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新节目!

换源:

  林旭辉正苦恼这一个月的空窗期要怎么办。

台里对许然的执行文件已经下来了,这段时间没有许然的节目,收视率只能说不上不下,没有了之前的辉煌。

一听这小子的口气,他就知道许然肯定又想到了什么。

“说说看。”

“我在路上想到一个好点子,嗯,跟你商量一下,如何?”

林旭辉听完许然的大致描述,觉得这个节目有些看点。

而且既不需要花大价钱请明星,也不需要动用太多的预算。

“你说这个节目叫什么?”

“《变形计》。”

和林旭辉约定回去之后再商量细节,许然收了手机,回头就看见一个女人立在茅草棚门口。

周围围观的人早就散去了,只有三三两两的人探头探脑,对许欣欣虎视眈眈。

家里没一个抗事的人,这个二十五万就像定时炸弹一样。

许然沉吟半晌,上前道:“许欣欣的妈妈?”

女人脸上只有无尽的茫然,似乎完全接收不到外界的讯息。

“大哥哥,你别介意,我妈妈啊,是这样的。”许欣欣笑着说:“妈妈的灵魂去旅游了。”

这句话让许然震撼。

工作人员的车很快就到了,许欣欣面对自己从没坐过的交通工具十分好奇,摸了半天才上车,然后扭扭捏捏地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跟你一起去医院。”

既然上了心,那就放不下了。

在城里办好了住院手续,许然告诉许欣欣,她不能待在这里。

小女孩懵懂又无助,许然只能绞尽脑汁编造一些谎言告诉她要跟自己先走。

许欣欣满眼都是泪水:“我走了的话,妈妈的病真的能好吗?”

“是啊,欣欣是个好孩子,但是……嗯,治疗你妈妈的天使比较害羞,所以除了病人,有人在的话,它就不会出现了。”

许然没想到自己居然有朝一日能够这么熟练地哄孩子。

“我,我知道了。”许欣欣吸了吸鼻子:“我跟大哥哥走,我相信大哥哥。”

二人手牵手离开医院的照片,不知道被谁发布到了网上,一时间又激起了讨论。

“什么情况?许神去拐卖孩子了?”

“别闹了,看背景是在医院里,你上医院去拐卖啊?”

“发帖人说,许神好像是在帮这个小女孩的妈妈办什么住院手续,这个医院是一家精神病院。”

然后知情人冒了出来,帮许然澄清:“都别吵了,我是这边的救助站的志愿者,这个小女孩我认识。去年看到她在街上流浪,就联系家里人,才知道她妈妈有精神疾病,爸爸也死了,这个孩子是靠捡垃圾为生。”

“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编是吧?”

不过这件事没激起太大的浪花,很快就被别的娱乐新闻盖了下去。

因为许欣欣的关系,许然没顾得上老家的房子,就带她回去了。

临走前他委托剧组的一个女工作人员带她洗了澡,买了新衣服,但她惦记妈妈,不是很开心。

直到坐上了飞机,小孩子脸上才重新出现了笑容。

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是买了套房子,以最快的速度搬了进去。

然后接许昌吉回家安顿。

林丽萍一看到许欣欣就傻了,但也很快接纳了这个懂事的小女孩。

许昌吉早就眼馋其他老头天天带着孙子孙女出门逛,这会突然多了个大孙女,乐得连林珍珍的签名照都不抱在怀里了,就天天盘这个小姑娘。

等许然去电视台找林旭辉,时间已经过去了四五天。

“你这个提议我觉得很不错。”

会议室里,林旭辉看完了许然提交上来的方案:“《变形计》这个名字也很不错,很符合题意。让两个不同环境下长大的小孩子互相体验对方的生活,也是对现在社会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个反思。”

“第一期的人我都选好了,两个人选,”许然说:“一个就是我之前说的那个许欣欣,她身上的故事让人动容,另外一个嘛,情况也差不多。”

“那城里的家庭挑好了吗?”

“这倒没有,可能需要台里征集了。”

两个人一拍即合,只三天的时间,就找到了。

城里家庭选的是江初夏打工时,酒吧老板家。

老板老来得子,快五十岁才有了第一个儿子,宠得那叫一个无法无天。

这边的许昌川,费了好大劲,找了不少关系,才澄清自己儿子没做那种缺德事。

举报的人也因为证据不足被批评教育了一番。

本以为自己这口气咽不下去的时候,他接到了电视台的电话。

“许先生是吗?是这样的,我们是央妈《变形计》节目组的工作人员,这次来电是想请问一下,您有意让令郎上这个节目吗?”

上节目?!

许昌川瞬间激动了。

他第一反应是诈骗,后面又觉得应该不是。

难道是许然?

肯定是许然回家说了什么,许昌吉这个人虽然没啥大本事,但是三观还是很正的。

邀请他们上节目或许就因为许然对自己无礼?

刘美丽更是片刻都不能等,在知道许然就是许昌吉的儿子的时候,她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

又听儿子可能会上电视成为名人,立刻嚷嚷道:“去去去,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去?我儿子长得那么帅,万一当上了明星呢?”

许昌川犹豫半晌,点头同意了。

第二天,电视台就送来了,节目的台本,让两个人好好看看。

说白了就是交换孩子。

城里的孩子来这里,他们的孩子去城里。

互相体验。

“这么说,咱们家也能上节目是吗?!”刘美丽一直苦于花了那么多钱盖的房子没能让人仔细看清楚,那这么好的机会肯定不能错过了。

“没错。”前来洽谈的工作人员点了点头:“基本上视角主要是在孩子身上,当然了,你们也不用过多的心理负担,以前在家里对待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对待别人的孩子也是一样。”

刘美丽精神一振。

这可是她的拿手好戏,论对孩子好,这村子里她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