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街亭风云起(求收藏)

换源:

  街亭风云起,成败系于斯

高翔领命后,马不停蹄地率军向街亭奔去。一路上,马蹄声疾,尘土飞扬。高翔心中憋着一股劲儿,张郃战死,他急于在这场战事中证明自己,为张郃报仇的同时,也为自己在军中树立威望。

很快,高翔便远远望见了街亭。他发现马谡竟然将营寨扎在了山上,心中大喜:“这蜀军将领如此愚蠢,把自己置于绝地,真是天助我也。”当下,他毫不犹豫地指挥魏军将小山团团围住,并切断了山上蜀军的水源。

山上的蜀军顿时慌乱起来,士兵们开始躁动不安。马谡试图稳定军心,大声喊道:“众将士莫慌,此乃我故意为之,置之死地而后生,待魏军懈怠,我们便冲下山去,杀他们个措手不及。”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士兵们口渴难耐,士气逐渐低落,马谡的话已难以安抚人心。

姜维在山下营寨中看到山上蜀军的混乱,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不及时救援,山上马谡的部队必将全军覆没。于是,他果断点起三千人马,试图冲破魏军的包围,上山救援。但高翔早有防备,魏军阵势严密,姜维几次冲击都未能成功,反而折损了不少兵力。

此时,司马懿率领的大军也逐渐逼近街亭。他得知高翔已将马谡困在山上,且姜维救援受阻后,心中暗喜,觉得诸葛亮此次奇袭陇右的计划已被他成功破解。他一边下令大军加快行军速度,准备与高翔前后夹击,彻底歼灭街亭的蜀军;一边思索着如何利用此次胜利,进一步打击蜀汉的北伐军。

司马懿深知,若能在街亭重创蜀军,不仅能保住陇右,还能顺势追击,给诸葛亮的北伐军以沉重打击,甚至有可能扭转整个战局。但他也不敢掉以轻心,诸葛亮智谋过人,说不定还有后招。所以,他一面安排作战部署,一面派出多路斥候,密切关注周边蜀军的动向。

而在蜀汉军中,诸葛亮得知马谡将营寨扎在山上后,心中暗叫不好。他深知马谡此举犯了兵家大忌,街亭危矣。但此时再派人去纠正马谡的错误已来不及,他立刻召集身边将领,紧急商讨应对之策。

“街亭若失,陇右计划便全盘皆输,我军将陷入被动。”诸葛亮眉头紧锁,神色严峻地说道,“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挽回局面。”

众将面面相觑,一时都没了主意。这时,杨仪站出来说道:“丞相,如今之计,只能派一支奇兵,绕道敌后,袭击魏军,分散其注意力,或许能为街亭解围。”

诸葛亮沉思片刻,觉得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杨仪,你速去挑选五千精兵,由王平率领,从小路迂回至街亭敌后,见机行事。切记,不可恋战,以扰乱魏军、救援街亭为首要目标。”

王平领命后,迅速挑选了五千精锐,轻装上阵,趁着夜色,沿着山间小路悄悄向街亭敌后摸去。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尽量不发出声响,避开魏军的斥候。

此时的街亭战场,局势愈发紧张。山上的蜀军在缺水的困境下,已渐渐失去斗志,开始有人偷偷下山投降魏军。马谡见此情景,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姜维在山下苦苦支撑,面对魏军的重重包围,压力越来越大。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平率领的奇兵赶到了街亭敌后。他们趁着魏军注意力都集中在街亭正面的机会,突然发起攻击。一时间,喊杀声四起,魏军后方大乱。高翔得知后方遇袭,心中大惊,担心腹背受敌,连忙分出一部分兵力回头抵御王平。

姜维见魏军阵势松动,知道机会来了。他振臂高呼:“将士们,随我杀出去,救援山上的兄弟们!”蜀军士气大振,随着姜维向魏军冲去。山上的马谡见状,也率领剩余的蜀军,不顾一切地冲下山来。

