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你这收获可真不小啊,还有吗?我拿东西跟你换

换源:

  回到自己院子,徐亮发现前院的月亮门已经被封起来了,后院单独开了个门。

前后院彻底分开,变成了两个独立的院子。

现在这个院子看起来没那么显眼了。

徐亮走到西厢房,推开门一看,里面堆满了各种家具。

他抿了抿嘴,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卷起袖子,开始动手搬里面的家具。

他之前还想着,估计很长时间都不会再去密室了,没想到才过了一天,就又得下去一趟。

徐亮根本拿不出五百万。

为了凑齐这笔钱,他只好去取出原本打算留着收藏的那部分积蓄。

这五百万一拿出去,他的存款就只剩下一百多万了。

想到这儿,徐亮心里就一阵憋屈。

他明明拥有巨额宝藏,可在当下这个时代,这些财富却根本派不上用场。

就算将来有机会使用,那时候他都六十岁了。

到了那个年纪,就算有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义呢?

徐亮暗自下定决心,接下来一定要尝试养生类的技能。

就像健身能让身体强壮一样,养生说不定能让他活得更久、身体更健康。

想象一下,六十岁还能成为精神矍铄的壮汉,倒也挺有趣的。

徐亮开始动手,把房间里的家具一件件搬到外面。

接着,他走进密室取了钱,之后又把这些家具一件一件地搬回房间。

忙完这一通,他累得浑身是汗。

于是,他赶紧到水缸边,舀了几盆水冲洗身体。

自从他回到村子,水缸里的水就一直被族里的年轻人挑得满满的,他倒也不用自己去挑水了。

农村生活有个很大的不便之处,就是没水没电。

到了晚上,只能点着油灯照明。

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村里的厕所都是旱厕。

徐亮好不容易在城里用上了干净的厕所,没想到回到村子又得用这种旱厕。

第二天,徐亮和几个年轻人在村外四处寻找。

他们的目标是找一处合适的地方,用来建立砖厂。

因为村子建在山里,平地本就不多。

现有的平地都被整理出来,用作农田种植农作物了。

经过一番挑选,他们最终选定了离村子一公里外的一处地方。

这里离道路不远,以后运输原材料和成品都会很方便。

不过,前期的建设工作可不轻松。

徐亮已经和族里的长辈商量好了,村里集资的钱,很大一部分会用来雇佣周边村民帮忙。

徐家村有一百多户人家,如果仅靠村民自己来建设砖厂,那进度肯定会很慢。

族里的长辈已经去镇上办理村办企业的手续了。

办理这个手续难度不小。

就在他们都不知情的时候,这件事已经被呈报到了高层领导的案头。

他们村这次申请村办企业,是新中国成立后,村里集资、全体村民共有的第一家企业申请。

这样的新鲜事物,下面的工作人员哪里敢轻易审批。

等村里集资的资金全部收齐了,上面却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族里的长辈原本想先开工建设,徐亮却阻止了他们。

虽然徐亮不知道他们村是第一个申请村集体企业的,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形势,他觉得必须要把手续办齐全,不能给以后留下隐患。

徐亮在村里待了五天,期间收集了一些村里的山货和腊肉。

五天之后,他发现面板技能的经验不再增长。

这一情况让他在村里待不下去了,毕竟现在面板经验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在离开村子之前,徐亮又和族里的长辈谈了一次。

他叮嘱长辈,等上面有了决定,一定要派人来通知他。

随后,他把大包小包的东西绑在自行车上,便踏上了返回城里的路。

徐亮骑着自行车,一路上累得气喘吁吁。

此时,他无比怀念汽车,哪怕有辆摩托车也好啊。

自行车驮着重物,行驶在崎岖不平的路上,特别耗费体力。

徐亮一边骑车一边想,许大茂天天拉着那么重的放映设备下乡,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许大茂身体都这么好了,却还打不过傻柱,那傻柱得强壮成什么样啊?

徐亮和傻柱接触过,可没觉得两人之间的差距有这么大。

回到城里,徐亮先来到四合院。

不过,他没有从四合院的大门进去,而是打开了自己院子的门。

他把一些食物放进院子,锁好门后,便朝着轧钢厂赶去。

等他赶到轧钢厂的时候,这一路上已经花了三个小时。

门口的保卫科人员查看了徐亮的证件,又看了看自行车后面装的东西,满脸羡慕地说:“你这收获可真不小啊,还有吗?我拿东西跟你换。”

徐亮递过去一支烟,摆了摆手,用力一蹬自行车,说道:“没了,厂里就给了我三十万,都花在这些东西上了。”

他可不会把这些东西给别人。

他在轧钢厂工作,只是为了能留在城里。

他是农村户口,如果没有这份工作,他一个人肯定会被遣返回村的。

对他来说,这不过是一份工作而已,他又不想往上爬,没必要用这些珍贵的物资去拉关系。

别看村子就在大山脚下,可想要打到猎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村子周边的山林,经过这么多年的砍伐,树木都快没了。

想要打到猎物,得走很远的路才行。

就算村里不缺枪弹,打猎也不是件轻松的事。

徐亮拉着东西,直接去找了食堂负责人。

他让对方找人对这些货物进行称重记录。

食堂主管走到门口,递给徐亮一根烟,说:“你小子有两下子啊,这些山货还能再弄点不?”

徐亮把烟夹在耳朵上,回答道:“现在这些都是从山里采来的,数量有限。不过村里打算自己种植蘑菇,到时候可以卖给轧钢厂。”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