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三娘提着油灯走在粮仓间的青石板路上,灯影在斑驳的墙面上摇曳。五十三岁的她腰板挺得笔直,粗布衣衫浆洗得发硬,袖口还沾着白日里和面留下的面粉。她摸了摸发髻上的木簪——这是儿子参军前用梁山上的桃木亲手雕的。“当家的和小虎这会儿该在军营吃夜宵了。”她自言自语着,从腰间取出一大串钥匙。这些粮仓是梁山的命脉,自从半年前全家逃难到此,融入梁山生活,把这里当成他们的家时,她就主动请缨来看管。难民们都说这老婆子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