街亭战场上,顿时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响成一片。魏军腹背受敌,渐渐有些抵挡不住。司马懿得知后方突然杀出一支蜀军后,心中暗暗吃惊,他没想到诸葛亮竟然还有这一手。但他毕竟久经沙场,很快便镇定下来,一面指挥高翔稳住阵脚,一面调整部署,准备集中兵力先解决这两支蜀军。

双方在街亭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厮杀,鲜血染红了大地,士兵们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满了战场。这场战斗的胜负,将直接决定陇右的归属。

街亭战场上喊杀声震天,蜀军与魏军陷入了殊死搏斗。王平所率的奇兵虽成功扰乱了魏军后方,但司马懿迅速调集兵力,将王平这一路蜀军紧紧缠住。姜维与马谡合兵一处,试图突破高翔所部魏军的正面防线,却也遭到了顽强抵抗。

高翔深知街亭的重要性,此刻已抱着必死之心,指挥魏军拼死阻拦蜀军。他手持长枪,亲自站在阵前,大声呼喝着激励士气:“弟兄们,守住街亭,便是大功一件!绝不能让蜀军前进一步!”魏军在他的鼓舞下,虽然面对蜀军的疯狂进攻有些吃力,但依旧咬牙坚守。

姜维挥舞着长剑,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剑剑带血。他一边拼杀,一边观察着战局,心中明白这样硬拼下去绝非长久之计。此时,马谡也意识到自己之前决策的失误,心中懊悔不已,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跟着姜维一同奋力杀敌。

在魏军后方,王平同样面临着巨大压力。司马懿派出的精锐部队训练有素,将王平所部蜀军压制得难以动弹。王平一边指挥士兵抵抗,一边思索着破敌之策。他看到魏军虽然攻势猛烈,但阵型略显松散,于是心生一计。他挑选了五百名弓弩手,埋伏在一处隐秘的山坡后,等到魏军再次发起冲锋时,一声令下,万箭齐发。

这一轮箭雨突如其来,魏军顿时阵脚大乱。趁此机会,王平率军发起反击,暂时稳住了局面。然而,司马懿很快就发现了王平的意图,他亲自来到后方督战,重新调整阵型,加强了对王平这一路的攻势。

与此同时,在蜀汉大营中,诸葛亮密切关注着街亭的战局。他通过快马传递的消息,了解到街亭战况激烈,局势依旧不明朗。他深知街亭若失,不仅此次北伐陇右的计划失败,整个蜀军的士气也将遭受沉重打击。

诸葛亮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他明白,此时必须做出一个大胆的决策,才能扭转乾坤。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调遣魏延所部从陇西城下撤离,秘密驰援街亭。魏延作战勇猛,若能及时赶到街亭,或许能打破僵局。

于是,诸葛亮立刻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往魏延营中。信中详细说明了街亭的危急情况,命令魏延即刻放弃对陇西城的佯攻,率领所部五千精兵,抄小路以最快速度赶往街亭支援。

魏延接到诸葛亮的命令后,不敢有丝毫耽搁。他深知街亭的重要性,立刻召集部下,简单说明了情况,便拔营而起。为了尽快赶到街亭,魏延选择了一条崎岖难行的山路,虽然这条路行军困难,但能避开魏军的耳目,缩短行程。

在魏军大营中,曹真也收到了街亭战事的消息。他深知街亭一旦失守,陇右门户大开,整个曹魏西部防线将陷入危机。于是,他决定派出一支援军,前往街亭协助司马懿。曹真挑选了八千名精锐骑兵,由大将费耀统领,火速奔赴街亭。

费耀领命后,率领骑兵日夜兼程。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一路上不断催促士兵加快速度。他心中明白,早一刻赶到街亭,就能多一分胜算。

此时的街亭战场,双方都已杀得疲惫不堪,但谁也不敢放松。姜维、马谡、王平所率的蜀军,在魏军的两面夹击下,渐渐有些力不从心。而司马懿和高翔所部魏军,虽然占据优势,但面对蜀军的顽强抵抗,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决定性胜利。双方就这样僵持着,等待着新的变数出现,而魏延、费耀所率的援军正朝着街亭飞速赶来,一场更加激烈的大战即将爆发,街亭的归属,乃至整个陇右战局,都将在这后续的交锋中见分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