辞呈。
投笔从戎,以报家国!
......
南宋高宗位面。
绍兴五年。
六月份!
岳飞正在营账中,看近日的军报。
想到前段时间和张浚的争吵。
讨论是否继续向北方前进。
张浚觉得天气即将开始渐渐转凉。
令诸大将“先图自守,以致其师,而后乘机击之。”
但岳飞坚持主动出兵。
这也是岳家军第二次北伐!
岳飞一想到此处就心中烦闷!
觉得朝中武将常常以各种理由延缓进攻。
而皇帝也并没有太多想北伐的意愿。
但想到我大宋河山,想到北方失去的大片国土。
想到无法迁往南方的大宋子民。
心中更加烦闷。
此时突然出现天幕。
岳飞随即被此吸引。
看见天幕上缓缓展开的战场画面。
同时听见战鼓震天的音乐声。
【狼烟起,江山北望。】
岳飞听闻。
他眼中闪过一丝痛楚。
感觉如此激荡的曲调,似乎是在诉说自己的内心。
仿佛看到了那片被金人铁蹄践踏的故土。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岳飞的身体微微一震,目光变得深远。
似乎想起自己年少时立下的誓言——“精忠保国”。
心中闪过母亲给自己后背纹下的“精忠保国”四字。
【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听到此处。
岳飞心中无限悲戚。
想起岳家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
想起北伐尚未成功。
想起朝中屡屡有人阻扰北伐,阻扰岳家军雪耻靖康之耻。
【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一切的委屈似乎在此刻消散。
是啊。
“精忠报国,死而后已!”
我岳飞问心无愧于天地,问心无愧于我大宋江山和我大宋子民。
这样便好。
岳飞此刻心中豪情万丈,拿起长剑。
大声长啸道: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哈哈,此歌甚和我心,此歌当知我意啊!哈哈!”
......
天幕上弹幕飞过:
“——这首歌唱的可是抗金名将岳飞啊!”
“——老板,把‘精忠保国’四个字纹在我背上。”
“——此歌太激昂了,但一想到大宋那股怂样,心中就来气。”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不是征服,不是殖民,而是那种以自己的强大,让别人奉我为尊,那种精神上的认可,这也是整个歌词中‘来贺’之所在。”
“......”
......
当南宋后面的古人位面。
看到天幕上飘过去的弹幕上说,这首歌唱的是岳飞将军时。
每一个人都回想起史书中岳飞将军的记载。
想起岳飞将军那首著名的《满江红》。
顿时觉得此歌和岳飞将军是如此的契合。
‘人北望’便是岳飞看向北方故土的样子。
哪怕岳飞将军面前是腐朽昏暗的朝廷。
他也依旧“愿守土复开疆”。
......
南宋高宗位面。
赵构和秦桧此时正在看着岳飞呈交上来的战报。
战报上显示,岳家军又成功拿下一个城池。
此刻岳家军的士气正足。
正准备继续像北方前进。
但赵构对岳家军的战报,态度却有些冷淡。
秦桧敏锐的察觉到了宋高宗的态度。
正准备对宋高宗说一些岳飞的风凉话。
此刻天幕上巨大的声音吸引着他们的注意。
秦桧在看向天幕的同时。
还不断观察着赵构的脸色。
当天幕上视频飘过的弹幕说,此歌为岳飞而作时。
赵构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非常难看。
秦桧马上上前说道:
“陛下,此后世之人无不称赞岳飞,还特别为他作歌。”
“岳飞虽为国之栋梁,但其功高震主,恐非社稷之福啊。”
赵构听到秦桧所言,心头马上一紧,眉头紧锁。
秦桧看到赵构的变化,知道自己猜对了。
继续说道:“陛下,岳飞屡次违抗圣意。”
“执意北伐,若任由他继续坐大,只怕......”
“况且,诸位大臣皆清楚陛下对北方战事,心中自有安排。”
“岳飞行事如此乖张,不加以限制,恐酿成大祸。”
赵构沉吟片刻,琢磨秦桧所言。
眼中逐渐狠辣。
但赵构却始终没有说话。
心机深沉如秦桧,当然知道赵构在想什么。
我们这位皇上肯定在想。
这事一定不能自己来动手。
得找个来背黑锅的。
史书上可不能写自己的坏话。
没办法,为了自己在赵构身边的地位。
只能自己来做这个背黑锅的了。
秦桧小声道:“陛下,岳飞虽勇,却不过一介武夫。”
“只需一纸诏书,召他回朝。”
“再以“莫须有”之罪,便可轻易除之。”
赵构闻言,心中甚是满意。
但是却依然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
他很清楚,这样的人要杀,可不能乱杀。
一切说法可都要面面俱到。
才能让底下人没有意见。
秦桧紧接着继续说道:
“陛下放心,臣可以命人暗中布置。”
“只要岳飞回朝,便再无翻身之日。”
“至于军中......”
“只需提拔几位将领,分其兵权,便可稳操胜券。”
赵构听到这个计策非常满意。
但不能做出任何反应。
这可是一个帝王最起码的素质。
赵构摆了摆手说道:“下去吧。”
然后直接就回御书房了。
留下秦桧一人在外。
此时秦桧欣喜若狂。
两人这是心照不宣啊。
秦桧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史书上的东西让后世写去。
讨好皇上。
自己过好这一世才是真的。
秦桧一直秉持这个想法。
同时心里已经开始盘算怎么实现自己的计谋了。
......
朋友们!新年快乐!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