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孟达举事(求收藏,求鲜花)

换源:

  在蜀汉营寨中,诸葛亮夜不能寐,营帐内烛火摇曳,他对着挂在墙上的雍凉地图沉思。此次伏击虽取得一定成果,但曹魏根基深厚,司马懿又老谋深算,绝不可掉以轻心。他深知,若想在北伐中取得更大进展,必须要争取到雍凉地区的民心,同时分化曹魏内部势力。

诸葛亮唤来马谡,面色凝重地说道:“幼常,雍凉之地百姓久经战乱,苦不堪言。我军需加大对当地百姓的安抚力度,开仓放粮,帮助他们恢复生产。只有让百姓真心归附,我军在此地才能站稳脚跟。”马谡点头称是,心中暗暗佩服丞相的远见卓识。

与此同时,诸葛亮又想到了曹魏阵营中的孟达。孟达本是蜀将,后降魏,在新城拥兵自重。诸葛亮认为可以设法策反孟达,让他在曹魏后方起兵响应北伐,从而打乱司马懿的部署。于是,他修书一封,派人秘密送往新城。信中言辞恳切,晓以利害,劝孟达念及旧情,重新归蜀,共图大业。

在曹魏大营,司马懿同样在谋划着下一步行动。他深知曹真虽此次战败,但在朝中根基深厚,若想真正掌握曹魏军事大权,还需进一步打压曹真的势力。同时,他也察觉到诸葛亮可能会设法拉拢曹魏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孟达便是其中之一。

司马懿唤来亲信幕僚,低声说道:“密切关注新城孟达的动向,此人反复无常,我料诸葛亮定会设法拉拢他。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刻向我汇报。”幕僚领命而去。司马懿又转头对曹真说道:“子丹将军,如今诸葛亮在雍凉地区蠢蠢欲动,我军不可坐以待毙。但我军新败,士气未复,需先稳固防线,再寻战机。我建议在各处要道增设烽火台,加强巡逻,以防蜀汉军突袭。”曹真虽心中对司马懿独揽军事指挥权有些不满,但此时也无更好的办法,只能点头同意。

而在新城,孟达收到了诸葛亮的书信,心中犹豫不决。他深知背叛曹魏风险极大,但又不甘心一直屈居人下。此时,他的亲信李辅劝道:“将军,曹魏对您本就心存疑虑,如今又有司马懿掌权,您在曹魏恐难有出头之日。若归蜀,以您的才能,必能得到重用,何去何从,还望将军三思。”孟达听后,心中更加动摇。

就在各方势力暗自谋划之时,一场更大的风暴正悄然降临。雍凉地区的局势愈发紧张,仿佛一触即发的火药桶,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一场更为惨烈的大战。

孟达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响应诸葛亮的号召,起兵反魏。他迅速集结新城的兵力,同时联络周边一些对曹魏不满的势力,准备里应外合,给曹魏来个措手不及。孟达一边调兵遣将,一边修书回复诸葛亮,告知自己举事的决定,并约定起兵日期,希望蜀汉军能在关键时刻给予支援。

然而,孟达的行动并未完全保密。司马懿安插在新城的眼线很快将消息传回大营。司马懿得知孟达欲反,心中大惊,但他表面上却十分镇定。他深知孟达若起兵,不仅会威胁到曹魏后方的安全,还可能打乱自己的全盘计划。此时,若向魏明帝奏报此事,等待朝廷批复,必然会贻误战机。于是,司马懿当机立断,决定先斩后奏,亲自率军讨伐孟达。

司马懿留下郭淮镇守大营,自己则率领四万精兵,日夜兼程,直奔新城。一路上,魏军马不停蹄,人不卸甲,以最快的速度向新城进发。司马懿深知,此次行动必须要抢在孟达准备充分之前将其剿灭,否则一旦孟达与蜀汉军会合,局面将更加难以收拾。

