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回到后宫,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对着徐盛等人的奏章和蜀汉求和的文书,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烛火摇曳,将他的身影在墙上拉得忽长忽短,宛如他此刻摇摆不定的内心。
他想到曹魏许下的种种好处,大片的土地、丰富的资源,这些诱惑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他。一旦蜀汉被灭,东吴便能在短期内获得巨大的利益,实力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可同时,徐盛等人奏章中的话语也在他耳边不断回响,曹魏的野心路人皆知,与这样的对手合作,无疑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而且蜀汉主动求和,若能重归旧好,两国联手,确实能给曹魏造成巨大的威胁,保障东吴的长久安稳。
孙权在书房中踱步,时而皱眉,时而长叹。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战略抉择,更是关乎东吴命运的关键一步。若决策失误,东吴百年基业可能毁于一旦。就在他犹豫不决之时,一名内侍悄然走进书房,轻声禀报:“陛下,太子求见。”孙权微微一怔,随即说道:“让他进来吧。”
太子孙登走进书房,见父亲满脸愁容,心中已然明白几分。他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父王,儿臣听闻朝堂之上因与曹魏合作之事争论不休,特来为父王分忧。”孙权看着眼前年轻却沉稳的儿子,心中涌起一丝欣慰,说道:“登儿,你对这件事有何看法?但说无妨。”
孙登沉思片刻,缓缓说道:“父王,曹魏强大且野心勃勃,与他们合作实乃与虎谋皮。蜀汉虽曾与我有过冲突,但毕竟联盟多年,且如今主动求和,可见其诚意。若能修复联盟,共同对抗曹魏,既能保我东吴安全,又能彰显父王的英明大度。若执意与曹魏合作,即便能一时获得利益,可曹魏终究不会放过我们,东吴未来恐将陷入无尽的危机。”
孙权听了孙登的话,心中一动,觉得儿子所言极是。可那曹魏许下的利益实在诱人,让他难以彻底割舍。他拍了拍孙登的肩膀,说道:“登儿,你说的这些父王也明白,只是此事关乎重大,容父王再仔细思量一番。”孙登见父亲仍在犹豫,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得再次行礼,退了出去。
在蜀汉,姜维一边密切关注着东吴的动向,一边继续加强蜀汉的防御。他深知,无论孙权最终作何选择,蜀汉都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他在汉中地区重新布置防线,加固城寨,挖掘壕沟,储备粮草。同时,他还亲自训练士兵,教授他们新的战术和阵法。
“弟兄们,无论敌人从何处来,我们都要让他们有来无回!”姜维站在点将台上,大声鼓舞着士气。士兵们整齐地呐喊回应,声音响彻山谷。姜维看着这些充满斗志的士兵,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蜀汉的每一寸土地。
而在曹魏,司马懿得知孙权尚未做出决定,心中有些焦急。他深知,孙权一旦改变主意,与蜀汉重新联盟,那曹魏的计划将彻底落空。于是,他再次派出使者前往东吴,这次使者不仅带去了更多的承诺,还带来了一份伪造的信件。
使者见到孙权后,恭敬地呈上信件,说道:“陛下,这是从蜀汉内部截获的信件,信中详细记录了蜀汉准备联合其他势力对东吴发动突然袭击的计划。蜀汉求和不过是缓兵之计,他们根本没有诚意。”孙权接过信件,眉头紧皱,仔细阅读起来。信件内容看似详实,让孙权心中刚刚倾向于与蜀汉联盟的天平,又开始向曹魏倾斜。
孙权看完信件后,心中怒火中烧,对蜀汉的求和诚意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他将信件狠狠摔在地上,说道:“蜀汉果然狼子野心,竟敢如此欺我!”使者见状,赶忙在一旁煽风点火:“陛下,蜀汉不可信,唯有与我大魏合作,才能确保东吴的安全,共享天下。”
孙权在盛怒之下,几乎就要做出与曹魏继续合作的决定。但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了徐盛、丁奉等将领的奏章,以及太子孙登的话。他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对使者说道:“此事容我再考虑考虑,你先回去吧。”使者见孙权没有立刻答应,心中有些失望,但也只能告退。
