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王进试传太祖棍,董超言点晁天王

换源:

  董超正对门坐着,看见那领头人就是一愣。等听清来人说话,更是下意识地眯了眯眼睛。

黑红汉子后边三位,年岁、高矮、胖瘦各有不同,但一样的英勇彪悍,眉眼之间颇有相似之处。

再往后一位,虽然穿的是粗布麻衣,但身长八尺、相貌堂堂,遮不住出尘之气。

再往后一位,也是一样的粗布衣,偏偏三缕胡髯、白净面皮,怎么也不像做惯农活,吃惯苦头的人。

最后那位年纪稍长一些,约么四十来岁,穿一般的衣服,膀大腰圆、威风凛凛,说是卖枣子的,倒不如说更像威震一方的江湖豪侠。

就这七个,董超很自然地想起天上的七颗星星。再算算日子,蔡京生辰在即,时间和生辰纲正好对上。

那便不用说,这就是东溪村七星聚义的晁盖等七位了。

董超边摇头边笑:先不说这几位装扮像不像,眼下可就在郓城县边上。晁天王那是本地名人,这么大张旗鼓穿堂过室,就不怕遇见熟悉的一眼识破?

智多星吴用果然是算大事不顾小节,用计谋顾头不顾腚。

董超这边跑神了,王进可还等着呢。

见董超只是笑着摇头,王进心凉了半截,失望道:“怎地,兄弟不愿意?”

董超回过神来,就势解释道:“哥哥这说的哪里话,小弟怎会不愿意?只是想起了智深哥哥和史大郎,有一些顾虑:若小弟攀高和哥哥结拜了,岂不是平白高出一辈?智深哥哥那里须不好看。”

王进放下心来,笑道:“这有什么不好看的?就没你这层关系,我见了鲁达也得平辈论交。大郎那里你们另算便是。”

董超本就求之不得,自然不会再推辞。当下纳头拜了四拜,就此认王进为义兄。

王进双手搀扶起董超,哈哈笑道:“贤弟快请起!为兄此趟返乡,除了为双亲守孝,还能认下如此一个兄弟,也算人生有幸!”

董超却卖起了乖:“兄长就只说了,难道当哥哥的不给小弟个见面礼物?”

王进很是无语,看着董超那乖张的表情,便知道他心里有想法,摇头笑道:“你也莫要拿话挤兑,我还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能让人惦记的东西。说吧,你看上为兄什么了?”

董超嘿嘿一乐:“兄长当初悉心教导九纹龙史进。把原本只会花架子的史大郎,练成了威震一方的绿林豪侠。今日若不教兄弟些什么,是不是厚此薄彼了?”

在这方天地,论教徒弟的功夫,史文恭当排第一,十几年来培养出赫赫有名的曾氏五虎。

然后便应是王进,不过半年就教出个一流高手九纹龙史进。

其他像秦明徒弟黄信、林冲徒弟曹正、李云徒弟朱富、薛永徒弟侯健、宋江徒弟孔氏兄弟,要么不得真传,要么师徒皆搓。

董超今日有幸拜王进做结义大哥,自然不会错过得其教导的机会。

王进了然,他也正想看看兄弟的身手,毫不推辞道:“既然兄弟有此想法,为兄安敢不尽心?我看这酒铺后院便甚是宽敞,咱们这就去走上一路如何?”

董超自然答应。他四下看看,自己掂起来王进齐眉哨棒,却把挑行李的扁担卸下来给王进;“小弟讨个便宜,试试哥哥哨帮。哥哥就用这根扁担耍耍怎样?”

董超可不是在耍宝。来到这个世界一年有余,他已经发现自己最大的缺陷:

前世在特种兵营里,持械格斗虽然练了不少,但多是搏命用的军刺、匕首之类短刀,长兵刃用的就少一些。

如今在这个纯粹冷兵器的世界上,只用短刀来江湖一对一或许占个便宜;但真到了战场上,不善于长柄兵刃,说不得会吃大亏。

王进原是禁军枪棒教头,后又边关从军,乃是个中翘楚。向他请教,岂不正好?

