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何雨柱看着这个厕所,满眼都是羡慕,可羡慕也没用,他的屋子根本没地方修厕所。
北边的墙上开了一个大门,是高2.05米、宽1.8米的双开门。
出去就是另一条巷子。
“不行,我也要修房子,我现在就去找陈师傅!”何雨柱突然说道。
“等一下,你得先去街道办申请,不然陈师傅没办法买到材料。”徐亮连忙叫住准备直接从院子大门离开的何雨柱。
“好嘞,我知道了。”何雨柱点头应道。
看着何雨柱离开的背影,徐亮关上了大门。现在有了这个大门,以后进出就方便多了,他打算把四合院那边的门长期锁上。虽说名义上还是一个四合院,但从现在起,实际上已经和四合院分开了。
徐亮回到屋子,开始收拾东西,明天他就要回村里了。
他还有采购任务要完成,还指望村里帮忙呢。
现在虽然物资比较充裕,但每个人买东西都有限量,根本不可能直接在菜市场完成三十万的采购任务。
毕竟现在的钱购买力很强,三十万能买到不少东西呢。
次日清晨,徐亮跨上自行车,一路朝着城西方向骑行而去。
刚出城区,路况就变得糟糕起来。路面坑坑洼洼,仿佛被重锤反复砸过一般,车子骑在上面颠簸得厉害。
好在徐亮看到了正在修路的施工队伍,他心想,照这情形,过不了多久,这条路应该就能好走很多了。
凭借着原身留下的记忆,徐亮奋力蹬着自行车。这一路30公里的路程,他足足骑了两个多小时,才终于抵达目的地。
他所在的村子离广慧寺并不远,村子位于两山之间,山脚下开辟出了大片的农田。
徐亮知道,他们家族早年并不在此地,而是从山东迁移过来的,是徐亮的祖上带领着族人们来到了这里定居。
听说当年还有一支族人向南迁徙,只是自分开后,就再没了消息,也不知道如今他们在何处安身立命。
徐亮刚一走进村口,就听到有人大声呼喊:“小族长回来啦!在城里过得咋样啊?”他转头望去,只见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正躺在村口的石头上。
徐亮在脑海中仔细回忆原身的记忆,这才想起这个人是谁。
此人叫徐宜勇,28岁了还打着光棍。他母亲去世得早,父亲当年跟着徐亮的父亲外出时,不幸战死在外面。因此,族里对他一直颇为照顾。
可没了父母的管束,徐宜勇变得异常懒散,还经常和外村人混在一起赌博。
徐亮没搭理他,继续骑着车,朝着自家的方向走去。
徐宜勇见状,不屑地小声嘀咕道:“切,神气什么呀!要不是你爹是族长,你还能比得上我?”嘀咕完,他又懒洋洋地躺在石头上晒太阳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徐亮一边走,一边和村里的乡亲们热情地打招呼。
有乡亲关切地问道:“族长,咋这么快就回来了?是不是在城里有人欺负你了?”
还有人劝说道:“族长,要是城里不好待,就回来吧。你可是高中生,比那些城里人厉害多了,咱族老也真是的。”
就这样,徐亮在和乡亲们的欢声笑语中,推着自行车来到了自家院子门口。
眼前是一座两进的四合院,正房是两层楼的建筑。徐亮打开院门,走进院子,一路上眉头都紧紧皱着。
他心里想着,这院子都破旧成这样了,根本没法住人啊。
思索片刻后,徐亮按照记忆中的线索,来到西侧的一个房间。他在房间里找到粮食架子,轻轻拨动房梁上一处不太起眼的木块。神奇的是,粮食架子后面的墙壁缓缓转动起来,露出一条半米宽的入口。
徐亮忍不住惊叹,这设计也太精巧了!要不是有原身的记忆,他估计怎么也找不到这个隐蔽的入口。
从墙壁的入口进去,是一条向下的楼梯。徐亮拿着手电筒,小心翼翼地沿着楼梯往下走了二十多米。途中,他还得小心避开几个机关陷阱,这才安全到达下面。
到了下面,徐亮发现这里竟然是一处天然洞穴,更让他惊讶的是,洞穴里还有一条暗河。
一进入这个地方,一段记忆涌上徐亮的心头。那是病重的父亲带着原身来到这里的场景。
徐亮还记得,他们曾经顺着这条地洞出去过。沿着暗河逆流而上,步行大概两公里,就能从山里的一个洞穴出去。只不过,现在那个洞穴已经被伪装封堵起来了。
如果有需要的话,只要把封堵的材料砸开,就能顺利出去。
徐亮不禁好奇,先辈们究竟是怎么发现这么隐蔽的通道的呢?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他拿着手电筒,顺着暗河向下走了一百多米。在一块巨大的山石侧面,有一扇用石头伪装起来的门。徐亮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大门打开。走进去一看,里面堆满了防潮用的木炭和石灰。
继续往里面走,就来到了徐家的藏宝室。这里存放着徐家几百年来积累的财富。
看着藏宝室里堆积如山的小箱子,徐亮的双手微微颤抖着,他打开了最上面的一个箱子。手电筒的光照在箱子里,顿时反射出一片黄灿灿的光,晃得徐亮的眼睛都变成了黄色。
箱子里装的全是一根根大黄鱼金条,每根重达十两。这里的十两可不是建国后更改计量后的十两,建国后十两为一斤,而这些大黄鱼金条的十两,是之前的计量标准,大概相当于300多克。
每个箱子里装着二十根大黄鱼金条,而存放黄金的箱子一共有六十二箱。
徐亮对自家的先祖佩服得五体投地,且不说这里面还有各种古董玉器、白银翡翠,单是这些黄金,就足够他这辈子衣食无忧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