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小日子的计划!

换源:

  何大清的目光在堆积如山的食材上快速扫过。

白花花的面粉,肥腻的猪肉,黄澄澄的食油,还有各种新鲜蔬菜。

他的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机器,飞快地思索着如何将这些物资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一个念头闪过,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

他想到了自己的随身空间。

那是他穿越而来最大的依仗,也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他对抗这些侵略者的秘密武器。

他面上不动声色,依旧是那副谨小慎微的厨子模样,手脚却麻利地开始整理。

趁着无人注意的间隙,他巧妙地利用身体遮挡,意念微动。

一些易于储存、顶饿抗造的食物,比如几袋精白面粉,几块腌制好的咸肉,还有几坛子咸菜,悄无声息地从食材堆里消失,被他妥善地转移到了随身空间之中。

这个过程快得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做完这一切,他心中稍定。

这些食物,不仅仅是完成眼前这个“伺候太君”任务的保障,更是关键时刻能够救命的储备。

无论对自己,还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同胞而言。

随后,何大清开始更加细致地观察这个据点的内部布局和人员活动。

他的视线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扫过院墙的高度,门窗的位置,甚至是角落里不起眼的杂物堆放。

他发现,这支所谓的日本保安队驻扎在这里,似乎有些过于明目张胆了。

他们的警惕性好像并不算太高,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

这完全不符合那些鬼子一贯狡猾谨慎、步步为营的行事风格。

他们在这里大张旗鼓,难道是为了掩饰什么更深层次的目的。

或者说,用这个看似普通的据点作为幌子,是为了转移城内各方势力的注意力,为他们真正隐秘的行动打掩护。

进而,隐藏他们那些见不得光的图谋。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像疯长的野草,瞬间占据了他的思绪。

这种可能性不仅存在,而且极大。

他开始在脑海中飞快地梳理着已知的信息,分析着各种可能性。

他们的真正目标会是什么地方呢。

这里的位置靠近西直门,不对……他猛地想起地图,这里更靠近南门。

是南门。

要知道,这座饱经沧桑的四九城,只有南门这一路往南不到十里地,就是繁忙的铁路站台。

而且,南门外的那条铁路,直接连接着外城,甚至更远的地方。

那是一条绝佳的撤离路线。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一旦他们行动完成,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比如半个小时,就抵达火车站,搭上早就准备好的火车,迅速撤离四九城。

将他们的“战利品”安全、快速地转移出去。

而眼下,时局动荡,风雨飘摇。

拥有后世记忆的何大清,清晰地知道历史的走向。

1945年,就是小日子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

那么,在眼下这个1944年末尾的关键时间点,小日子如果计划从四九城撤离什么东西……

极有可能,是那些他们从龙国各地搜刮掠夺而来的文物、古董、字画、金银珠宝等珍贵的国之瑰宝。

毕竟,这些凝聚着中华文明精华的东西,在他们眼中,只是可以换取利益的财富,更是他们发动侵略战争、犯下滔天罪行的铁证。

在战败前夕,将这些罪证连同财富一起转移,是他们必然会做的事情。

这种可能性,几乎是板上钉钉。

他清楚地记得,在前世的历史记载中,龙国在小日子战败前后,流失了多少价值连城的中华瑰宝,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被他们用各种手段偷运出去的。

而且,小日子为了掩盖罪行,还销毁了大量的证据,导致后来在追索和历史清算时困难重重,他们甚至以此为借口,拒不承认当年犯下的累累暴行。

若非自己拥有这超越时代的“上帝视角”,结合前身何大清这些年在京城底层摸爬滚打的经历和见闻,断然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这些看似零散的信息串联起来,推断出如此惊人的内幕。

这也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之前那个汉奸头目会反复强调,这次的任务“极其重要”,绝对不容有失……

原来,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这十一人的小队,更是背后那不可告人的、转运国宝的阴谋。

想到这里,何大清的拳头再次攥紧,骨节发出轻微的声响。

那自己就更不能让他们得逞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