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谣起惊梦间

换源:

  谣起惊梦间

雕梁画栋的宫殿,此刻却笼罩着一层令人窒息的阴霾。

柳云笙和沈墨轩并肩而行,凯旋的喜悦早已被一股寒意取代。

周围的官员和宫人,原本热情洋溢的目光,如今却充满了探究、怀疑,甚至带着一丝鄙夷。

窃窃私语声如毒蛇般在他们耳边嘶嘶作响,每一个字都像尖针般刺痛着他们的神经,那声音在宫殿的回廊间不断回荡,让他们的耳朵嗡嗡作响。

“他们真的是那样的人吗?”一个宫女低声问道,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那微弱的声音却清晰地传入他们耳中。

“谁知道呢,如今这世道,人心隔肚皮啊。”另一个宫女回应,眼神闪烁不定。

沈墨轩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紧握双拳,骨节泛白,能听到指关节被挤压发出的轻微“咔咔”声。

这些流言蜚语,比战场上的刀剑更让他感到无力。

他想要辩解,想要怒吼,却发现一切都是徒劳。

真相,在谣言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柳云笙的脸色虽然平静,但握紧的拳头却暴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她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如同巨石般压在胸口,让她几乎喘不过气,那压力仿佛要把她的肋骨都压断,胸口处传来一阵沉闷的痛感。

她不明白,为何自己和沈墨轩为了守护这片土地,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功高盖主?

“沈将军,柳姑娘,你们可知道如今朝廷里都在传些什么?”一个官员阴阳怪气地问道,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嘲讽。

沈墨轩猛地转头,目光如炬地盯着那名官员,“我知道!但这些都是无稽之谈!我沈墨轩对天发誓,从未做过任何对不起朝廷,对不起百姓的事情!”然而,他的辩解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周围的人只是冷漠地看着他,那冷漠的眼神像冰刀一样划过他的脸。

柳云笙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愤怒和委屈,能感觉到冷空气灌入喉咙的凉意。

她知道,此刻的辩解只会越描越黑。

她拉了拉沈墨轩的衣袖,那衣料粗糙的触感从指尖传来,示意他冷静下来。

“墨轩,我们走。”柳云笙的声音平静却坚定,仿佛在宣告着什么。

沈墨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最终点了点头。

他们转身离去,留下身后一片窃窃私语。

走到宫殿门口,柳云笙突然停下脚步,回头望了一眼那金碧辉煌的宫殿,阳光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晃得她眼睛微微眯起。

“墨轩,”她低声说道,“这谣言,我们必须查清楚。”

柳云笙出身书香门第,自幼便与文人墨客多有往来,如今更是名满京都的女英雄,她的才情和胆识早已深入人心。

她小时候因为是女子读书写字受到家族中一些人的反对,但她凭借自己的坚持和聪慧赢得了认可,这也使得她在面对朝廷中的谣言时更加坚定地要找出真相。

她提笔写下几封书信,信笺上娟秀的字迹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这些信笺被分别送往城中几处不起眼的宅院,那里住着的是她多年来结交的文人雅士,他们虽不居庙堂之高,却耳聪目明,洞悉世事。

不出几日,回信如雪片般飞来。

柳云笙拆开信封,仔细阅读着每一封信,她的眼神越来越亮,嘴角也渐渐浮现出一抹自信的微笑。

信中所述虽略有出入,但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兵部侍郎之子,崔浩。

此人向来与沈墨轩不睦,嫉妒沈墨轩的功绩和声望,散布谣言对他而言,是打击报复的绝佳手段。

“找到了。”柳云笙将手中的信笺递给沈墨轩,语气坚定而有力。

沈墨轩接过信笺,快速浏览了一遍,他紧紧握住柳云笙的手,掌心的温度传递给她无限的力量,那温热的触感让柳云笙心里一暖。

“云笙,谢谢你。”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柳云笙回握住他的手,眼中泛起一丝感动。

他们彼此相视,无需多言,便已心意相通。

周围的宫人、官员,目光复杂地落在两人紧握的双手上。

有人带着一丝艳羡,有人带着一丝不屑,也有人带着一丝担忧。

这双紧握的手,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他们之间牢不可破的羁绊,也预示着这场风暴的中心即将到来。

“崔浩……”沈墨轩喃喃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危险的气息。

他转头看向柳云笙,然后他们并肩走出宫门,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得老长,那橙红色的阳光照在身上,有些暖暖的,却又带着一丝即将消逝的惆怅。

远处,兵部侍郎府邸的牌匾在夕阳下闪着金光,如同猛兽的眼睛,散发着令人不安的光芒。

夜幕低垂,深巷幽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血腥味,那刺鼻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

五个黑衣人如鬼魅般从暗处窜出,将沈墨轩和柳云笙团团围住。

刀光剑影,杀气腾腾。

为首的黑衣人身形魁梧,手持一把鬼头大刀,刀锋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声,那声音就像死神在耳边尖叫,直逼沈墨轩面门。

