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交出相印

换源:

  徐霞随即想了想,又补充道:“其实不止一个月时间,南洋人多未开化,但对那作物极为看重,若要夺取,不可取。”

“而南洋也有国,若能相互洽谈购买,可事半功倍!”

南洋不比内地,情况复杂,单单一个岛上就有十几个部落,相互攻伐抢占资源。

但对外时,又能团结一致。

武曌想了想道:“皇爷爷,不管如何,就算花出万金,都要将那作物引回国内!”

不仅要引,还需要大量种植。

大夏朝内忧严重,外患同样不容小觑。

外有六国,之外还有蛮夷,大夏身处最中心,必然是全天下问鼎之地。

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生产力,才能应对其他国家潜在的威胁!

“臣领命!”

铖王脸上再度显露神采,好似年轻时戎马战场时的意气风发。

这次下南洋,对他是挑战,但对整个大夏朝,都是一个翻身的契机。

不能有丝毫马虎!

随即看向李祯卿。

心中再度感叹不断。

若没有李祯卿,大夏朝如何能知晓这等作物?

“臣请……”

他本想替李祯卿请命,却被李祯卿打断。

“铖王爷……”

“此去南洋,若没有向导可是极为危险的。”

李祯卿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块儿玉佩。

武曌一愣。

怎么又是那假玉佩?

他到底有多少个假玉佩?

“这是……”

铖王愣愣接过玉佩不解其意。

徐霞道:“此前世子爷与在下相谈甚欢,再得知这一作物后,便亲自资助在下的弟子,先行前往南洋探查此种作物,一旦有机会得到,必定立马上报。”

“现在看来,完全不需要上报,铖王爷只需要拿到这一玉佩,在南洋的滩口,找到一个名为江淮的二十岁男子,再将玉佩交给他,他便能带铖王爷拿到那种作物!”

徐霞说完后,心中仍然不定。

早先得知镇国公世子李祯卿,就是一个纨绔至死的渣滓,没想到当日竟相谈甚欢,恍然发觉,此人不仅见识广泛,更有常人没有的眼界。

而且总给人一种……身处俗世,却神游天外的感觉!

这种人,在当下社会中已然十分难得。

因此,便帮了这位世子爷一把,大肆传播土豆的言论,等待的,就是这个面见圣上的机会!

“这……真是李祯卿的规划?”

铖王更难以接受。

没想到李祯卿,竟然目光如此长远,竟想到了先行一步!

若没有今日之事,那一个月后,土豆横空出世,又是一番别样的场景!

武曌也不敢相信。

就看着李祯卿站在原地,意气风发。

好似一瞬间恍惚了。

眼前之人,真是当年那个夜宿花魁的纨绔子?

有如此手段及眼界,简直老辣到了极点!

忽然。

武曌似乎想明白了,面色微微一怔。

难不成……

他一直都在藏拙?

等的就是一鸣惊人的契机!

就在此时。

靖北候陈义北高声道:“那土豆是真的又如何?李祯卿假传圣旨,私下授意,售卖恩田,那就是欺君罪,镇国公府就是谋逆!”

“陛下万万不能因为这小小的作物,就放过李祯卿!”

话音刚落。

“北侯慎言!”

姜隐山侧身低声提醒,他面色有些不好看,更是全殿上下,脸拉的最长之人。

但本想着紧咬住售卖恩田一事,但没想到,土豆是真的,而且女帝极为欣赏。

正好,这土豆还能解决当下大夏朝,最艰难的问题。

对于女帝,那售卖恩田一事,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能不出三天,都能烟消云散。

现在发难,绝对讨不到半点好处!

只能等风头下去,再谈土地兼并问题,才能再将矛盾拉起。

钟离墨等人都不自觉地与陈义北拉开了距离,更与姜隐山拉开了距离。

他们是想活下去。

怎么活不是活?

若是引进了那土豆,而且依照恩田,同样能挣得盆满钵满。

当下千万不能再得罪李祯卿。

随即。

钟离墨、林炳及慕容庆相视一眼后,下定决心,等出了皇城后,必定要与去镇国公府,找李祯卿赔罪。

否则日后李祯卿暗箱操作,让他们种不了土豆,那可真的赔到只能卖田!

听到陈义北的发言,武曌沉吟片刻道:“恩田一事,等过后再议,尔等先行退下。”

她其实有一点想不明白。

李祯卿既然发现了土豆,那为何又要怂恿三公七侯售卖恩田?

留着恩田种土豆,岂不是更能大赚一笔?

这前后矛盾。

得再行探查,或是询问李祯卿。

“是……”

一公三侯退下,姜隐山随即也要退下,却被武曌叫停。

“姜丞相留步……”

姜隐山猛地停住脚步,愣愣转头。

视线所及,都让他心脏一滞。

李祯卿侧眸而视,铖王武欣冷眼相看,唯独林清玄仍然是笑脸,但细品之下,却是嘲笑。

更骇人的是御案之上的女帝武曌。

武曌并未站起身,但浑身上下皇气与龙气相互缠绕,在凤眸之间,极为清晰,还未说话,便压迫感十足。

“陛……陛下。”

饶是如此,姜隐山还是挺直了身子,越是这种情况下,越不能慌张。

今日虽然没有赢,但也没有输,等明日朝堂之上,让其他朝臣进言,效果说不定会更好。

武曌摆了摆袖子,言语平淡道:“昨日姜丞相因诽谤降了一级,现在是挂职丞相之位,而今日又出了这等事情……”

话说一半。

武曌抬眼看着姜隐山,言语依旧平淡,“姜丞相最近也许是太忙了,一时间难免失察,不如先将相印上交,修养一段时间后,再出任丞相之位。”

“如何?”

铖王闻言嘴角微微勾起。

说是如何,其实就是通知。

姜隐山的存在,一直都是阻碍,正好可以乘着这个机会拔除。

李祯卿微微挑眉。

今天倒是意外收获。

女帝要罢免姜隐山,对自己的确是清除了隐患。

但……

有那么容易的话,姜隐山又怎会独步朝堂那么久?

姜隐山此时无法忍耐,当即反驳道:“陛下,今日之事,李祯卿的确是低买高卖,就算得了万民书,那他也是赚取非法之财。”

“更何况……假传圣旨,售卖恩田一事……还没有尘埃落地,陛下何故降罪于臣?”

话说完。

姜隐山再度抬头补充道:“若是陛下执意罢免臣,那还请一同将镇国公府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