与此同时,诸葛亮收到孟达的回信,得知了他起兵的日期。他立刻调兵遣将,准备在孟达起兵时,率军出击,与孟达形成呼应。诸葛亮派魏延率一支偏师佯攻魏军防线,吸引魏军注意力,自己则亲率大军准备在关键时刻直捣曹魏空虚之处。

孟达这边,正加紧筹备起兵事宜。他以为司马懿远在雍凉前线,自己又谋划周密,不会这么快被发现。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司马懿竟如此果断,行动如此迅速。当司马懿的大军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新城城下时,孟达顿时慌了神。

新城城墙虽高,但孟达仓促起兵,准备并不充分,城中兵力也不足以抵挡司马懿的四万精兵。孟达急忙登上城楼,看到城下旌旗招展,司马懿的大军将新城围得水泄不通。他心中懊悔不已,后悔自己行事不够谨慎,低估了司马懿的果断。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抵抗。孟达大声鼓舞士气:“将士们,我们已无退路,唯有拼死一战,等待蜀汉援军到来,方能绝境逢生!”

司马懿在城下看到孟达,大声喊道:“孟达,你反复无常,背蜀降魏,如今又妄图反叛,实乃不忠不义之徒!早早开城投降,尚可饶你一命,否则城破之日,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孟达冷笑一声回应道:“司马懿,你不过是曹魏的鹰犬,为了一己私利,排除异己。我孟达今日举义旗,乃是顺应天命,你休要再费口舌!”

双方话不投机,司马懿见劝降无望,当即下令攻城。魏军架起云梯,向着城墙攀爬而上,城上的孟达军则用滚木礌石、弓弩箭矢奋力抵抗。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响彻云霄,鲜血顺着城墙流淌而下。

孟达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坚守到蜀汉援军到来。他亲自在城楼上指挥作战,哪里战况危急,他就出现在哪里。他挥舞着长刀,砍翻了一个又一个试图登上城楼的魏军士兵。然而,司马懿的大军攻势猛烈,孟达军渐渐有些抵挡不住。

就在新城激战正酣之时,诸葛亮得知司马懿已率大军攻打孟达,心中焦急万分。他一面催促魏延加快佯攻速度,吸引更多魏军注意力,一面亲率大军日夜兼程,驰援新城。

魏延接到命令后,率领所部如猛虎下山般冲向魏军防线。魏军没想到蜀汉军会突然发起如此猛烈的攻击,一时间阵脚大乱。魏延身先士卒,冲入魏军阵中,手中长枪左突右刺,无人能挡。在魏延的带领下,蜀汉军士气大振,接连攻破魏军几道防线。

郭淮在大营中得知魏延来攻,急忙率军抵挡。他深知魏延勇猛,不敢大意,指挥魏军凭借有利地形,顽强抵抗。双方陷入胶着状态,一时间难解难分。

而在新城,司马懿见久攻不下,心中有些急躁。他仔细观察新城的防御布局,发现东北角的防御相对薄弱。于是,他集中兵力,重点攻打东北角。在魏军的猛烈攻击下,东北角的城墙终于出现了缺口。魏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孟达军陷入混乱。

孟达见大势已去,但仍不愿投降。他率领亲卫,与攻入城中的魏军展开巷战。他左冲右突,试图杀出一条血路,但魏军重重包围,难以突围。最终,孟达在激战中身中数刀,倒在了血泊之中。司马懿成功平定了孟达之乱,他看着孟达的尸体,冷冷地说道:“妄图反叛者,这就是下场。”

新城之战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蜀汉军中,诸葛亮得知孟达兵败身亡,不禁长叹一声。他知道此次策反孟达的计划失败,北伐之路又增添了许多困难。但诸葛亮并未气馁,他迅速调整战略,准备与司马懿展开新一轮的较量。而另一边,司马懿平定孟达后,带着胜利的消息回到雍凉大营,他与诸葛亮之间的对决,也将进入更加激烈的阶段。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