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首诗让大唐激情四射!

换源:

  视频上的音乐逐渐变成了遥远而悠长的玉笛声。

伴随着音乐缓缓展开的,是白居易的第一首代表作。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立时惊呆了!靠!怎么会选择这首诗?

元稹脸色一变,冷笑了一声!然后掷杯拂袖而去!

两个好基友重逢,却因为一个视频就这么闹僵了!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这诗TM里面另有J情啊!

当年,在大唐的诗坛上,有两对出了名的好J友。

一对是刘禹锡和柳宗元,二人合称刘柳。

还有一对,是白居易和元稹,二人合称元白。

然而,这个刘禹锡放浪不羁,四处招摇,终于引起了白居易的仰慕。

有一次,在一个酒局上,白居易偷偷给刘禹锡塞了一卷诗稿,第一页就是这首诗。

这首诗的名字内涵很深,叫做《草》。

刘禹锡一看这诗写得非常好,足以看出写诗之人对自己的敬重和仰慕,否则怎么可能将这么好的诗稿给自己评赏?

刘禹锡结合白居易的做法,还有这首诗的名字,他当场就写了一首诗回赠给白居易。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瞧瞧,这两人这多默契,你来我往眉来眼去。

一个是枯草,一个是病树。

但是一旦见到了对方,枯草复荣,病树叶长了精神……

这不就是说,两个人互相是对方的兴奋剂么……

这两人很快就腻在了一起。

更巧的是,这俩人后来一个成了杭州知府,另一个成了苏州知府。

啧啧,天上人间,就是他俩的乐园了!

元稹作为白居易的另一个好基友,对这两人以诗传情的手法十分生气。

不过后来小白诚恳向他表示:他两人就是普通朋友,绝无私情!

然而,元稹可不是那么好骗的,他对小白的道歉不予理睬。

为了挽回元稹的心,小白搞了一个非常牛叉的举动:和刘禹锡之间再加入一个好J友,形成三人组。

这个后加入的小伙,叫做韦应物。

韦应物,又称韦苏州,因为他也干过苏州刺史。

小白、刘禹锡、韦应物这三个人,被当时人称作“三杰”!

小白立即去向元稹说:“看吧,小元元,我们三个就是一起斗个地主,没啥私情,你别多想……”

元稹冷冷地说:“好啊,改天把他俩叫来,咱们四个人搓一把麻将!”

小白欣然应允。

几天后,四人聚齐。

刘禹锡:“我叫刘禹锡,当过苏州刺史!”

韦应物:“我叫韦应物,当过苏州刺史!”

白居易:“我叫白居易,干过苏州刺史!”

白居易说完,三人表情诡异地偷偷一笑。

元稹一把掀翻了麻将桌:“给劳资滚!”

话说,因为刘禹锡和小白的友情,元稹很生气;而另外一个人也很绝望!

这个人就是柳宗元。

刘禹锡跟白居易混到一起之后,柳宗元黯然神伤,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甚至写下了号称从古到今最为孤独寂寞的诗: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我的爱情鸟,早已飞走鸟……

看到柳宗元如此寂寞,另一位暖男渐渐地走入了他的生活。

“宗元啊,你看白居易把你心爱的刘郎都抢走了,要不你跟我一起,咱们跟这些负心郎好好斗一斗?”

此时的韩愈是吏部侍郎,掌握人事大权,柳宗元与他联合,那实力自然不可小觑。

当时,白居易等人在诗歌圈子里混得风生水起,后来几个人干脆搞起了风风火火的“新乐府运动”,这完全是把他们自己当成了诗坛领袖了!

韩愈和柳宗元不甘示弱,于是在文章方面发力,搞起了声势更为浩大的“古文运动”。

当然,以韩愈在当时的实力,自然不会只有一个好基友。贾岛、孟郊都是他的生死之交。

于是,由一首《草》引发的大唐基情四射的文学圈子内斗,就此爆发了!

一个是新乐府运动,一个是古文运动。双方都是文坛大咖扎堆、战力爆表的存在。

很显然,双方都想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坛霸主,成为一呼百应的文坛领袖!

双方势均力敌,各自为战,到处忽悠吸收新人加入。

最终,元稹还是被白居易拉入了自己的阵营,跟着他一起搞新乐府运动。

但是,白居易与刘禹锡之间的那些往事,依旧是元稹内心的一根刺。

两人难得重逢一次,却不料被零界苍穹的一个视频给整得不欢而散!

祝桐也没想到,他一个视频,竟然掀出了一个JI情四射的大唐!

元稹一怒之下,想骂祝桐,但又没办法,最后想了一招:打赏!

“叮咚!唐代诗人元稹打赏作者开元通宝748文!”

“叮咚!唐代诗人刘禹锡打赏作者开元通宝748文!”

“叮咚!唐代诗人白居易打赏作者开元通宝748文!”

“叮咚!唐代诗人柳宗元打赏作者开元通宝748文!”

“叮咚!唐代诗人韦应物打赏作者开元通宝748文!”

……

看着满屏幕的748数字,祝桐愣住了。

748,这分明是骂我“去死吧”?

我到底做错了啥?不就是选了一首《草》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