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周平直播带货很成功,不过还有很多的后续工作要接着做。
一方面他要组织采摘和制茶,另外一方面还要让人发货。这些以后会有专业人士负责,但目前他肯定要盯紧。
下一步就要整合苏山村几千亩的茶叶,一方面是把周平旗下的苏山茶茶叶有限公司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是要带来当地村民发展经济。
凌晨三点的茶厂灯火通明,周平站在刚搭建的临时分拣车间里,手指划过堆积如山的快递箱。
全自动封装机吞吐着青瓷茶罐,机械臂在防伪芯片上烙下独一无二的数字编码。
周总,首批订单已经完成分装。新招的工厂主管向周平汇报到。
顺丰调来了五辆冷链专车,预计四十八小时内所有一半以上的客户都能收到我们的茶叶。
“好的,辛苦了。告诉大家一定要仔细分装,别把大家的东西搞错搞乱了。”
“明白,我们会盯紧的。”
周平的茶厂现在已经在当地招录了二十名工人,他接下来肯定是整合苏山村的茶叶资源。不然就412颗百年老茶树的话是用不到二十个工人的,毕竟茶树的看护和采摘还有原有的67户茶农负责,周平还会定时派人巡查。
而且现在他们刚刚给这些茶树进行了编号,下一步还要在这412颗百年茶树周边安装摄像头,进一步管控这些宝贝。
在这段时间整合百年茶树,然后建公司带货的时间里,每日捡漏APP依然每天提供一条捡漏信息。
其中价值比较高的信息是三块一斤重的大黄鱼,价值大概在120万左右。
一个有些残缺的明朝官窑器,因为有些残缺,价值在十五万左右。
一个青铜鼎,是春秋晚期的青铜器,器重在36公斤上下,图文装饰精美,是春秋晚期楚国的青铜器,应该够得上一级文物了。这样的东西哪怕价值惊人,但不能买卖,周平准备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捐给当地的博物馆。
晨雾未散时,周平已带着团队走访了七户茶农。
他在老樟树下铺开规划图,青苔斑驳的石桌旁围坐着眉头紧锁的村民。
每户茶园都会接入溯源系统,鲜叶收购价上浮20%,但必须按我们的标准养护。他指尖点在茶农老李承包的三十亩茶山上。
老李,你以后好好种茶,相信是有出路的。您家后山的茶树,我们会请专家来做品种优化。
茶盏里的雾气袅袅升起,映着众人逐渐舒展的眉梢。当第七枚红手印按在合作协议上,窗外的百年茶树正被晨曦镀上金边。
苏山村有几千亩茶园,周平决定先以点带面,先把这些规模比较大的茶园拿下来。
从种植、采摘、养护,从专业化道路,以后价格才能提升,品质才能得到保障。不然你流量再大,东西质量不好,网友们也不会买账。
三天后的捐赠仪式上,春秋青铜鼎在防弹玻璃罩内流转着幽光。周平接过博物馆馆长递来的捐赠证书时,直播镜头扫过鼎身错金银的蟠螭纹。
这是属于所有人的文化瑰宝。他转身指向大屏幕,苏山村层层叠叠的茶山航拍画面瞬间点亮,就像这些古茶树,我们只是暂时的守护者。
捐掉这么一件宝贝,而且还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当地政府也给了周平很多的隐形好处。比如说县里面的十大杰出青年,据说还有可能在明年入选省级十大杰出青年的候选之中。
黑夜里茶厂会议室灯火通明,投影幕布映出苏山云雾品牌升级方案。周平敲了敲堆在桌角的青瓷罐,每罐茶配专属数字证书,客户扫码能看到采摘老人的笑脸和古树的年轮。他特意举起贴着李阿婆手作标签的茶样。
这品质的替身他也是动了很多心思,不仅东西要好,包装也要好,毕竟他做的是品质,是档次!
三根大黄鱼他送拍了,拍卖所得他准备用来在工厂里修建一个茶文化体验馆,提升苏山茶叶的档次,到时候那个官窑就摆在茶文化体验馆里面。
凌晨时分,最后一批冷链车驶出茶厂。周平站在新落成的观光长廊,看着实时更新的物流地图上,代表订单的荧光绿点正从皖南山坳涌向全国。山脚下,新的一天重新开始,太阳从远处升起,这无疑代表着更好的明天。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