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你求死朕便成全你

换源:

  “世力那小子怎地脚程那么慢?”

催不动张洞庭,黄公公只能不停往宫门方向看去,寄希望黄世力快点出现,不然让皇上等急了,张洞庭最多被训斥一顿,他可就落不着好了。

“急什么,这不就来了吗?”

黄世力抱着四方大小不一的盒子,又要护着别摔落在地又要赶路,跑了满头大汗。

“怎地浪费那么多时间?”

不能向张洞庭发火,黄公公把怒气都发泄在黄世力身上。

“对不起干爹,是孩儿不中用。”

“你对不起咱家有什么用,你对不起的是皇上,要是皇上龙颜大怒看你有几颗脑袋够砍的?”

“好了好了黄公公,此事因我而起,你要怪罪就怪我好了。”

黄公公闻言一噎,如今张洞庭是皇上面前红人,他哪敢怪罪?

“是老奴急切一时失言,说来还请世子不要怪罪。”

“都是老熟人了,咱们谁也别客套了。”

张洞庭拿过最上方的小木盒,搭着宽大的袍袖塞到黄公公手中。

“最近鼓捣的一些小玩意,不值几个钱,公公无聊的时候可以打发时间。”

“哎哟又让世子您破费了,老奴真是罪该万死。”

嘴上客套着,黄公公脸上褶子都笑出来了,世子出手必是大手笔,别看盒子小小的,越小的物件越精致,绝对价值不菲。

“本世子这个人就喜欢广交天下朋友,黄公公为人公明仗义,我就喜欢和你这样的人处。”

“世子抬爱,老奴哪敢担您称赞,只是在宫里伺候主子们有了些许经验,不过小道尔不值一提,不像世子才高八斗,智勇无双。”

“诶,黄公公莫要自谦,你绝对受得起。”

边往御书房走去,两人边商业互吹,把黄公公夸的有些飘飘然,谁不喜欢听漂亮话呢,即便他是太监也喜欢,且这些话还是从定国王的嫡孙口中说出的。

“皇上,张世子来了。”

“哼,他还知道来,朕都喝了两盏茶了。”

饶是有些生气,梁安还是让人给张洞庭搬了张椅子坐下。

“皇上息怒,洞庭来的晚是有原因的。”

“朕倒是听听你有什么原因敢怠慢朕。”

黄公公得了示意,从黄世力怀里把大小盒子抱过去,张洞庭拿过一宽一长木盒打开。

“皇上请看,这是我特意命人连夜赶工,为您一人专门定做的一套七彩琉璃盏,每个茶盏颜色不一,看心情选哪个来品茶。”

“白日里光线亮颜色不显,到了晚上看那叫一个赏心悦目,还有这对祥云琉璃镇纸,光上面的祥云就刻了小半个月呢。”

鲜明通透的琉璃顿时勾起梁安的好奇心,他拿起蓝色琉璃茶盏把玩。

“朕观此琉璃成色比那些海外夷族做的还精良,你是如何做到的?”

“嘿嘿,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哈哈哈,好一句只怕有心人,那各道灾情一事想来你是有十成把握了?”

“事是人办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等各州郡官员来了到时候保管治理的妥妥的,皇上你再来看看这个。”

“那又是何物?”

眼见梁安好奇心升起,张洞庭微微一笑按下木盒机关,顿时华光璀璨铺满龙案。

“这……”

梁安眼眶微瞪,抱着盒子的黄公公低眉一看也是不断咂舌。

如果说刚才的七彩琉璃茶和祥云琉璃震镇纸让梁安大感惊奇,那么看到七彩琉璃菩萨像后他只剩下了惊艳。

“此物乃是七彩琉璃菩萨像,融入了七种颜色,从每个方向看到的颜色都不相同,当然到了晚上烛光一照颜色更甚。”

“如此精粹的琉璃,还有一尺高度,称之为国宝也不为过。”

“皇上要是想整个琉璃佛像当国宝,给我时间造个十尺二十尺的也不在话下,不过皇上重点不是这个。”

张洞庭的话令梁安微怔回神,莫非这些只是开胃菜,还有重宝在后面?

“别卖关子,重点是什么?”

“琉璃盏和镇纸是独一无二不假,就是这七彩琉璃佛像,嘿嘿昨天拍卖我拍出去一个。”

梁安横他一眼,敢情自己手里的不是头一份呗?

“虽然这尊七彩琉璃佛像不是第一尊,也不是独一无二的,但它却为各道赈灾出了大力。”

“哦?说来听听。”

“拍卖的事皇上你知道,但拍卖过程你没去肯定没看到,好家伙那有钱人超乎想象,单是七彩琉璃佛像拍卖就有个大冤种花四十万金拍下。”

张洞庭伸出四根手指到梁安面前,兴致勃勃的继续说着。

“再加上三彩和琉璃佛像,还有香水的拍卖,去除佣金和杂七杂八的费用净赚百万,百万金啊皇上,你知道那是多少钱吗?”

