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皇帝们的畅想,这不该的事(求收藏求鲜花)

换源:

  与此同时,

大汉皇朝内,

当刘邦看到光幕上的说法时,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笑得坦荡,整个大殿所有官员都能听见,仿佛这一刻坐在椅子上的不是帝王,还是当年泗水郡的亭长。

刘邦一拍大腿忍不住道,

“哼哼!当年焚书坑儒的时候我还只是个小小的亭长,那时候我就知道要出事。”

“这天下读书人那么多,他嬴政说烧就烧,这可比得罪了六国权贵严重多了!”

作为大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不喜欢读书,也看不上那些读书的,可是对于这群读书人却不敢招惹。

这帮家伙在打天下的时候没什么作用,可是刘邦做了皇帝之后还是第一时间招揽,不敢丝毫怠慢。

这么多年下来,就算再愚笨的人也能看明白,读书人的嘴,那可是真的杀人不见血。

要不是当年的大秦帝国依靠强横的武力震慑众人,始皇帝还不知道会被人讽刺成什么样。

至于后来的焚书坑儒,那就更不用说了。

那意味着从此以后天下人只能有一种想法,只能有一个声音,这不是别的,正是忠于大秦。

只是祖龙千算万算没算到,正是这个举动让他彻底与诸子百家决裂,而这帮子弟后来也投身六国军队,成为压垮大秦帝国的又一根稻草。

其实这些学派都发展了千百年,也造不成多大的影响,只是祖龙的大秦容不下他们而已。

当然,祖龙的性格就是这样,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后来他老人家觉得只是烧了书还不够,甚至是远远不够,还要把书的传播媒介(人)一起干掉才行。

虽然大秦官方给出的说法是祖龙坑杀的不是读书人,更不是儒生,而是喜欢卖弄的术士。

这帮家伙整天忽悠祖龙炼丹,但是炼出来的东西根本不能吃,

有时候一粒仙丹下去,祖龙忍不住要腹泻好几天。

祖龙一怒之下才决定要好好清理这群术士。

尽管各种说法纷纷不断,但是当时的百姓可不信,毕竟几何大秦帝国之前的种种行为来看,焚书坑儒对祖龙来说还真不是什么事。

下一刻,听到祖龙的话后,大汉朝的大臣们也纷纷点头。

陈平叹息一声道,

“其实得罪六国后裔也没什么,这帮人根本起不了风浪,更别说威胁大秦了。”

“当年始皇帝做得最错的一件事,自然是焚尽百书只留秦法,这可把天下读书人全得罪了。”

“任何一个皇帝,但凡要得罪了这群人可都没好下场,所以后来说什么都不重要了。”

作为距离祖龙最近的朝代,陈平等人自然是最了解当年的情况的。

可如今随着天幕出现,字句间又提出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如果祖龙当年没有焚书坑儒会怎样?

片刻之后,谋士张良笑了笑道,

“虽然臣知道嬴政肯定会干出这种事,但大秦当年若是能保留败家的话,绝不至于最后一败糊涂。”

“把六国的百姓当秦国的百姓,这才是当年大秦犯的最大的错误。”

“若是好好对待败家的话,大秦绝不至于二世而亡。”

...................

新朝纪元内。

当皇帝王莽看到眼前掠过的新题目时,整个人都不由得瞪大了眼,一时间颇为好奇。

还别说,尽管王莽以想象力闻名,但是这件事他还真没想过。

对于这件事史书上只寥寥记载了几个字,但是这件事对后世的影响可是极其深远的。

焚尽败家,只留秦法,这相当于是对天下百姓又一次精神摧残。

因为照当年的情况来看的话,这天下除了大秦百姓已经习惯了之外,其余六国百姓就没有喜欢秦法的。

这件事说起来也不复杂,因为秦法实在太过严苛,用今天的话说是到了变态的地步。

别以为所谓的秦法是什么法律法规之类的,其实根本不是。

与其说大秦帝国的秦法是一部法律,倒不如说它是一部涵盖各个方面的“百姓生活指导全书”。

书中不但列举各种犯罪和对应的处罚,更多的还是对大秦百姓的种种指导。

比如什么时候该播种,怎么播种,洒水及除草等等,甚至连如何指导公牛配种也在其中。

当然了,这些生活指导本身也没什么,关键是与生活指导配套的惩罚。

如果春耕没有种好地,那可是要挨鞭子的。

如果该加班的时候人没有来,那可是要做苦役的。

最离谱的还是牛的事,如果每年秋天没有新的小牛犊出生的话,那作为主人也要一起受罚的。

凡此种种,秦法条例之细,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对于早就习惯了散漫的六国贵族和百姓们来说,这哪里是什么秦法,这根本就是折磨。

也正因为如此,后来听到有人要造反,其余六国人根本不带考虑的,直接就带着兵马和粮草加入。

这就是当年大秦的秦法留给人的印象。

相比之下,其余百家的学说就要温和不少了。

一念至此,这位新朝皇帝也忍不住叹息一声道,

“哎,真是没想到啊,原来这件事对后世有这么大的影响。”

“朕倒是觉得,若是没有当年的焚书坑儒的话,那大秦定然是百家争鸣,那将又是一个春秋盛世。”

“要知道,春秋盛世可是持续了三四百年,期间可从来没听过百姓造反呢。”

王莽一心崇尚王道,最推崇圣人之治,远古已经不可考,但是春秋早期的时代无疑是让人向往的。

国君做国君该做的事,天子干天子该做的事,百姓做百姓该做的事,各司其职,万物有序。

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都变得不守规矩了,整个天下混战在一起,这一打就是好几百年。

等到后人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几百年的时间已经过去。

至于所谓的百家争鸣,后人们也只能根据史书中留下的那几个字自己想象了。

“若是诸子百家还在的话,朕一定会好好对待他们,准许他们设立学馆,讲经治学,”

“有了诸子百家的帮忙,朕的新朝定然会更加强盛!”

.......................

下一刻,

东汉皇朝内,

当皇帝刘秀看到这次出现在光幕上的话题后,一时间也淡淡一笑,觉得再合适不过。

虽然朱标之死对大明朝后期的影响极大,甚至直接改变了整个大明朝的走向,

但是相比之下,祖龙当年的大手笔焚书坑儒显然影响更大。

此举不管影响了大秦帝国的国运,更是影响后世千年!

即便是到了刘秀所在的时代,这种影响也反映在方方面面。

见状,这位中兴之主忍不住笑了笑,一脸好奇地问道,

“若是这么说的话朕倒是好奇,若是没有当年的焚书坑儒,这天下又会是一番什么模样?”

“想必大秦帝国能持续三四百年,期间也会出现一个接一个的盛世,想必也不会有后来的大汉,甚至连朕也没有吧。”

“不管怎么说,这百家争鸣始终是好事一件...........”

闻言,谋士邓禹也忍不住点点头道,

“始皇帝一生雄才伟略,这自然没得说的,”

“可要说他老人家一生中做的最大的错事,或许就是焚书坑儒了吧。”

“百家尽毁,这何止是大秦的损失,更是天下人的损失,后人要想再见百家争鸣,那根本不可能。”

邓禹一番话下来,刘秀听了也连连点头。

当年一统六国的过程中大秦确实造了不少孽,但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得是这个。

以至于到了如今,就算刘秀想恢复百家,也不知道该从何做起了。

ps:祝大佬们新春愉快!!!新的一年里阖家团圆,幸福安康,越来越好,越来越帅。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