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位面之子,大魔导师,汉光武帝刘秀!

换源:

  汉武帝看到刘询的谥号为‘宣’。

宣这个谥号。

一般都赋予具有卓越表现的君主。

?圣善周闻曰宣?。

?施而不成曰宣?。

?善问周达曰宣?。

?重光丽日曰宣?。

汉武帝非常高兴看到自己曾孙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

大汉武帝位面。

此时已经是后元二年。

此时已经晚年的汉武帝在经过巫蛊之祸后。

身体已经一落千丈。

当天幕上出现第八位帝王为汉宣帝刘洵时。

已经病重的汉武帝猛然站起来。

眼睛死死盯着天幕。

昏暗的眼眸中升起光芒。

“刘询...刘病己?”

“朕的曾孙?”

突然刘彻想起了望气官所说。

“长安天牢有天子之气溢出。”

刘彻大声喊道:

“来人!来人!”

“是朕的曾孙,刘病己是朕的曾孙......”

“是...太子刘据...的孙子。”

刘彻踉踉跄跄地走下台阶。

抓住前来的太监。

“快,快去长安天牢...传话,朕要...”

刘彻突然想到了什么。

“不。带上朕的三百御林军前去。”

“一定要把刘病己带到朕的面前来。”

汉武帝吩咐完一切后。

松了一口气。

看着天幕上细数着刘询的功绩。

中兴之主!

位列华夏历史第八位帝王!

朕的子孙竟然能够超过皇爷爷文帝。

朕定要把他接到身边来。

亲自教导!

刘彻满脸暮气的脸血色上浮。

心中无比激动。

......

大汉高祖位面。

刘邦看到子孙刘询的经历。

非常兴奋。

华夏前十位帝王,现在已经有两位了。

这小子干得不错啊。

“哈哈!好样的!”

刘邦对这个后代刘询非常满意。

刘邦看到他就想起了自己在沛县的样子。

那时候虽然还没有起兵造反。

但是经常看见官吏欺压百姓。

刘询同样也生在民间,深知百姓的疾苦。

所以两人都特别重视民生。

这一点就让刘邦倍感亲近。

特别令刘邦高兴的是,大汉在刘询手上。

基本消除匈奴对我大汉朝的威胁。

让大汉政令直达西域。

文治武功皆有成绩。

刘邦心中无限宽慰。

能看到如此优秀的子孙。

怎么不高兴呢。

......

大明成祖位面。

刚刚还对隋文帝排名第八感到不爽的朱棣。

此时看到第七位的是汉宣帝刘询。

朱棣连连点头。

没错,这样的皇帝才能上此榜啊。

朱棣对刘询超过自己还是非常认同的。

哪像那个欺负孤儿寡母的杨坚。

......

大明太祖位面。

朱元璋同样对刘询充满好感。

作为真正的草根创业一代。

开局一个碗。

朱元璋做个和尚,做过乞丐。

对百姓之艰难深有体会。

所以对刘询那段年少民间生活特别认同。

......

视频继续播放着。

【第六位:汉光武帝刘秀。】

【军事成就:95分】

【功绩:王莽篡立新朝,天下大乱,兵起南阳。】

【昆阳一战中,用万余兵力就大破王莽四十多万大军。】

【平定河北,收复陇西、巴蜀等地割据势力。】

【展现出极高的军事素养。】

...

【后世影响:95分。】

【功绩:延续了大汉的强盛局面。】

【并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西汉国力达到新的高峰,史称“光武中兴”。】

【也是华夏历史上著名的“中兴之主”之一。】

...

【治国理政:94分。】

【功绩:励精图治,政治上提倡“柔道”治国。】

【改革官制,加强尚书台权利,整顿吏治,精简结构。】

【修生养息,实施度田,发展经济。】

【大兴儒学,推崇气节。】

...

【人才挖掘:92分。】

【功绩:启用了出身低微的邓禹,委以重任,还有吴汉、冯异等诸多将领。】

【但给后世留下了六大家族,为后世埋下祸根。】

...

【对外交流:92分。】

【依然维持着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通过册封、和亲等相对和平友好的方式。】

...

【综合评分:93.85】

天幕上弹幕飘过:

“——大魔导师,位面之子。”

“——位面之子,拒绝内耗,召唤陨石。”

“——简直就是爽文男主啊!”

“——陨石召唤者,东汉的开创者,历史的修正者,昆阳的战神,赤眉军征服者,华夏史上学历最高的帝王。”

“——大家不要玩梗,玩习惯了。实际上刘秀的个人能力,甚至是魅力值都很高,可以说有点六边形战士了,堪称全才。”

“——千古一帝的守门员。”

“——”

......

西汉末年。

战败的王莽看到天幕上的刘秀。

脸色铁青。

心里那个郁闷啊。

想当初自己带着四十万的大军。

朝着昆阳杀去。

出发前还感觉胜券在握。

就刘秀带的那点人马,还不够自己塞牙缝。

简直轻松拿捏刘秀。

可谁能想到。

这仗还没开始打呢。

天上就突然噼里啪啦的往下掉火石。

王莽看到后世说那玩意叫‘陨石’。

说刘秀还能召唤天上陨石。

是什么‘位面之子’‘魔导师’

顿时心里拔凉拔凉的。

王莽大喊:“不妙啊!”

“这是天要亡我,天要亡篡汉之人啊!。”

“看来天都不让大汉亡了啊!”

王莽想到这里,觉得自己再挣扎下去干嘛呢。

直接投了吧。

......

大唐高祖位面。

刘邦看着子孙刘秀成功复兴大汉。

而且位列华夏历史帝王第六位。

心中大为高兴。

真给我老刘家争气啊。

前十位帝王,我大汉可已经占了三个了。

“我大汉就是华夏历朝历代的最强王朝“。”

“大汉的皇帝也是华夏最好的皇帝。”

刘邦大赞道。

但同时刘邦心中开始有点担忧了。

还剩下五个帝位啊。

我前面大一统的王朝皇帝是始皇帝。

“凭借始皇帝的功绩,恐怕还要占掉一个位置。”

“也就是说还有五个位置。”

“难保后世子孙没有出色的皇帝。”

“我这还能上吗?”

刘邦转念又一想。

“我大汉如此强大,已经有三位帝王上榜。”

“而我可是大汉开国君主,他们能上,我怎么不能上呢?”

刘邦心里还是在犯着嘀咕。

......

其他位面。

志在此榜的皇帝也开始犯嘀咕。

毕竟现在只剩下五位了啊。

有些皇帝甚至看到一上来第十位就是汉文帝。

就直接放弃了。

所以后面的五位到底是谁呢?

所有古人也开始期待起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