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山脉的某个荒无人烟的地带有一座山峰,它被灰蒙蒙的雾气环绕,死气沉沉,没有任何生灵生活在这座山峰中。
这座死气沉沉的山峰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没有人知道。
这一天,这座山峰动了。
顷刻间,地动山摇。
那些灰蒙蒙的雾霭翻涌了起来,不再是灰蒙蒙,而是呈玄黄二色,迷迷蒙蒙,似乎一缕雾丝就可压碎一片山岭,沉重的让人感到窒息。
此乃玄黄之气。
辰星乱逆,阴阳舛错,玄黄喷薄,普通人认为,玄黄为混沌之气。但有见识的大修士自然不会这样想,玄为天精,黄为地髓,是为天地精髓,故以玄黄表天地。
玄黄之气,就是开天辟地后的清浊二气所化。
玄黄之气,哪怕是一丝一缕都是令大修士动容的至宝,可是谁有这么大的手笔,竟然以如此多的玄黄之气布下大势,隐藏这里。
而玄黄之气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如果有人的视线能穿过玄黄之气,可以看到在那座山峰上,有一座被神辉笼罩的巢穴,霞光四溢,远远望去,宛若一轮天阳挂在高空,灿烂夺目。
巢穴不是很大,却由通天神木搭筑构建,坚固而不朽。
巢穴中有一枚乌黄色的蛋,蛋壳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龙形纹络,宛若一片片星域交织漫延,繁奥无穷。
隐隐约约间,可以听到神龙在嘶吼,龙吟声响彻九重天际,直破云霄。
这时,龙蛋中的生命精气澎湃汹涌,释放出道道龙气。
密布龙纹的龙蛋散发着浓郁的光晕,目光已然无法直视,远远望去只能看到一团耀眼的光芒。
“咔嚓”一声,布满纹路的龙蛋表面出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缝,龙气喷薄而出,接着蛋壳上的裂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吼”
就在此时,从龙蛋中传出一声恐怖的龙吼,吼声震天裂地。
这道吼声并不怎么响亮,但吼声中蕴含着恐怖的龙威,若非玄黄之气封天锁地,恐怕早就有数不清的强者寻到此地了。
“吼!”
又是一声惊世的吼声,这一次比上一次更加的清晰,恐怖的吼声中带着无比恐怖的威压,让人有种发自心底的恐惧。
一股恐怖的气息逐渐弥漫开来。
喀嚓!
最后,霞光万道,瑞彩冲霄,一条神龙冲了出来。
“吼……吼……”一声声不似刚才那般恐怖的清脆龙吼声响起,一道被乌黄色的光芒包裹的神龙冲向天空,展翅翱翔。
“太好了,我晨阳终于出世了。”
这条神龙就是转世的晨阳。
第一次飞行,晨阳内心充满了喜悦,既有重获自由的喜悦,也有飞翔在天空的快感。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飞行对龙而言就像走路一般。只要有力气,可以想飞多久飞多久。
不过,刚出生的晨阳力气不足,刚飞了一阵就有点累了。
正好,悬停在空中的晨阳在下面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湖泊,湖水是湛蓝的颜色,看上去水质很干净,湖面水波不兴,十分平静,整片湖就像一面巨大的蓝宝石磨成的镜子。
降落在湖边,晨阳最先做的事是——看看他现在的模样。
水面倒映出的晨阳是这样的: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
而在其脊背多一双翅膀,翅膀上的羽毛极白,甚至发出了莹莹白光,犹如西方神话中的天使之翼,纯洁又神圣。
“这样的形象嗯,好像跟传说中的龙极为相似。就是多了一双翅膀,难道会是应龙吗!”晨阳思索道,“算了,懒得想了……不过我现在这幅模样倒是真拉风,简直帅呆了!”
晨阳很快就接受了他的外貌。毕竟他已经在蛋里面呆了三年了,不管变成什么模样,他都认了。
再看了看,晨阳回到了龙巢,现在他要修行了,在蛋里待了这么长的时间,他早计划好了他要做的事。
………………………………………………………………………………………………………………………………………
凤村,老村长的院子里,一群孩子在看着老村长显化的符纹,尝试记下。
老村长看着这些孩子,脑海不禁回想起了他第一天修炼的那个时候。
那个时候,他也是如此,对这符纹翻来看去,却怎么也记不住。他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在师父的指点下将符纹记下。
“当年我花了十天的时间才理解了入门符纹,引气入体。不知道这些孩子要花多久才能做到?希望有一个七八天就能做到的孩子,那样我就……”老村长这样想道。
就在此时,老村长感觉到天地灵气的波动,他转头看去,发现凰月正闭目盘坐,天地灵气正在被她缓缓吸收。
“从我给她看符纹过了多久了?……大概半个时辰吧。而且这一段时间我还给他们说了很长时间的故事,也就是说,她不到半个时辰就理解了符纹的含义。”老村长顿时五味具杂,他想要一个天资比他优越的后辈,但是天资高到这个地步,未免让他……不知道怎么形容了!