“有了这百万金,不说拨给各道赈灾,就算是给大梁百姓发下去,每人手里也能得两百文左右。”

看着张洞庭孩童似的模样感慨,梁安心下好笑,密谍司的人自然已将拍卖过程告知于他,不过此刻张洞庭脸上的神情也让他觉得好笑。

到底是个孩子,第一次经手这么多钱便大吃一惊,但是很快他便发现张洞庭的表情不对了。

“皇上,洞庭有几句大不敬的话不得不说,如触动龙颜还请皇上别罚我。”

马上要说不爱听的话还讨价还价,便是太子到了梁安面前都不敢这般放浪,不过此时梁安心情大好,便准了张洞庭畅所欲言。

“皇上!”

张洞庭深深一拜,面色严肃起来。

“请皇上重视经济,革新废旧,不然大梁必步前朝后尘!”

“放肆!”

梁安勃然大怒,龙威震的满殿宫女太监匍匐跪下不敢抬头,而张洞庭缓缓起身与他对视,不卑不亢。

“皇上说我放肆,那今日我便放肆一回!”

“给朕住口!”

张洞庭洒然一下,公然违抗命令。

“自前朝起各地灾情不断,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民生怨道,这也是前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便是离哀帝日夜笙歌,为自己享乐不顾天下黎民百姓死活,上位者横征暴敛,底下人搜刮民脂民膏,让内里已经腐朽的离朝加速衰落。”

“前朝昏庸无能,各地起义如雨后春笋,更有离朝宗室子打着勤王名义挥师夺位,先皇不愿见百姓苦遂举兵起事,以大毅力立不世之功绩,铸大梁之根基,然前朝留下的沉苛积弊已深。”

梁安上位六年,早已养成喜形不于色,然而此刻却是黑着脸,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征兆。

直面皇帝的威压,张洞庭有些不小压力,但今天这番话他必须说,若不然大梁危矣,他还怎么当个混吃混喝的富家翁?

深吸一口气,张洞庭顶着莫大威压继续说下去,殿内其他人却是吓的瑟瑟发抖。

在宫中当差最基本的保命规则便是不该听的别听,不然很有可能因为听到不该听的就被拉出去掉脑袋。

黄公公此刻吓的六神无主,冷汗一直往外冒。

天杀的啊,世子今儿抽什么疯,在无极殿还没疯够吗?

“百万金很多,可百万金能治理几个岭南道?各道灾情是不如岭南道严峻,可加起来早已超过岭南道的严重性,而一个岭南道赈灾便花去了一百一十五万金。”

“皇上,一百一十五万金是什么概念,便是摞起来也足够从御书房铺到无极殿!可这些只能勉强让岭南道百姓恢复以往生息,甚至不能补偿他们农田里损失的庄稼。”

“自皇上继位,国库一直空虚,甚至要向民间借贷,入不敷出的状态根本原因在于老百姓赚的钱越来越多,物价也持续增长导致钱却越来越不值钱,长期以往下去大梁安能长久?”

张洞庭说罢望着梁安,此时梁安脸色已黑如锅炭。

他是皇帝,他是天子,谁到了他面前不是龙屁拍的响,谁不是说天下海清河晏?

梁安知晓有些话不尽真实,但也不至于到了大梁要完蛋的地步,然而现在竟有一人说到他脸上,说大梁快完了,安能不怒?

“张洞庭!”

任谁都能听出梁安话里的杀气,他冷漠的看着张洞庭。

“你当真不怕死?”

“怕。”

张洞庭点了下头,蓦地自嘲一笑。

“我特怕死,能好好地活着,为什么非得找死呢?”

“那你还敢在朕面前说如此大不敬之言,不是找死是什么?”

“如果要用死亡换取说真话的机会,那我……便死一死吧!”

梁安冷峻的目光逼视着张洞庭,似要从他的表情看出哪怕一丝的怯弱。

张洞庭站姿挺拔,脸上一片坦然。

“好好好!既然你有赴死的觉悟,朕便成全你!”

“来人!”

门外禁卫军立刻进来,将张洞庭团团围住。

黄公公头埋的更低了,虽然张洞庭刚送了他一份不菲的礼物,可和自己小命比,黄白之物便不值一提了。

整个过程梁安一错不错的望着张洞庭,让他失望了,后者脸上没有出现任何慌乱。

“定国王真是生了个好孙子,京都人人说你纨绔不堪,今日看来竟都是虚言。”

“你既求死,那朕便……”

梁安举起手,待他手落下时禁卫军会立刻拿下张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