王进也不管董超想个什么,只把扁担拿手里掂了掂,虽然粗陋了些,长短轻重倒也还趁手。就直接走到院子里,横棍闭户摆个守势,喊到:“兄弟且先尽力攻来,让为兄看看你的路数!”

董超点点头,丝毫不怕伤着王进,一个箭步过来,抡起哨棒力劈华山朝着王进脑袋便砸。

王进托扁担上举,“啪”的一声崩开哨棒,却并不反击,而是喊一声:“兄弟来得好,再来!”

董超也不客气,收棍向王进左肋横扫;王进立起扁担向外一拨,再次隔开。

兄弟二人就这样你来我不往地战在一起。

斗了也就七八个回合,王进感觉不对。

他原想着谨守门户,任董超来攻,探探这兄弟的底。

谁知道董超撒起欢来,一棍连着一棍,一棍紧似一棍,竟然压的王进颇为吃力。

王进无奈,只得抽冷子反击一两扁担,让董超心有忌惮,不敢全力而为。

如此又过了二十余合,王进喊一声:“稍歇!”跳出圈外。

董超收了身法,问王进:“哥哥,你看我这功夫如何?”

王进点点头又摇摇头,却把董超整蒙了:“哥哥,这是何意?”

王进笑道:“真没想到,兄弟如此好身手,此番是为兄托大了。不是为兄自谦,兄弟虽不如我,也只在一线之间。就是全力而为,我要胜你也得在五十合开外。”

“如此一来,为兄却没有可教的了。所为百尺竿头,难在更进一步。这一线的距离,非得要兄弟日夜苦练才可弥补。就这三五天内,我是教不了甚么的。”

董超听懂了,这意思就是让老师把不及格学生教及格容易;但要把九十五分学生教满分,就难比登天了。

能得到王进如此评价,董超也很高兴,仍虚心请教道:“既然哥哥如此说了,一对一的功夫就先到这儿。小弟其实想请教哥哥于战场上厮杀,在人群中破敌的本领。”

王进马上就明白了董超的心思,回想起方才打斗,董超这身法确实更适用于二人肉搏,对面人多了就有些不够。

他乃当世武道大家,略一沉吟,便有了主意:“既然兄弟有此心思,为兄教你一路棍法。乃是由本朝开国太祖皇帝所创的‘太祖长拳’演化而来,最适合军中混战厮杀。”

话说完,王进手持扁担,拉开身架,在这院子中自使了一趟棒。

董超屏气凝神看着,不由得痴了。

要说这路棒多么精妙,那真没有。难得是直来直去,大开大阖。防守时浑身上下密不透风,进攻时四面八方全是棍影。

一趟棒使完,王进面不改色气不喘,收身站定笑问道:“兄弟,哥哥就教你这路棍法,你可满意?”

董超仍沉浸在方才的棍法中,一时未能应答。却听到身后一个声音喊道:“好!使的好棍棒!”

董超、王进顺着声音看去,原来是二人在酒铺后院打斗,引来铺子里的酒客都来围观。尤其托塔天王晁盖看着欢喜,忍不住出声称赞。

这位怎么就没有一点低调的觉悟呢?董超心里忍不住吐槽一句,却拿言语逗晁盖:“这位老哥刚才听说是搭伙卖枣子的,竟也识得棍法?”

“呃…!”晁盖这才醒悟过来,却不知如何作答。

还好一旁的智多星吴用见机快,接话应道:“我这哥哥打小走南闯北,虽然不会使棒,可眼界是有的。何况客官使的确实精彩,也莫说我哥哥,就小人这不怎么懂的,也能看出好来!”

王进已经走了下来。听有人懂棍法,也很高兴,热情邀请道:“既是行家,何不一并入座,就多结识个朋友也好!”