这个符纹其实是一篇功法的入门,叫做《凤凰浴火诀》。
天元界所有功法都不是用凡字书写的,而是用符纹写的。
人族的先祖观神魔身上的道纹有感,才创出了最古老的功法,随着一代代人族先杰的出现,功法的发展有了两个分支,一个不断往上,能修炼得更强大,一个不断往下,虽然威力越来越小,但是修炼难度却越来越低,一直到所有人都能修炼。
天才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的天赋都不高,甚至还可以说是很差,所以才有一代代人族先杰为了人族全民修行而改良功法。
老村长的符纹是一门很强的功法,不过只是残篇,而且还是入门篇章。
“没想到一个符纹理解之后就成了一片功法,真是神奇啊。”凰月如此想道。
按照村长爷爷的介绍,任何修行功法,都分为凡之九境和神魔之境。
人族的凡之九境是炼体,淬魂,合意,先天,天人,法相,凝神,法身,入道这九个境界。
神魔之境的信息老村长他也不清楚。
炼体境,顾名思义,就是淬炼身体,将身心调节至最适合修法的状态。身体是一切的基础,只有强大的身体才能承受强大的力量。这一步也被称为筑基。筑基长则数年,短则百日。根据各家修行法门的不同,百日筑基的方式也有不同。
道门是吐纳灵气,清净身心,修持道体,如此九九八十一天后,便能褪去浊恶之根。
而巫、魔、妖等法门,却是背道而驰。
或是长养恶根,偏执入魔,或是凝练妖血,化为半妖。许多魔道妖道筑基法成就后,便会污染本质,近乎非人,让正道宗派厌弃。
炼体境有三个境界,是为感应、开脉、凝气。
感应,是记忆符文,感应天地灵气。
人身有三百六十五处大窍,穴窍如口鼻一般,可以呼吸。开脉便是用穴窍吸入天地灵气,使肉身之精得到补益与升华,然后口中会分泌出甘甜津液。此为金津玉液,乃是身体受灵气滋养,所化生的一口灵液,也是人体精气身所化的肉身大药之一。食之,能滋养身体,洗刷后天浊气,壮大内息,直到身体经脉因气满而自开。
而凝气便是以凝练丹田,将天地灵气与内息转化为真气或法力。若是以身体为重,就是真气;若是以神魂或术为重,就是法力。法力与真气并无太大差别,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可以随意转化。
生灵内有三个丹田:在两眉间者为上丹田,在心下者为中丹田,在脐下者为下丹田。炼体境要凝练的就是下丹田。
在凰月领悟了符纹后,感知到了在周围的空间中,存在着种种奇特的东西,无形无质,但又无处不在,这就是天地灵气。但是天地灵气虽然无处不在,但是却无法控制。
感气不难,只要参悟符纹便可。引气入体也不难,各门各派有不同的引气之法,道佛儒通常是以静功,比如打坐之法;而武道有静也有动,比如桩功,比如练拳。
但引气入体还有一个难点,就是灵气的纯与杂。天地灵气包罗万象,同样也可以说是杂到了极点,但对于修道之士来说,肉身和真气要越纯净越好,因此引气之时要格外注意。
凰月仔细揣摩了功法中的引气之法。然后,她被老村长带到了村里的高台上。
此处是村子祭祀祭灵之时的祭台,是村子最高的建筑,也是风水最好的地方。
筑基之时,要避免浊气。因此宗门大族之人筑基之时,为避免沾惹浊气,功行退转。多是跑到山清水秀,灵气充盈之地,甚至是洞天福地之中,吃的都是灵谷灵药,饮的都是灵泉甘露。
凤村身处苍茫山脉,灵气虽杂但充盈无比,所产灵药相当多,多到遍地都是,只是凶兽也多,所以普通的灵药俯拾皆是,但品质好的灵药很难采摘。但风水宝地就很难了,所有风水宝地都被强大的凶兽占据了。
凤村的祭台,是在祭灵的指点下建造的,能纳方圆百里之天运地势,也能对天地灵气进行纯化,是凤村之人日常修炼之所在。
凰月凝神静气一段时间后,感觉周身三百六十五处大穴皆开始吸纳灵气,顺着经脉在体内流动,最终全部流入丹田。
她的口中并没有分泌金津玉液,也没有气满经脉自开的过程。只是灵气在经脉中运转的时候,胸中也有了一道气息,在壮大的同时也在投入丹田。
“我这是……直接到了凝气境界了。”凰月如此想道。
常人要修炼到凝气境异常艰难。第一,常人的经脉不是很坚韧,灵气运转速度很慢,如果说凰月的速度是策马奔腾,常人的速度就是老牛拉车,完全无法比。因此常人的内息壮大很慢很慢,如果强行修炼运转周天过多经脉很可能会受损。经脉受损可不是简单的事,如果没有灵丹妙药,要花很久很久才能自然恢复。
而且,丹田也有极限,丹田转化真气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灵气和内息在丹田中转化为真气后。
但是,有些人的天生就有不凡之初,比如经脉坚韧,比如丹田奇特,这样的人就是广为人知的天才。
凰月直接跳过了开脉的过程,可见她一定具有极高的天赋,更具有某种特别的体质。不过,她现在也不清楚,她只知道她现在可以直接凝练真气了。
过了不知多久,凰月感觉自己越来越累了。不是肉身疲惫,而是精神疲惫。内息是人体精气神的凝聚,所以凝聚的真气一定会如臂指挥,但同时,凝聚真气也一定会令精气神消耗很多。
只有当凝气境大成后,才能避免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