其余四人则挥舞着利剑,招招致命,封死了沈墨轩的所有退路。

刀锋凛冽,寒光闪烁,如同毒蛇吐信,令人不寒而栗,那冰冷的寒光仿佛能穿透皮肤。

沈墨轩眼神一凛,身形如猎豹般敏捷,侧身躲过鬼头大刀的劈砍,那鬼头大刀带起的风声刮得他脸颊生疼,就像刀割一样。

他同时在心里暗自哼道:“哼,这群蠢货,只知道用蛮力,看我今日如何教训你们。”然后反手一掌,掌心内力涌动,正中魁梧黑衣人的胸口。

这一掌蕴含着他多日来被谣言中伤的愤怒,黑衣人如遭雷击,闷哼一声,踉跄后退几步,直接撞在墙上,墙皮簌簌落下,扬起的灰尘扑在脸上,有些痒痒的。

沈墨轩趁势而上,剑光如闪电般划过,那剑仿佛有了灵性,在他手中左右穿梭,逼退了其余几名黑衣人。

每一剑刺出都带着他的不甘与愤怒,剑风呼啸,让黑衣人不敢轻易靠近,剑风划过空气发出“嘶嘶”的声音。

“云笙,小心!”沈墨轩一边抵挡着黑衣人的攻击,一边护着柳云笙。

柳云笙躲在他身后,心惊胆战地看着眼前的厮杀,手紧紧地攥着衣角,指节泛白,手心全是汗水,那潮湿的感觉让她有些难受。

沈墨轩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激烈的打斗中,他发现这些黑衣人虽然招式凌厉,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弱点——他们的攻击过于依赖蛮力,缺乏变化。

抓住这个弱点,沈墨轩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他故意露出一个破绽,引诱黑衣人上钩。

魁梧黑衣人果然中计,鬼头大刀再次劈来,沈墨轩不躲不闪,在刀锋即将触及身体的瞬间,他突然矮身,一个扫堂腿将魁梧黑衣人绊倒在地,能听到黑衣人倒地时沉重的撞击声。

其他黑衣人见状,纷纷围攻上来。

沈墨轩早有准备,他将手中的剑插入地面,借力腾空而起,一个漂亮的回旋踢将几名黑衣人踢飞出去。

那几个黑衣人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然后重重地摔在地上,发出痛苦的呻吟声。

巷子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几个黑衣人痛苦的呻吟声,那声音在寂静的巷子里显得格外凄惨。

沈墨轩缓缓落地,走到魁梧黑衣人面前,剑尖抵住他的喉咙,“说,是谁派你们来的?”

魁梧黑衣人咬紧牙关,一言不发。

沈墨轩冷笑一声,“不说?那就去死吧!”

“墨轩!”柳云笙突然冲上前,紧紧抱住沈墨轩的胳膊,那手臂坚实的触感让她觉得很安心。

“不要杀他!”

沈墨轩看着柳云笙担忧的眼神,心中一软,手中的剑微微一颤。

“留着他还有用。”柳云笙低声说道。

沈墨轩点了点头,收回了手中的剑。

他让人将黑衣人绑了起来,准备带回去审问。

“我们走吧。”沈墨轩牵起柳云笙的手,转身离去。

“等等,”柳云笙突然停下脚步,看着地上的血迹,眉头紧锁,“这血……好像有些不对劲。”

阴云密布,沉沉地压在京都上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压抑。

连日奔波,柳云笙和沈墨轩的脸上写满了疲惫。

书房里,摇曳的烛火将他们的身影拉得老长,也映照出他们眼中的沮丧。

桌案上堆满了卷宗和信件,每一份都代表着他们追寻真相的努力,然而,这些努力却如同泥牛入海,没有激起半点涟漪。

销毁的账簿、失踪的证人、被篡改的记录……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强大的势力,一个隐藏在暗处,操纵着这一切的幕后黑手。

他们如同困兽,被牢牢地困在这张由谎言和阴谋织成的巨网之中,找不到出口,也看不到希望。

宫廷之中,谣言如同野火般蔓延,愈演愈烈。

曾经的英雄,如今却成了众矢之的,被泼满了脏水。

那些曾经敬仰的目光,如今变成了怀疑和鄙夷,那些曾经的赞誉,如今变成了嘲讽和谩骂。

沈墨轩颓然地坐在椅子上,双手无力地垂下,他紧咬着牙关,努力克制着内心的愤怒和绝望。

他曾经有一次在战场上差点战死,当时他就发誓要守护好这片土地和这里的百姓,这也是他现在对谣言感到愤怒和绝望的更深层次原因,因为他觉得自己的付出被辜负。

柳云笙的脸色苍白,她轻轻地抚摸着桌案上的一支玉簪,那是沈墨轩送给她的定情信物,如今却显得如此冰冷,那玉簪的凉意从指尖传遍全身,如同她此刻的心情。

“难道…我们真的要放弃了吗?”沈墨轩的声音沙哑而无力,带着一丝绝望。

柳云笙没有回答,她只是静静地看着那支玉簪,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突然,她猛地抬起头,“等等!”柳云笙的声音有些颤抖,却充满了力量,“还有一个人,我们或许忽略了他……”

沈墨轩疑惑地看向柳云笙,柳云笙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你还记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