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算了,先养着吧,看着也挺好看的

换源:

  徐亮自嘲地笑了笑,拿着碗来到院子,从水缸里舀了点水,开始洗碗。

回到屋里,徐亮拿起书本。他一直期待的花卉种植技术却始终没有出现。

徐亮觉得很奇怪。从建造和健身技能的获取来看,在面板上生成技能似乎没那么难,可为什么这本书他都看了好几遍,还是没有生成技能呢?

难道得亲自去种植才行?还是说这本书内容太杂,所以不容易生成技能?

书上介绍了各种花卉的养殖技术,徐亮决定从这两方面找找原因。

他打算先选一种花卉试着种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徐亮就赶到市场。找到卖花的摊位,问了问价格,把他吓了一跳。

地上摆着的花,随便问一种都要两万块。在他看来,这些花还不如三大爷养的好看呢。

怪不得三大爷伺候那些花那么精心,原来在这个时代,这些花价格这么高。

最后,徐亮选了一盆茉莉花。白色的花骨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看起来十分漂亮。

为了这盆花,徐亮跟卖家讲了好半天价,卖家才肯降到一万四,就再也不肯让步了。

徐亮付了钱,抱起花走出市场。

他把花绑在自行车后座上,轻轻晃了晃,确认绑紧了,这才骑车前往书店。

这次徐亮去的不是新华书店,而是位于东门口的一家二手书店。

新华书店里他想要的书太少了。在当下这个时期,书店里大部分都是各种思想类书籍,技术类书籍印刷量很少。

到了二手书店,徐亮挑挑选选,最后选了一本《改良段木种菰术》。这是一本民国28年出版的书,讲的是蘑菇种植技术。

在徐亮看来,村里的地势条件决定了没办法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只能走小而精的路线。

蘑菇培育有占地面积小的优势,还能多层培育,空间利用率高,产量也高。

只是砖头烧制技术方面有点麻烦,他只在《天工开物》里看到有相关讲述。

这书是明朝的,虽说他手里这本是民国印刷的,但徐亮不太满意。可翻遍了书店,也没找到专门讲砖头烧制技术的书。

没办法,他只好买下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八千元。

这可比在新华书店买便宜多了。

回到院子,徐亮先在院子南边假山附近挖了个小坑。然后把茉莉花连带着花盆里的土一起取出来,放进坑里。

他往坑里回填了一些土,把花下面的土地抹平,这才起身从水缸里舀了一碗水,浇了一点在花根部。

根据《草本花卉栽培》里的说法,茉莉花喜欢阳光,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能浇太多水。

徐亮按照书上的方法,检查了一下土壤,发现不太符合茉莉的生长要求,不过勉强也能用。

他又检查了一下枝叶,确定没有虫害,这才站起身。

徐亮打开技能面板,发现没什么变化,也没有出现新技能。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心想:算了,先养着吧,看着也挺好看的。

下午,徐亮跑去轧钢厂采购科转了一圈。采购科办公室里没什么人。

大家都在外面四处找物资呢,这个部门是厂里唯一能天天在外面自由活动的部门。

徐亮对换到这个岗位很满意。

他在科长面前露了个脸,见科长没什么反应,就悄悄骑车回家了。

徐亮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等村里蘑菇种植顺利了,以后物资采购的事儿也不用发愁。

这么一份挣钱多、事儿少还离家近的工作,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回到家,徐亮就拿出《天工开物》看了起来。只看烧砖这部分内容的话,感觉还挺简单的。

徐亮想了想,决定在院子里试着烧砖。

毕竟从花卉养殖一直没生成技能的情况来看,光看书不动手,根本没什么用。

《天工开物》里说:“凡埏泥造砖,亦掘地验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或黄。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

还说:“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木匡之中”。

可看完之后,第一步就把他难住了,他都不知道上哪儿去找制砖用的泥。

不管那么多了,先试试再说,徐亮暗自给自己打气。

徐亮转身就来到了院子里。

他先把之前种花时挖出来的土收拾到一起。

随后找了一块布,又拿起刀子,仔细地把布料里的线抽出来。经过这么一番操作,布料的线不再紧紧挨在一起,上面出现了一个个小小的布眼。

紧接着,他用这块布开始筛土。不大一会儿,石头等杂物就被清理出去了。

很快,地上就堆起了一堆细细的土。

徐亮伸手捏起一些土,在手里揉搓了几下。从手感上判断,好像没感觉到有杂质了。

之后,徐亮找来了一个盆。

他把筛好的土装进盆里,接着往盆里加了些水,开始搅拌起来。

徐亮使出全身的劲儿,不停地搅拌,就是为了让水和土充分融合。

一直搅拌到土吸收了足够的水分,变得又粘又软,他才停了下来。

就这一个步骤,就花了好几个小时,徐亮的双手都累得发酸。到最后,他实在没力气了,干脆脱了鞋子,直接用脚踩。

不过他心里也清楚,现在只是试验,要是真的大规模烧制,肯定不能这么干。到时候直接挖地下的软泥就好了。

徐亮又拿起之前装修剩下的木头,找了些钉子。

他简单地做了个木框,然后把和好的泥放进木框里,用力把泥压平。

做好这些后,他把成型的泥砖取出来,放在了假山下面的石头上。

根据《天工开物》里的记载,接下来就要把泥砖晾干了。

徐亮可不想闲着,他打算先改造一下灶台。他想把灶台上的开口封起来,这样就能提高炉内的温度。

好在他家有两个灶台,封一个也不耽误做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