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朱标!多好的太子啊!!”
平行时空,大秦帝国内,
当祖龙看完朱标的生平和,整个人也感慨不已。
用祖龙的标准来看,朱标几乎是最完美的太子,用来当帝国的继承人再合适不过。
眼见祖龙这么说,大臣们瞬间也慌了,蒙毅上前一步道,
“陛下,这朱标虽然不错,但是我大秦的扶苏公子同样仁德啊!”
“而且公子对人对事,比起那个朱标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蒙氏兄弟从来跟扶苏交好,双方算得上志同道合,这在大秦也不算什么秘密。
只要祖龙一死,扶苏继位之后,几乎确定要重用蒙氏兄弟。
眼见祖龙对朱标一顿大夸特夸,连赵高都有些受不了,蒙毅赶紧上前进言。
果然,蒙毅这么一说,朝堂上大臣们也纷纷点头,同意者不在少数。
“是啊,扶苏公子同样仁德,不对,其实公子比那个叫朱标的好多了。”
“我大秦历来以法家治国,君臣上下从来以法为师,什么仁德不仁德的,根本不存在。”
“我等可以肯定,一旦扶苏公子做了太子,论仁德贤明,丝毫也不会比那个朱标差啊!”
“这倒是,论品格,论才干,论声望,我们的扶苏公子丝毫不差!”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觉得,其实扶苏公子跟那个朱标很像啊,很多地方都很相似!”
“真是可惜,这个叫朱标的这么好的人,结果就死了,难怪老皇帝要杀人了。”
“好太子跟好皇帝一样难得,但是好太子有善终的可真不多,古来如此。”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陛下都快五十岁的人了,到现在也不肯立太子,这叫我等如何安心?”
“反正不管怎么说,在我大秦有资格接过权柄的除了公子扶苏,其他也没谁了吧?”
“嘘!你们可都小点声,陛下可还要再活千万年的人,现在立太子还是太早了些,此事以后再说!”
大臣们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虽然朱标不错,但是公子扶苏也不错,其他公子个个也争气啊!
.................
听到朝堂上大臣们议论纷纷,此时祖龙也忍不住笑了。
他看着眼前的臣子们,先是叹息一声,随即缓缓说道,
“诸位爱卿,你们都错了。”
“扶苏是朕的长子,这天下最了解他的人,莫过于朕。”
果然,祖龙一番话下来,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祖龙的威望在大秦自然没什么好说的,只要他一开口,所有人都只能俯首听着。
最关键的是,这一次说的是扶苏,祖龙作为父亲,自然是最有发言权的。
“虽然他看起来跟朱标有些相似,实则二者完全不同。”
“朕虽然了解朱标不多,但大概也能猜出,此人可不是一味推行仁政,他的治国理念应该是儒法并重才是。”
“否则的话,那大明一朝死了那么多人,这当太子的应该全力阻拦才是,但实际上他只救下了一部分,另一部分他并未做什么,这足以说明这位朱标太子还是赞同处决部分官员的。”
“儒法并重,这才是一个帝王该有的样子。”
说完朱标后,祖龙再次叹息一声,
他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们,尤其是被天下人推崇的长子扶苏,一时间心中复杂。
虽然扶苏名望很高,但和朱标根本就不是一个类型。
“但是跟朱标相比,扶苏就不一样了,他时常对朕说,要以仁代暴。”
“可是想必诸位也清楚,眼下大秦建国不久,六国余孽蠢蠢欲动,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哪有推行仁政的机会?”
“朕这长子比起朱标,终究还是稍逊一筹。”
祖龙也不是什么护短的人,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主打的一个真实。
一味的仁慈不但对眼下的大秦没用,反而会助涨六国余孽们的气焰。
也正因为如此,自从上一次扶苏因为焚书坑儒顶撞自己后,祖龙毫不犹疑就让他去了北境。
或许只有在最艰苦的环境下历练一番,这位不成熟的公子才知道世界的残忍。
而战争则是磨炼一个人最好的方式。
祖龙说完后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下来,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片刻之后,祖龙叹息一声道,
“希望他到了北境历练一番后,会明白朕的苦心。”
.................
与此同时,
大汉皇朝内,
当刘邦看完第一个终极幻想后,不由得也叹息一声。
朱标做了皇帝之后会做什么他不知道,但从光幕中的描述来看,他确实是个不错的太子。
既有人品又有才干,朝廷里文臣武将就没有不服的,在兄弟姐们中也威望极高,最关键的是人家还是嫡长子。
这样的人不当太子,那谁能当太子?
可以说在朱标身上,刘邦几乎看到了一个人可以成为太子的所有条件。
但是话锋一转,刘邦感慨道,
“这多好的人啊!怎么就死了呢!!”
“如果此人能顺利继位的话,那大明朝定然还能更进一步!”
虽然刘邦也不太清楚大明朝是后世哪个朝代,但是王朝更替这种事对他来说实在没什么好感慨的。
当年圣人们建立的商周也只不过挺了三百多年,其他皇朝更是没戏。
虽然名义上大周享国790年,但从春秋开始基本上就名存实亡了。
更多的时候诸侯们只是把周天子当个吉祥物挂着,没事拿来掩饰一番。
等到真正进入战国的时候,周天子连做吉祥物的资格都没有了,秦武王直接攻入王城,轻松灭了周王室。
所以不管是大明还是大周,都不稀奇。
想到这里刘邦不由得轻抚胡须道,
“也不知道朱标之死对大明有什么影响?”
“又或者说,按照天幕的说法,他还活着的话,又会缔造出一个怎样的盛世来?”
对于这些问题,刘邦想了很久,心里充满了好奇。
刘邦说完后,大臣萧何也感慨一声,颇为惋惜道,
“照这么看的话,这朱标倒是个治国明君!”
“老臣倒是很想看看他能将大明治理到什么程度?”
ps:求收藏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祝大佬们春节愉快!假期快乐!!!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