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清心里清楚,将来养老还得靠傻柱,这才决定回来。
要是换作刚离开那会儿,他多半是不会回来的,毕竟一个能丢下孩子自己出去浪的人,能有多少责任心呢?
从何家出来后,易中海开始挨家挨户邀请邻居明天去家里吃饭,就连平时和自己有矛盾的张启发家,他也亲自上门去请了。
接下来,他又出去请了厨子。
若不是之前闹过别扭,何大清本是最合适的人选,如今自然不可能了。
这次易中海打定主意要大办一场,他把每家的大人小孩都邀请了个遍。
按往常的规矩,谁家请客,别家通常派个代表就行,但这次易中海坚持请全家。
第二天一早,众人还没起床,厨师就带着徒弟到中院搭起了灶台。
易中海喊上贾东旭,拉着板车去买了一大堆菜回来。
贾东旭对此毫无怨言,天刚亮就主动跑到易中海家帮忙,因为昨晚贾家开了个家庭会议,核心结论只有一个:必须好好讨好易中海,决不能再影响师徒关系。
从前那套“道德绑架”的手段再也行不通了:如今易中海有了自己的孩子,不需要贾东旭养老;
又没了“管事大爷”的头衔,道德约束对他也失去了作用。
看似何家的事让易中海栽了跟头,实则打破了他的“枷锁”。
如今有了孩子,他只需一心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至此,贾、易两家的地位彻底反转,易家不再需要贾家,贾家却离不开易家了。
上午,张启发在中院转悠,看着贾东旭忙前忙后、态度殷勤的样子,不禁感慨:“真是世道变了,贾东旭居然也变得勤快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贾张氏对此竟毫无怨言。
其实大家都明白,贾家这是在讨好易中海。
看着像“勤劳小蜜蜂”一样的贾东旭,不少人都露出了戏谑的眼神:“你小子也有今天!”
昨晚,张启发复盘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得出结论:
易中海之所以突然收养孩子,一是因为失去了傻柱这个“帮手”,又对贾家失望透顶,实属无奈之举,要知道,原剧中他到死都没这么做;
二是因为没了“道德天尊”的光环,他担心晚年无人照料,加上现在剧情才刚开始十年,他不过四十来岁,在失望中选择收养孩子,倒也在情理之中。
张启发万万没有料到,自己先前的判断竟全盘皆错。
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在这次收养孩子事件中充当主导角色的,竟然是李翠芬。
这个平日里毫无存在感、待人温和又行事低调的女人,居然是隐藏在幕后的关键人物!
世间的事情总是充满变数,谁能想到一向精明老练的易中海,这次竟然被人摆了一道,而算计他的不是旁人,正是他的结发妻子!
如今,院子里的情形已悄然偏离了原本的轨道,至于未来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张启发心里也没有确切的答案。
不过,这种未知感反倒让张启发内心涌起一股兴奋,他满怀期待。
毕竟,未知的事情往往更具吸引力,不是吗?
再说了,自己穿越前的剧情是那样,如果穿越后一切照旧,那这穿越岂不是毫无意义!
渐渐地,邻居们都聚集到了中院,就连何大清和傻柱也出来向易中海说了几句祝福的话。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张启发彻底愣住了,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何家的人会出现。
还没等他回过神来,看到有人开始送彩礼钱,张启发也掏出了一块钱。
按常理,普通邻居给五毛钱就够了,他因为要照顾弟弟妹妹,经济上稍显宽裕,所以才给了这么多。
令人意外的是,易中海竟然没有收下礼金,“各位邻居,大家能来见证这件事、为我们捧场,我已经感激不尽了!
所以今天我家不收礼,还请各位邻里以后多多关照我家这两个小家伙。”
听到说不收礼金,众人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老易真是个实在人!”
“易大爷果然豪爽!”
“做得好,没丢面子!”
……
张启发也默默地把钱收了起来,上前说了几句祝福的话。
随着中午临近,一道又一道菜肴被端上了桌。
易中海把聋老太太请了过来,让她坐在主桌的上座,后面跟着他的老婆和孩子。
上午的时候,李翠芬一边给两个小家伙梳妆打扮,一边教他们礼仪规矩。
两个孩子穿着崭新的衣服,戴着虎头帽,本就可爱的模样更添了几分喜庆!
张启发也不得不承认,这两个孩子确实招人喜爱。
易中海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换作是他处在易中海的位置,看到这两个孩子,估计也会心生喜爱之情!
易中海并不清楚张启发心里在想什么,要是知道了,肯定得替他老婆向张启发表示感谢!
众人都坐下后,易中海站起身说道:“再次感谢各位邻里前来捧场。
有两件喜事要和大家分享。
第一件事是我和翠芬有了我们的孩子,儿子叫易平安,女儿叫易小慧!
第二件事就是请大家一同见证。从今天起,我认聋老太太为干妈,为她养老送终。”
其他人听到易中海认聋老太太为干妈,都觉得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毕竟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李翠芬在照顾聋老太太,现在只不过是确定了名分而已。
可张启发却大吃一惊!他实在想不明白易中海这么做的理由?
因为认亲之后,聋老太太的事情就完全成了易中海一家的责任,哪怕以后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能再推给别人了!
那以后还怎么用道德去绑架别人?怎么去上演给革命队伍送鞋的那出戏呢?
难道是为了继承聋老太太的房子?
这确实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也不全是。易中海认亲有三个理由,一是为了房子,他现在有了儿子,得提前做打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