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淮和邓艾听了陈泰的计策,均觉得此计甚为巧妙,若能成功实施,定能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郭淮当即拍板,决定依计行事。他立刻挑选了数十名擅长潜行和煽动人心的魏军细作,秘密潜入南安城。这些细作乔装打扮成普通百姓,分散混入城中各处。
与此同时,魏军开始在南安城外佯装撤军。他们故意丢弃一些破旧的营帐、兵器和粮草,制造出慌乱撤退的假象。每日都有大批魏军队伍做出拔营起寨,缓缓向北撤离的模样,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姜维在南安城中,密切关注着魏军的一举一动。看到魏军开始撤军,他并未放松警惕,而是召集众将商议。姜维看着地图,神色凝重地说:“魏军此次撤退,太过蹊跷。郭淮老谋深算,绝不会如此轻易放弃。他们很可能是在设下陷阱,引我们出城追击。”
傅佥点头道:“将军所言极是,我也觉得此事有诈。魏军虽之前受挫,但实力仍在,断不会如此狼狈地退兵。”廖化也接口说:“依我看,我们只需坚守城池,静观其变,切莫中计。”
姜维沉思片刻后,说道:“不错,我们继续加强城防,严密监视魏军动向。同时,派出大量斥候,打探魏军的真实意图,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回报。”于是,蜀军一面加强巡逻,严守城门,一面不断派出斥候,在南安城周边数十里范围内四处探查。
然而,就在蜀军全力防备魏军攻城之际,南安城中却悄然起了变故。那些混入城中的魏军细作开始四处活动,他们在市井之中散布谣言,说姜维此次守城,将导致南安城遭受魏军疯狂报复,百姓们都会生灵涂炭。只有赶走姜维,开城投降魏军,才能保全性命和家业。
起初,城中百姓大多并不相信这些谣言。但随着细作们不断在各个角落添油加醋地传播,一些胆小怕事的百姓开始人心惶惶。渐渐地,谣言越传越广,甚至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煽动百姓聚众闹事,要求姜维开城投降。
姜维得知城中出现骚乱后,立刻意识到这是魏军的阴谋。他一面派出军队维持秩序,逮捕那些带头闹事的人;一面亲自登上城楼,向城中百姓喊话。姜维大声说道:“乡亲们,魏军这是在使用奸计,妄图扰乱我城中人心。我姜维在此,定会全力守护南安,保大家平安。魏军此次受挫,不过是佯装撤退,设下陷阱等我们上钩。若此时开城投降,你们想想,魏军会轻易放过我们吗?只会让大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百姓们听了姜维的话,心中虽稍感安定,但仍有一些人犹豫不决。就在这时,一名被魏军细作蛊惑的青年突然冲出来,大声喊道:“你别再骗我们了,你就是想拿我们当挡箭牌,保住你的官位!”话未说完,姜维身旁的一名亲卫立刻冲过去,将那青年制服。
姜维看着众人,神色严肃又诚恳地说:“我姜维对天发誓,一心只为守护大汉江山,守护南安百姓。若有半句假话,天打雷劈!大家若信得过我,就与我一同坚守城池,击退魏军。待击退魏军,我自会向大家请罪。”
在姜维的真诚感召下,大部分百姓终于清醒过来,纷纷表示愿意相信姜维,与蜀军一同守城。姜维趁机安抚百姓,承诺会给每家每户发放粮食,保障大家的生活。同时,加大了对城中奸细的搜捕力度,很快就将大部分魏军细作抓获。
城外的郭淮一直密切关注着南安城中的动静,得知细作们的计划失败,姜维成功稳定了城中局势,不禁暗暗叹息。但他并未就此放弃,而是重新与邓艾、陈泰商议新的对策。
邓艾思索良久后,说道:“既然城内之计不成,我们不妨从城外水源下手。南安城的水源主要来自城西的一条河流,我们可派兵在上游截断水流,待城中缺水,蜀军必然大乱,那时攻城便容易得多。”
郭淮和陈泰听后,觉得此计可行。郭淮立刻派遣将领田续率领三千士兵,悄悄绕到城西河流的上游,砍伐树木,搬运巨石,堵塞河道。很快,河水被截断,下游的水流渐渐变小,南安城中的蜀军和百姓发现水位下降,顿时陷入恐慌。姜维得知城中水源即将断绝,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水乃生命之源,若不能尽快解决水源问题,不消几日,城中军民必将不战自乱。姜维一面下令蜀军严格管控城中各处水井,按人头定量分配饮用水,以维持城中基本的生活用水需求;一面召集众将,商议应对之策。
张翼皱着眉头说道:“将军,如今水源被断,我们若强行出城与魏军争夺水源,必定会中他们的埋伏。可若坐以待毙,城中缺水,后果不堪设想啊!”
