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 白总

换源:

  “白总,”一位德国高管忍不住质疑,“全球召回……成本太高了!而且主动承认缺陷,对品牌声誉是毁灭性打击!我们……”

“毁灭性的不是承认缺陷,而是掩盖缺陷!”白莲打断他,眼神锐利如刀,“RheinRuhm的百年声誉,不是靠粉饰太平得来的!是靠对技术和质量的极致追求!现在掩盖,只会让伤口溃烂,最终彻底坏死!壮士断腕,才能求生!成本?远洋投得起!声誉?用我们的诚意和行动去重建!这,就是我的决定!”

她环视全场,目光所及,无人再敢质疑。

“立刻执行!72小时倒计时,现在开始!”

会议结束,所有人如同被注入强心针,迅速投入行动。白莲回到自己位于顶层的办公室。这里视野极佳,能将伦敦金融城的繁华尽收眼底。她的办公室风格简约大气,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巨大的书柜、堆满文件的办公桌,以及墙上悬挂的一幅遒劲有力的中国书法——“静水流深”。

她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奔流不息的泰晤士河,微微闭上眼,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连续的高强度工作和巨大的压力,让她眉宇间染上了一丝疲惫。但那双重新睁开的眼眸里,却燃烧着永不熄灭的斗志。

这五年,她就是这样过来的。从初到异国他乡的忐忑,到在沃顿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从接手欧洲战略发展部这个烫手山芋时的如履薄冰,到如今在重大危机面前力挽狂澜的游刃有余。

每一步,都浸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和心血。

她主导过与老牌贵族的艰难谈判,用精准的数据分析和极具前瞻性的合作方案,啃下了被视为不可能合作的硬骨头;她策划并成功主导了远洋在欧洲最大的一笔并购案,整合资源,重塑品牌,让一家濒临破产的奢侈品集团焕发新生;她建立了覆盖欧洲政商两界的强大而稳固的人脉网络,从王室成员到科技新贵,“白总”的名字代表着专业、诚信和不可小觑的东方力量。

她彻底褪去了青涩。岁月和磨砺赋予了她一种沉淀下来的、内敛而强大的气场。她不再需要刻意冷脸或提高音量,一个平静的眼神,一个微微蹙眉的动作,就足以让谈判对手感到压力。她是欧洲商界冉冉升起的东方之星,是远洋集团海外版图上最耀眼的将星。

当然,围绕在她身边的追求者,也如同过江之鲫。

有出身欧洲古老贵族、风度翩翩的侯爵继承人,在一次慈善晚宴上对她一见倾心,以家族珍藏的稀世珠宝相赠,邀请她共赴私人古堡晚宴;有在硅谷创业成功、身价不菲的华裔科技新贵,欣赏她的才华与魄力,直言她是“最理想的创业伙伴与人生伴侣”;还有合作多年的德国工业巨头继承人,金发碧眼,英俊逼人,行事风格强硬却对她展现出罕见的尊重和耐心,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她的倾慕……

然而,面对这些常人眼中近乎完美的追求者,白莲的心门始终紧闭。

她会在商业晚宴上优雅地周旋,会在谈判桌上与他们针锋相对或默契合作,会在慈善活动中并肩而行,但一旦涉及到私人情感的试探,她的回应永远只有一种——温和、得体,却带着清晰到不容跨越的界限。

“抱歉,亚历山大,这份礼物太过贵重,心意我领了。”她将珠宝礼盒轻轻推回给那位侯爵继承人,笑容得体,眼神疏离。

“李总,您的事业蓝图令人钦佩,但我目前的重心,只在远洋欧洲的战略发展上。”她婉拒了华裔科技新贵的“合伙”邀约,语气平静无波。

“克劳斯,感谢你的欣赏。但感情于我,并非当下的必需品。”她对德国工业巨头的继承人直言不讳,态度坦荡而坚决。

她的理由总是“工作为重”、“暂无计划”。没有人能真正靠近她的内心。她的情感世界,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坚不可摧的冰墙环绕。

那冰墙之外,是繁华似锦的欧洲名利场;冰墙之内,是一片寂静的、被刻意封存的荒原。

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办公室最底层的抽屉深处,静静地躺着一枚款式简洁的铂金戒指。

那是当年在A市,傅贵在一次商业拍卖会上拍下,强行塞给她的“助理工作纪念品”,她一直当作屈辱的象征。

抽屉里还有一个倒计时的电子钟,冰冷的数字无声地跳动着,距离“五年之约”结束,还有:1年3个月零7天。

这五年,她并非全然隔绝了A市的消息。远洋集团在国内依旧如日中天,傅贵的名字依然是商界传奇。只是,关于他的报道风格,似乎悄然发生了变化。

财经杂志的封面专访里,他依旧是那个眼神锐利、掌控全局的商业帝王。

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文章里不再有关于他刻薄刁难下属的花边,反而多了对他主导的公益项目、对员工关怀政策、对合作伙伴诚信守诺的描述。他依然强势,但报道中开始频繁出现“尊重”、“合作”、“共赢”这样的字眼。

甚至有八卦小报捕风捉影,说傅总近年来性情“温和”了许多,对女性员工尤其“绅士有礼”,只是依然孑然一身,拒绝所有联姻提议。

白莲看到这些报道时,内心毫无波澜。她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分析着这些信息的商业价值和对远洋欧洲业务可能的影响。至于傅贵本人是真心改变还是刻意伪装,她并不关心。五年之约是她划下的界限,是她给自己的承诺。时间未到,心门不开。

“叩叩叩。”敲门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