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朱元璋:棣儿没丢老朱家的脸啊!杨坚气得要离家出走!

换源:

  大明太祖位面。

洪武三十年。

朱元璋七十大寿,此刻在皇宫举办庆典。

重臣皆到。

突然天幕上的视频吸引着大家的注意。

当看到朱棣位列华夏历史第九位皇帝。

并开创了“永乐盛世”。

大家人都傻了。

要知道洪武帝朱元璋,可是把朱允炆一直带到身边。

亲自培养多年了。

为了朱允炆能够顺利继位。

不被那些功勋集团辖制。

更是在朝堂上大开杀戒。

而且今年的洪武帝朱元璋身体已经不行了。

感觉已经时日无多。

皇太孙朱允炆也已经逐渐在接触政务。

这是明摆着将来的皇帝是朱允炆啊。

怎么突然朱棣成了皇帝,但是朱棣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所有人都充满疑问。

当看见天幕中的弹幕出现“造反“靖难之役”时。

大家明白了。

原来是篡位啊。

这时那些来赴宴的大臣很自觉的闭上了嘴。

这种时候闭嘴就是保命啊!

朱允炆更是手脚哆嗦。

自己将来会被四叔造反篡位。

朱元璋难以置信的看着朱棣。

脸瞬间阴沉下来。

朱棣见状,立马跪了下来。

大喊到:“父皇,就像这天幕所说,是侄子允炆削藩太厉害,逼儿臣造反的啊。”

“儿臣敬重大哥,而且允炆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啊。”

“如果不是允炆做得太过了,儿臣定然不会造反的啊!”

朱允炆听见朱棣这样说。

也立马跪下,趴在朱元璋大腿上,大哭道:

“皇爷爷,孙儿蒙爷爷教导,一直学习如何做一个皇帝。”

“这些年,孙儿一直以皇爷爷为榜样。”

“对待四叔更是恪守君臣之礼。”

“后世,一定是四叔在藩地以防范北患为由,拥兵自重。”

“孙儿才决定削藩的啊!”

“请皇爷爷为孙儿做主啊!”

朱允炆和朱棣趴在朱元璋旁边。

一个比一个哭声谁大。

朱棣很清楚朱元璋有多看重自己这位侄子。

这么多年,亲自教导培养。

如果父皇真为了朱允炆,将来就算不杀自己,也定然会被囚禁在南京的。

这时候一定要比朱允炆哭得厉害。

朱元璋闭上双眼,不看他们。

心中却是翻江倒海。

朱元璋在皇位几十年,经历多少风雨。

所以非常清楚,亲情对于皇室子弟来说,实在太奢侈了。

未来恐怕比天幕所说惨烈万倍。

...

突然,朱元璋猛然睁开眼睛。

目光如刀,望向朱棣。

“燕王,你给咱解释解释,什么叫“靖难”。”

朱棣脸色刷的白了来。

面对朱元璋锐利的目光,只能老实说到:

“父皇,根据《皇明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讨伐,以清君侧。”

“‘靖’的意思是扫平,平息。‘靖难’代表平定祸乱,扫平奸臣。”

朱元璋冷笑,死死盯着朱棣。

“咱说过,藩王起步清君侧需皇帝召集,且铲除奸臣后,五日之内离京。”

“怎么,靖难之后,你倒成皇帝了?”

“我设立藩王,其中之一便是屏藩皇室,保我朱家天下。你却借‘靖难’名号,夺取帝位。”

“燕王,你好大的胆子啊。”

此时朱元璋眼神冷厉,死死盯着朱棣。

朱棣被吓得不敢说话,知道父皇这是已经动了杀心。

自己恐怕是要被收拾了。

朱允炆心中已在暗喜,看来皇爷爷是站在我这边的。

四叔要完了,哈哈,我赢了,哈哈!

诸位大臣也以为燕王朱棣要完蛋了。

就在这安静之时。

朱元璋突然笑了;“哈哈,永乐盛世,哈哈。”

朱元璋笑得越来越大声。

“我老朱家果然没有孬种啊,棣儿,干得不错,没有给我丢脸。”

“能被后世记载为盛世,实为我大明百姓之福啊。”

大家被这突如其来的转变惊到。

朱元璋站起来,看向朱棣,慢慢说到:

“朕老了,活不了多久了,你母后曾经说过,生老病死,帝王更迭,都是天道使然”。”

朱元璋想起了马皇后曾经的音容,不禁伤感。

“棣儿,允炆,你们都已经知道天幕所说的未来。”

“路在你们脚下,会如何选择,你们将来自己决定吧。”

“你们只要记住一点。”

“不管谁将来为皇帝,都要壮我大明江山,山河永在。”

......

天幕视频继续播放着。

【第八位:隋文帝杨坚。】

【军事成就:90分】

【功绩:平定南陈,完成南北统一,结束四百年乱世。】

...

【后世影响:98分】

【功绩:推行的一系列制度改革。】

【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对华夏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推行科举制,到今天都深受此制度的影响。】

【《开皇律》是华夏古代法律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晚年废黜杨勇,立杨广为太子,为亡国埋下祸根。】

...

【治国理政:87分】

【功绩:设立均田制、租庸调制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史称“开皇之治”。】

【颁布的《开皇律》简化了法律条文,减轻了刑罚。】

【百姓的高赋税和严酷劳役,导致民间积累大量不满情绪。】

...

【人才挖掘:90分】

【功绩:完善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开始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治的垄断。】

【任用一批有才能的官员,如高颎、苏威等。】

【晚年多疑,杀害不少功臣。】

...

【对外交流:96分】

【功绩:对周边各族,采取了军事上的防御和政治上的安抚,有效处理了民族矛盾。】

【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

...

【综合评分:91.85】

天幕上弹幕飞过:

“——杨坚偷了宇文邕的成绩,如果宇文邕不死,绝对干得比杨坚好。”

“——感觉也高了啊,这能进前十吗?”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隋文帝排第八十四位,他不配?”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这些制度哪些没有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科举制的首创时间是有争议的,只是隋文帝可能性更大一点而已。”

“......”

......

大隋文帝位面。

当隋文帝看到第十和第九不是自己时。

有些坐不住,开始有点慌了。

不过隋文帝转念一想。

排在第九位的朱棣,似乎功绩并没有自己高。

虽然两人都是得位不正。

但好歹我没有造反吧。

是禅让,注意啊,是禅让。

别管是武力逼迫,还是咋地。

我隋文帝可都是经过正当程序的。

绝对比造反强吧。

而且自己可是结束了几百年乱世的啊。

怎么地也能上榜。

就在隋文帝心急时。

天幕视频显示,第八名隋文帝。

隋文帝顿时长吁了一口气。

终于到自己啦!

哈哈,我就知道自己肯定榜上有名。

随即杨坚看到天幕有弹幕说,自己是偷了宇文邕的位子,说自己被高估了。

隋文帝顿时气炸了。

“荒谬!荒谬!”

“朕修建大运河,整顿吏治,制定开皇律。”

“后世之人都称朕的治下为“开皇之治”。”

“如此丰功伟绩竟然被人说高估了?”

“荒谬!简直太荒谬了!”

隋文帝一气之下,打算直接离家出走。

对了,离家出走的理由。

就说是被独孤皇后气的!

隋文帝顿感觉得自己聪明。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