孙权再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伪造信件带来的愤怒和对蜀汉的怀疑,另一方面是内心深处对曹魏野心的忌惮以及徐盛、孙登等人谏言的考量。他在宫殿中徘徊至深夜,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头,沉重而艰难。
经过一夜未眠的苦思冥想,孙权终于做出了决定。他深知,尽管蜀汉的求和或许存在疑点,但曹魏的威胁却是实实在在且近在眼前的。与曹魏合作即便能在短期内获得利益,可一旦蜀汉覆灭,东吴独木难支,必将成为曹魏下一个目标。
次日清晨,孙权再次召集众臣于朝堂之上。他神色凝重,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朕昨夜深思熟虑,决定拒绝曹魏,回应蜀汉求和,重修旧好,共同抗曹。”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支持与曹魏合作的大臣们纷纷出言劝阻,言辞激烈。
“陛下,曹魏许下诸多厚利,此时放弃实在可惜!那蜀汉信件中已显露出狼子野心,怎能轻信他们的求和?”一位大臣急切地说道,满脸的不甘与忧虑。
孙权面色沉静,摆了摆手,说道:“朕明白诸位的担忧,但曹魏野心昭然若揭,与他们合作犹如引狼入室。蜀汉此次求和,虽存疑虑,但唇亡齿寒之理,朕亦清楚。若我们与蜀汉重归于好,共同抗曹,尚有胜算;若执意与曹魏联手,待蜀汉灭亡,东吴恐难自保。”
徐盛、丁奉等反对与曹魏合作的将领面露喜色,纷纷出列表态:“陛下英明!我等愿全力支持陛下决策,与蜀汉携手,共抗曹魏。”孙权看着这些忠诚的将领,微微点头,眼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于是,孙权即刻修书一封,派使者快马加鞭送往蜀汉。信中言辞恳切,表达了东吴愿意摒弃前嫌、与蜀汉重新联盟的意愿,并提议双方尽快派遣使者商议合作细节。
蜀汉这边,姜维收到东吴使者送来的信件后,心中大喜。他深知,孙权能做出此等决定实属不易,而这也为蜀汉解了燃眉之急。姜维立刻进宫,将此事禀报给后主刘禅。
“陛下,东吴已同意重修旧好,共抗曹魏。此乃天赐良机,我蜀汉可借此机会整顿军备,与东吴协同作战,必能挫败曹魏野心。”姜维满脸兴奋地说道。
刘禅听后,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甚好,甚好。一切就交由姜爱卿全权负责,务必与东吴商议好合作之事,保我蜀汉太平。”
姜维领命后,迅速挑选了一位能言善辩、足智多谋的大臣费祎作为使者,前往东吴商讨联盟细节。费祎领命后,即刻启程,一路快马加鞭赶往东吴。
在东吴,孙权得知蜀汉使者即将到来,也是精心准备。他召集了东吴一众文臣武将,共同商议与蜀汉联盟的具体事宜,力求在合作中达到双方利益最大化,同时确保合作稳固持久。
费祎抵达东吴后,受到了孙权的热情款待。在会谈中,费祎言辞谦逊且条理清晰,详细阐述了蜀汉对于联盟的诚意以及合作的具体规划。“孙陛下,我蜀汉愿与东吴各出精锐之师,互为犄角。东吴可从水路出兵,牵制曹魏东线兵力,我蜀汉则从陆路进攻,直击曹魏西线。如此,必能让曹魏首尾难顾。”
孙权听后,连连点头,觉得此计甚妙。双方围绕着兵力部署、粮草供应、情报共享等诸多方面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讨论。经过数日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并签订了盟约。
然而,曹魏这边,司马懿得知东吴拒绝合作并与蜀汉重修旧好的消息后,心中大怒。“孙权这老儿,竟如此不识好歹!”他一拳砸在桌案上,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但司马懿毕竟老谋深算,很快便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应对之策。
“既然孙刘再次联盟,那我便设法离间他们。”司马懿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喃喃自语道。他随即召集麾下一众谋士,共同商议离间孙刘联盟的计策。
“大人,我们可派人在孙刘边境制造摩擦,挑起双方争端。”一位谋士献策道。
司马懿微微摇头,说道:“此计太过浅显,孙刘必然有所防备。我们需想出更为精妙的计策,从内部瓦解他们的联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