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挟天子,以令诸候。(三)

换源:

  第一百五十八章挟天子,以令诸候。(三)

将那些悟到的,化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心智开启起后,有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以前的文字,组合在一起,全然不同的感觉,像是活了过来。

瞬间领悟到许许多多的不同含义,一切都在説话,总能在短时间得到你想要的。无法详细描述,那种感觉,连天地星辰,都在説话,它们明明再説话,却听不懂,悟不透。

王承恩的死,对于轩辕的触动极大,他真的活在了轩辕的世界。轩辕若道一般,不带丝毫情绪,体悟着他的忠诚之道,像个局外人,审视着一切。

人心善变,时,势也。轩辕既得皇令,迅速派出手下,整合崇祯帝明面上,所有的势力,做成既定的事实。到时,即使崇祯帝后悔,也是无济于事。人,要善于用势。

初步整合完毕,轩辕下达了,清除定王朱子孝的命令。在众人还未反应过来之前,从不动如山瞬间切换至动若雷霆。与魏道之联盟的拉扯,分散了定王朱子孝的精力。轩辕调敌以动的目的达到,雷霆一击,荡平一切。

崇祯帝够狠,为了让轩辕更好的,借势而起,顺势而为,师出有名,死去的王承恩也被他利用,以达到他的目的。百姓需要得到,他们心中想要的正义,得民心者,得天下。

在庭院品茶的轩辕,心中大骂,彼其娘之,这种争权夺利,拉拢人心的游戏,的确迷人心智。名利二字,堪破何其艰难。

一个好的习惯才会成就自己,每晚入睡之前的问心明道,都在提醒自己,有道无术,术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在所有人还未反应过来之前,定王一派势力,被迅速挖解。直接公布结果,讲明原由,张榜贴示,让百姓得到他们想要的,正义战胜邪恶。中间的艰难困苦,只有经历的人才体悟过,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听你讲过程,那叫负能量,给大众需要的,即可。

体悟最深的,还有魏道之联盟,对轩辕是又怕又敬。简直坑人一流,效果惊人,想稳坐钓鱼台,坐收渔利的众位同僚,包括崇祯帝,都被他以道驭术,拉下水。

崇祯被天道借轩辕的参悟,巧施因果,修正了剧本,使崇祯时日无多,再次回到既定命运。魏道之联盟成为挡箭牌,为轩辕和崇祯挡下灾难,最后,轩辕成为最终赢家。

中立的文武同僚,心中暗叹,有感而发,轩辕炎黄真是个有想法的男人。这货坑起人来,不分敌我,凡是对他有利的,拿过来就用,不下场都不行。知他善于借势,可这用势的手段,防不胜防。

众人不自觉收敛了心态,定王一系空出的位置,能争取几个算几个,别让轩辕真的惦记上了。但凡有点事,他想方设法的,将因果嫁接在他人身上。魏道之联盟纯属无妄之灾,误中副車,真要让他惦记上了,……。

三日后的朝会,轩辕拦下魏道之,一脸诚恳地邀请他小聚一下,陈庆也在被邀之列。二人脸色苍白,不想去,又怕得罪了轩辕,只得随轩辕进入上次的茶楼。

同样的茶室,同样的人,心情却是截然不同。

轩辕斟茶倒水,矮身做小,将姿态摆低,为二人留足了面子。魏道之陈庆两人难看的面色,才逐渐变暖。

轩辕率先开口,详细讲述,自己这么做的原由、用意,并提出了补尝的方案。轩辕越发的感觉,无论何时,实力才是第一位的,所幸崇祯帝不日就会宣布,轩辕监国,以后再做什么,顾忌就没这么多了。

陈庆幽幽説道“少军阁,好手段,庆,不自知的,就成了少军阁的势,顺势而为,无察觉的就被少军阁利用了。”

轩辕平静看着他,对于陈庆,轩辕还是很看好的,那份悟性,对比于前世同龄的方知夏,高了不知多少。这些世家子弟底蕴深厚,一旦开启了心智,尽化于身,比普通人家的孩子,先天就占优势。

国学的开放,他不知百姓几人能重视。陈庆这类人,从小被父辈压着,无论心性综合能力,对比大众,领先太多。

单一个修心,方知夏如果不是大病几年,生生逼得他不得不静,他一辈子也不明白其中的含义。陈庆这类人,却是自小就开始修心养性,这其中差出十万八千里。

陈庆接着説道“少军阁,陈庆不要补尝,只想跟在少军阁身旁,学习一段时日。”

魏道之若有所思,点点头,开口赞同道“少军阁,补偿方面,还可以再多减去些,希望少军阁成全。”

陈庆作为魏道之联盟的智囊,魏道之十分看好他,将陈庆当作继任者来培养,跟在轩辕身边学习一段时间,陈庆必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轩辕双目精光凝聚,这也是百姓于他们最大的差距,取舍之间,看长远,利益最大化。他们能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对自己,真正有利的。

稍作沉思,轩辕点点头,答应下来。自己最宝贵的部分,轩辕只会传给子女,留下书信,在那个全民信息年代,公示于炎黄一族。那种心智开启的方法,不适合所有人,需要轩辕一族,依据自己尽可能清晰的描述,摸索形成系统体系。

陈庆跟在自己身旁,结下师徒因果,世家联盟与自己产生,千丝万缕的关联,到时自己改制之时,阻力会小很多。

轩辕没办法,改变这个世界,即使全民教育,独立思考,反思能力的形成,就难如登天。自以为是没有任何问题,问题的关键是得知道自己自以为是,这里面是有区别的,代表了一个人是否智慧。

双方和解,达成一致,各取所需。轩辕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凝聚实力,尽力涤清,将所得的真的化为己用,而不是流于表面。己方刚刚整合的崇祯势力,得真正化为己用,不宜再有大动作,需消化吸收完毕才可。平稳过渡时期,自己只能尽力,缩短这个过程,而不是没有。

经此一役,轩辕所有目的达到。唯一没想到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过程,居然这样离奇曲折。先贤的至理名言,只能用自己的一生去解读,唯希望下世的宿慧能早点开启,打开的方式,温柔点。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