晁盖是真想应邀过去,好歹还记得此行自己另有要事,不是交朋友的时候,勉强推脱到:“多谢这位教师相邀。可惜俺们兄弟明日一早还要出发,胡乱再吃几口即便休息,就不叨扰了。”

王进再请一次,晁盖仍是推脱,也便罢了。只和董超重新坐下,倒碗酒吃着,聊聊刚才棍法的套路。

董超一边听着,看见晁盖虽然坐了回去,却总把眼睛往这边瞄。

董超有心提点他一下,故意大声问王进:“哥哥,你家乡离此不远,可知郓城县虽小,其实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王进被勾起了兴趣:“不瞒兄弟,我虽原籍在青州,回来的其实不多。对临州的风土人情不甚熟悉。兄弟若是知道,不妨说说看。”

董超掰着指头数道:“郓城县多豪杰。首先是郓城县两位都头,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横,忠肝义胆;然后是郓城县押司,及时雨宋公明,急公好义;另有最有名、也是成名最早的,当属郓城县东溪村保正,托塔天王晁盖,仗义疏财!”

“就这四位,俱是义气深重之人,哥哥若是见了,可万万不能错过!”

王进一挑大拇指,不自觉融入了捧哏的角色:“想不到兄弟如此见多识广,对郓城县人物也能如数家珍。真是离乡久了,前三位我都不知。只有托塔天王晁盖成名已十几年,以前我也听过,独自一人扛回镇妖宝塔,震慑住西溪村就没有一个敢吱声的,算是个好汉。”

董超笑道:“好汉自然是好汉,不过晁天王有个癖好甚是怪异,不知哥哥可曾听过?”

王进奇怪道:“这却不曾听过,兄弟细讲来。”

董超神秘一笑:“这晁天王或许是打小穷日子过多了,后来虽然发达,却仍爱假扮成穷苦人家。今天装个种地的,明天扮做个扛工的,后天或许成了卖枣子的,就在城里溜达玩耍。”

“他成名这么许久,城里多有认识他的,见了也只装作不知,只是哄他玩。另有东溪村一个教书先生,有时也不得不陪他一起,可那细皮嫩肉的又如何像穷苦人?多少有失孔老夫子颜面。”

王进叹道:“还是头次听说有这样人。当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不过晁盖能富贵不忘穷日子,倒也难得。”

董超本就有意说给晁盖听,声音又大、咬字又清,晁盖一伙皆听得一清二楚,见提到了自己,更加支愣着耳朵。

晁盖是边听边摇头:当真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我什么时候扮作穷苦人家了?还卖枣子的……

他猛地反应过来,抬头看六名兄弟都盯着自己,尤其智多星吴用更是一脸凝重。

晁盖紧皱眉头,压低声音道:“加亮先生,这……”

吴用示意噤声,摆手指了指后院,店家早已给他们安置好了七人房间大通铺。

七人按吴用意思,都低调起身往后院走。

吴用路过董超、王进桌子时,似是无意间并右手食指、中指,轻轻叩了三下二人桌面。

董超知道自己提醒起了作用,轻轻一笑,也不回应。只和王进把话岔开,继续聊着棍法。

只说晁盖七个回了通铺间,把门窗都关仔细了。吴用想想,又让阮小七拿一条长凳,横坐在院内阴凉处,只充是纳凉。

都布置好了,吴用先问:“晁盖哥哥,就外边那二位,哥哥可曾识得?”

晁盖答道:“方才我专门认了一眼,确实都不认得。加亮先生,这当是失了机密,如之奈何?”

吴用细思一会儿道:“哥哥勿慌,哥哥交友满天下,你不认得他,他识得你也是正常。这二位既然出言示警,当是友非敌。”

“小弟方才就一直想,确是小弟用计不密,漏出破绽。也幸亏有人提醒,待我等弥补了漏洞,生辰纲依然能取。”

刘唐直性子,急切问道:“加亮先生快说,俺们都听吩咐!”

吴用道:“如此,大路子还是不变,只是咱们要分开行事:明日一早我和晁盖哥哥一路先走,低调打扮潜到安桨村白胜家里等着,轻易不外露面;二哥路熟,领着其余人等仍去贩买枣子;待准备好了,就让公孙道长扮作云游先生,到安桨村唤俺们,聚齐人再行大事。”

众人听了都说好,晁盖却压下众人道:“列为兄弟,加亮先生计策自然是好的,照此实行万无一失。不过愚兄这里有个计较,若是大家同意,便照此施行;若是不同意,生辰纲也莫要取了,咱们不如就此散伙,此行权当结交几个朋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