姜维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说道:“魏军截断水源,就是想逼我们出城决战,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但我们也不能束手就擒,必须想出破解之法。”
此时,傅佥突然眼睛一亮,说道:“将军,我听闻城西十里处有一处山谷,谷中有一处隐秘的地下暗河。虽多年未曾有人涉足,但或许仍有水流。若能找到并疏通这条暗河,引入城中,或许可解燃眉之急。”
姜维听闻,大喜过望,说道:“此计甚好!事不宜迟,傅佥,你立刻挑选五百精锐士卒,带上挖掘工具,随我一同前往探寻暗河。张翼、廖化,你们二人继续坚守城池,安抚百姓,加强戒备,防止魏军趁机攻城。”
安排妥当后,姜维与傅佥率领五百士卒,趁着夜色,悄悄打开西门,出城朝城西山谷进发。一路上,众人小心翼翼,生怕惊动魏军。抵达山谷后,傅佥凭借着模糊的记忆,在谷中四处寻找暗河的踪迹。
谷中怪石嶙峋,荆棘丛生,搜寻工作进展得十分艰难。众人在谷中摸索了许久,终于在一处山壁下发现了一个狭小的洞口。洞口被杂草和巨石掩盖,若不仔细查看,很难发现。姜维心中一动,示意众人安静,自己率先走进洞口。
洞内漆黑一片,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姜维命士卒们点燃火把,小心翼翼地向前摸索。前行了数十步,隐隐听到了水流声。众人精神一振,加快脚步,顺着水流声找去。果然,在山洞深处,发现了一条潺潺流淌的地下暗河。
姜维大喜,立刻指挥士卒们清理洞口附近的杂物,拓宽通道,以便将暗河之水引出。然而,就在此时,洞外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原来是魏军巡逻小队发现了蜀军出城的踪迹,追了过来。
姜维当机立断,留下一部分士卒继续清理洞口,自己则率领其余士卒手持武器,守住洞口。魏军将领见蜀军已有防备,却不甘心就此离去,指挥魏军朝着洞口发起一次次冲锋。
姜维身先士卒,手持长枪,在洞口与魏军展开殊死搏斗。他枪法凌厉,每一次出手都能刺倒一名魏军士兵。在姜维的带领下,蜀军士气大振,拼死抵抗,将魏军一次次击退。
洞中的士卒们则争分夺秒地清理着洞口,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成功将暗河之水引出。姜维见水已引出,立刻安排士卒将水装入事先准备好的木桶和皮囊中,快速运回城中。
与此同时,张翼和廖化在城中得知姜维找到了水源,也组织了一批百姓,带着各种容器在西门接应。一桶桶、一皮囊的清水被运入城中,百姓们欢呼雀跃,原本紧张恐慌的气氛顿时缓和了许多。
郭淮得知蜀军竟然找到了替代水源,不禁大为恼怒。他深知,若不能尽快拿下南安城,时间一长,局势对魏军将愈发不利。于是,郭淮决定改变策略,集中兵力,强行攻城。
郭淮调来了投石车、云梯等攻城器械,将南安城围得水泄不通。魏军士兵们推着投石车,不断向城中发射巨石,砸毁了城墙上不少防御工事。城楼上的蜀军在张翼和廖化的指挥下,用盾牌抵挡着巨石,同时向城下的魏军射箭、投掷石块。
一时间,南安城内外喊杀声、投石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硝烟弥漫。姜维返回城中后,立刻投入到城防指挥中。他穿梭在城墙上,鼓舞着蜀军士气,指挥士兵们用火箭射向魏军的攻城云梯,将其点燃。
魏军的几次攻城都被蜀军顽强地击退,损失惨重。郭淮看着城下堆积如山的魏军尸体,心中暗暗叫苦。但他仍不甘心失败,重新调整部署,准备发动更猛烈的攻击。
而在南安城中,姜维深知魏军不会轻易放弃,他一面组织蜀军抢修城防工事,一面思考着如何反击魏军,打破当前的僵局。姜维意识到,一味地防守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必须主动出击,打乱魏军的部署,姜维在城楼上观察魏军的营地布局,发现魏军虽然围城甚紧,但后方粮草辎重的防御相对薄弱。他心中一动,一个大胆的计策涌上心头。姜维召集众将,说道:“如今魏军全力攻城,后方粮草营地的防备必然有所松懈。我们若能派出一支精锐部队,突袭其粮草营地,烧毁他们的粮草,魏军必定军心大乱,到时我们再趁乱出击,定能大破魏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