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我向这天下人讨一杯酒!

换源:

  【第九句:我向这天下人讨一杯酒!】

【张巨鹿,真正摒弃私怨、心怀天下、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一代大儒!】

雪中世界。

黄龙士的棋局已下至一半,但他的对面却空无一人。

黄龙士捻起一字,口中轻咦。

“没想到张巨鹿也在其列,不过倒也没错”

“他这一生......”

“是读书人货与帝王家的最无奈,但也是读书人问心无愧的最风流。”

【他紫髯碧眼,是离阳王朝第一重臣,位居上枢省内阁首辅,却终究不得善终,被灭九族。】

【他三十年黄门生涯,一出黄门便成龙,两年连升十一级,官至内阁首辅。】

【他门生故吏,桃李满天下,为天下寒士打开通天之路,却未曾为三个儿子谋划半分。】

【他与北凉王徐骁斗了一辈子,临死之际,却为北凉撑了一次伞,成全了那个“屠龙”的书生】

【面对这破破烂烂的天下,他为自己设了必死局】

【他大兴科举,为寒门子弟打开龙门,这些寒门子弟本就一无所有,且愿为天下百姓发声】

【掣肘帝王,更会赚得青史留名,张巨鹿必死;】

【老皇帝即将离世,太子赵传新帝登基,离阳已经受了张巨鹿二十年的雪中送炭,正值鼎盛,不再需要张巨鹿的锦上添花】

【而且老皇帝赵惇驾崩之前不得不为儿子铺路,张巨鹿必死;】

【他倡削藩、整吏治、促漕运、治盐铁,表面上看每一项都利国利民,可实际上他四面树敌,动了太多人的蛋糕】

【新帝登基,杀张巨鹿而平众怒,张巨鹿必死;】

【他为天下寒士开天门,竖起了读书人的脊梁,最后却自斩羽翼,甚至与坦坦翁分道扬镳,彻底沦为孤家寡人】

【没了门生故吏不打紧,但是没了坦坦翁,张巨鹿必死;】

【他泄露考题、科举舞弊,长子侵吞良田,地方家族与民夺利,制造冀州韩门惨案】

【张巨鹿一代文臣领袖,因门生做了科举主考,便被诬为泄露考题】

【长子侵吞良田,实则故设此局以自诬】

【冀州韩氏,为先帝授意所杀,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张巨鹿必死;】

【他私通边军,表面不断打压北凉,实则从未缺过北凉半分粮饷】

【他为保西北门户,名贬暗褒北凉,也耗尽了君臣的情分,张巨鹿必死;】

【他是天下寒门读书人的领袖,寒门子弟敬他,这样的寒门领袖,试问帝王家如何留得,张巨鹿必死;】

【太子赵传本就对张巨鹿无甚好感,结交张巨鹿幼子张边关不得】

【赵传为制衡文臣武将,定会继承先帝赵惇国策,留上枢、门下、中枢三省互相掣肘】

【阁臣可林立,但绝不允再立文臣领袖,赵传为坐稳龙椅,张巨鹿必死;】

【他远见卓著,自污以警醒后世,从而打破刑不上大夫的惯例,寒门士子何人敢不望而却步,张巨鹿必死;】

【他功高震主、自断羽翼,地方武将要他死、士族文臣要他死、君主赵惇要他死,他也甘愿赴死,九死一生,生从何来?】

【此为,张巨鹿为自己设下的“九死无生局”,试问天下何人敢如此,天下何人愿如此?】

【三句话形容张巨鹿!】

【书生意气之极!】

【书生风流之极!】

【书生才能之极!】

弹幕此刻如雨下。

“到最后我张巨鹿只是跟这天下要了一壶酒,不多吧!”

“死后纵有万古名,不如生前一杯酒!”

“张巨鹿是离阳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对的起天才人唯独对不起自己子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武官权盛,可拥兵自重,文官权盛,又当如何,又能如何呢?”

“不管天下其他读书人如何想如何做,我张庐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世事无奈人无奈,能说之时不想说,想说之时已是不能说。”

儒道世界。

方云震惊地看着天空。

像张巨鹿这等人物,来到他这片世界。

定然是才气通天,就算不能成就圣人果位,也是开宗立派的人物。

可他在雪中就这么窝囊的死了?

“这片世界愧对读书人啊!为天下鲤鱼寒士开龙门,仅此一条,当得我辈一拜!”

剑来世界。

绣虎看着天空上那位素未谋面的儒生,心中也是乍起波澜。

“这张巨鹿的经历和我何其相似?”

“唯一不同的是,在我们这里,读书人的拳头更硬!”

“世间何事,最为逆天而行,逆流而上?”

“当为平天下!”

...

天幕的画面再次变化,终于来到了最后一句话。

【第一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