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价格公道

换源:

  “鲤鱼和草鱼的市场价是两毛六到三毛二之间,我这鱼的个头大,

而且还不用票,谁想买就出个肉票钱,一斤多给八分,四毛钱一斤吧!”

买东西没有票据是要额外加钱的,这是市场交易的规矩。

杨利民报出价格后,众人商量一番,四毛钱一斤也不是不妥。

在这里,四块钱能买一条十斤重的大鱼,在市场上,四块钱可买不了一条十斤重的猪肉。

“这个价格还算是公道,小伙子,你那条最重的,

十八斤的那条鱼我要了,一共是七块二,这是钱,给你!”

对方急忙塞给杨利民七块二毛钱,拎起鱼转身就走,生怕别人和他抢。

“这个十六斤的我要了,这是六块四毛钱,这条鱼是我的了!”

“我要那个十三斤的,这是五块二毛钱!”

“......”

“这十四块钱,这条十斤的我要了!”

不一会儿,杨利民的手里多出了一百三十六块钱,

他的鱼被疯抢一空,只剩下最后钓上来的那条一斤多点的小鱼了。

杨利民数了一下钱后,笑嘻嘻的将钱揣进了口袋里,随手将最后一条鱼扔进了傻柱的水桶里。

“这是你的小鱼,我先走了啊,合作愉快!”

杨利民肩扛着鱼杆,哼着小曲儿走了。

见那条小鱼在自己的水桶里游的正欢实,傻柱看向走远的杨利民,

小声嘀咕道:‘我说要一条小鱼,你真给我一条小鱼啊?’

杨利民揣着一百三十六块钱在票贩子手里买了点儿布票,

来到百货大楼给自己置办了两套棉衣,两套棉裤,两双棉鞋。

和商铺里那紧口小牛皮靴,黄呢子军大衣比起来差的不是一丁半点儿的,

可这也是解放布做的棉衣,里面絮的是厚厚的棉花。

和大院儿子弟,四九城的那些顽主比起来不算什么,

但和普通人家比起来,这些东西可都好的不得了了。

杨利民又去肉亭里切了二斤猪肉,去粮站买了三十斤大米,三十斤白面,去市场买了三车煤炭。

买完这一大堆东西,杨利民的手里还剩下六十七块钱,

这才花掉一半儿。杨利民忍不住感慨,这个年代的钱确实是比较扛花。

四合院儿。

煤炭工人将三车煤炭送进了杨利民家,又给杨利民家里装了一个崭新的暖炉。

见杨利民拎着大包小包的回来了,身上还穿着崭新的棉衣,

脚上踩的是新鞋,院子里的人的眼珠子都直了。

杨利民送走煤炭工人后,住在前院儿的阎埠贵凑了过来。

“杨利民,你不过了啊?买这么多东西?”阎埠贵一脸羡慕的问。

“这不是今天赚到钱了么?我买点儿东西改善一下伙食!”杨利民笑道。

阎埠贵说:“我说的么,感情是赚到钱了,

你有肉,没酒不行啊,这么的,三大爷拿瓶好酒,晚上和你喝点儿!”

看见杨利民手里的肉,阎埠贵有点儿馋了,他工资少,家里人口多,一年到头都吃不上几次肉,

依稀记得上次吃肉还是上次。

杨利民这小子平时就尊老爱幼,自己去沾点儿便宜,吃上一顿。

杨利民连连摆手道:“得得得,三大爷,您还是别提您的酒了,

喝了您的酒,交警都查不出来酒驾,我可喝不起!”

阎埠贵板着脸道:“什么乱七八糟的,这酒你喝不喝吧!”

杨利民笑道:“要是你请我喝酒我就喝,吃我的肉就算了吧!”

说完后,杨利民哼着小曲儿走了。

这时,贾东旭他妈贾张氏的从贾家出来了。

“杨利民,你站住!”

杨利民缓缓向右转身,见对面的门后走出一位身高一米五出头,

快胖成一个球儿的女人,来人正是贾东旭的母亲贾张氏。

贾张氏是从农村来的,自从贾东旭的父亲贾贵死后,贾张氏便成了老贾家的掌舵人,

这老家伙蛮不讲理,最爱撒泼打滚,还喜欢整点儿迷信之类的东西,

别看她胖成一个球。但她是一个精明的主,什么都爱吃,就是不爱吃亏。

“杨利民,我听东旭说你们钓鱼去了?钓上来的鱼呢?

你们是一起去的,为什么不给我们家送两条过来?”

贾张氏板着脸说道,那模样,像是杨利民欠他们家钱一样。

杨利民眉头一皱,平静的说:“我又不欠你们家鱼,我给你鱼干什么?”

“你想吃鱼你可以找你儿子去钓去,找我干什么?我又不是你儿子?”

贾张氏左手掐腰,右手指着杨利民,大声嚷嚷道:

“你们三个去钓鱼,钓上来鱼不平分?杨利民,今天你要是不给我一条鱼我就和你没完!”

“耍无赖是吧?没人理你!”杨利民转身就走,不和这老太太做过多的纠缠,

见杨利民不给鱼,贾张氏猛地冲过去,一把抓住了杨利民的胳膊,不让杨利民走。

“你和我儿子一起去钓鱼,你钓上来那么多条鱼,

凭什么不分给我儿子,不许走,你不许走!”贾张氏站在杨利民的身边儿大吼,

她一张嘴,一股怪味儿扑面而来,熏的杨利民直往后躲。

“妈的,你的嘴真臭,你多少个月没刷牙了!”

杨利民伸手捂住了贾张氏的嘴,让她不要对自己呼吸了。

“给我鱼!”

“贾张氏,你别在我面前撒泼打滚,我打你了啊!”

“打啊,你打啊!”

“妈的,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要求,这是你和我说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