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李卫国的名字成为了所有厨师口中热议的焦点。羡慕、嫉妒、好奇、敬佩……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
而那些参加宴会的美食家、老饕和各界名流,更是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出去。他们的影响力更大,覆盖面也更广。很快,不仅仅是餐饮圈,就连普通的市民百姓,也开始听闻鸿宾楼出了一个年少有为、厨艺通神的“李宗师”。
报纸、杂志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地报道(毕竟这个年代宣传个人成就需要谨慎),但一些小道消息和坊间传闻却甚嚣尘上。鸿宾楼的生意因此变得更加火爆,许多人慕名而来,就是想尝一尝这位年轻宗师的手艺,甚至有人不惜花费重金,点名要李卫国亲自掌勺。
李卫国,就这样在一夜之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后厨学徒(虽然已经是二厨,但在外界看来依旧是新人),一跃成为了整个京城乃至全国厨艺界冉冉升起的、最耀眼的新星!他的名字,与“天才”、“宗师”这些词汇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他在厨艺界的地位,也因此变得超然起来。即使是一些成名已久的老前辈,见到他时,也不敢再以前辈自居,而是会客客气气地称呼一声“李师傅”,甚至带着几分请教的意味。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声望,李卫国并没有迷失自己。他依旧保持着谦逊和低调,对待师傅和前辈恭敬有加,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只是,他心中的那个决定,却越来越清晰和坚定。
他知道,厨艺上的成就虽然辉煌,但这并非他最终想要的人生道路。高考,大学,那才是他为自己规划的、更广阔的未来。现在,他的名声已经打响,在鸿宾楼的地位也无人可以撼动,是时候向一直以来对他关怀备至、悉心栽培的田泽华师傅和谷经理坦诚自己的想法了。
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李卫国单独找到了田泽华和谷经理。他没有隐瞒,将自己打算参加即将到来的全国高考,未来希望能够进入大学深造,走学术或者其他发展道路的想法,和盘托出。
“师傅,谷经理,”李卫国的语气诚恳而带着歉意,“我知道,鸿宾楼和您二位对我的恩情,我永世难忘。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但是……我心里一直有个想法,我想去读大学,想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学更多的知识。我觉得,那可能才是我真正想要走的路。”
听到李卫国的话,田泽华和谷经理都愣住了,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什么?你要去参加高考?读大学?”田泽华瞪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卫国,你……你没开玩笑吧?你现在可是宗师级的厨师!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境界!只要你留在鸿宾楼,将来前途无量!为什么要去走那条虚无缥缈的路?”
谷经理也皱起了眉头,语气凝重:“卫国,你可想清楚了?厨艺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你天赋所在。去读大学,且不说能不能考上,就算考上了,将来又能做什么?难道比当一个受人尊敬的大师傅更好吗?”
他们是真的无法理解。在他们看来,李卫国年纪轻轻就达到了厨艺的巅峰,拥有了无数人羡慕的技艺和声望,只要按部就班地走下去,未来必定是一片坦途。去参加什么高考,读什么大学,这简直是舍本逐末,自毁前程!
李卫国知道他们会是这种反应,他耐心地解释道:“师傅,谷经理,我没有否定厨艺的意思。我对厨艺的热爱是真心的,也永远不会忘记在鸿宾楼学到的一切。但是,人各有志。我总觉得,我的人生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厨房这一方天地里。我想去学习更多的东西,了解这个国家,这个世界。或许,将来我学有所成,还能用另一种方式,为鸿宾楼,为我们的饮食文化,做出一点贡献呢?”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我也不是说要完全放弃厨艺。只是,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另一个梦想。我向你们保证,只要鸿宾楼需要我,只要师傅您需要我,我随时都可以回来帮忙,绝不会推辞。”
看着李卫国眼中那份坚定而执着的光芒,听着他那番发自肺腑的话语,田泽华和谷经理沉默了。他们都是聪明人,也都是真正关心李卫国的人。他们能感受到,李卫国做出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田泽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眼神复杂地看着自己这位最得意的弟子。不舍,是肯定的。他原本以为可以将自己的衣钵和鸿宾楼的未来都托付给李卫国,没想到这小子志不在此。但同时,他心中也隐隐有些佩服。年纪轻轻,就能在巅峰之时,毅然决然地选择另一条充满未知的道路,这份魄力和追求,本身就非同常人。或许,他真的能在另一片天地里,闯出更大的名堂呢?
“罢了,罢了。”田泽华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但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儿大不由爹,翅膀硬了,想飞得更高,为师也不能拦着你。你想去考大学,就去吧。只要你记得自己是从鸿宾楼走出去的,记得你还有我这个师傅就行。”
谷经理也点了点头,虽然同样感到惋惜,但也尊重李卫国的选择:“卫国,田师傅说得对。我们支持你的决定。不过,鸿宾楼也不能完全没有你。你看这样行不行?”
谷经理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你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每天坐班,可以专心准备你的学业。但是,我们希望你能担任鸿宾楼的‘荣誉主厨’。这个身份,既保留了你和鸿宾楼的关系,也方便你将来随时回来。平时呢,如果你有空,可以偶尔来后厨指导一下其他人,传授一些经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