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中在四合院里自取其辱,在家中与儿子们父子相残,他的“官威”和家庭权威都已荡然无存。然而,李卫国深知,要彻底击垮刘海中,必须让他尝到来自工作单位的正式打击,让他不仅在院里和家里声名狼藉,更要在工作中遭受重挫,从而彻底摧毁他赖以生存的“干部”身份。李卫国决定利用刘海中急于表现、喜欢邀功的特点,给他挖坑,使其在街道办的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被上级领导严厉批评。
刘海中虽然在革委会的职务不高,但他一直梦想着能够升官发财。他平时在街道办工作时,总是急于表现,喜欢揽功劳,但却常常好大喜功,粗心大意。他尤其喜欢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却往往因为急于求成而忽略细节。李卫国看准了刘海中这个特点,他要设计一个陷阱,让刘海中在领导面前出丑,并因此付出惨痛代价。
李卫国通过一些可靠的渠道,了解了街道办最近的一项重要工作:对辖区内的困难家庭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并上报一份详细的贫困户名单。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关系到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街道办的工作绩效。刘海中作为革委会的干部,自然也参与了这项工作,并且急于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
李卫国并没有直接干预这项工作,他采取了更为隐蔽和精准的方式。他会悄悄地向一些与刘海中关系不睦的同事,或者一些看不惯刘海中作风的工人,透露一些“小道消息”。
“听说刘大爷最近负责的那个困难家庭摸底调查,进度很快啊?不过,这种事情,可得仔细,千万不能出错啊。要是把不该报的报上去,或者把该报的漏掉了,那麻烦可就大了。”李卫国会用一种看似关切,实则暗示的语气。
这些话很快便在街道办内部传播开来,并传到了刘海中耳朵里。刘海中听到这些“善意提醒”,心中不以为意。他觉得自己经验丰富,又急于求成,根本不会出错。他反而加快了工作进度,试图在领导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
李卫国更是“不经意”地制造了一些“小麻烦”。他会悄悄地向街道办的另一个部门,提供一些关于某个贫困户的“错误信息”,或者故意让某个贫困户的材料出现“瑕疵”。这些信息和瑕疵,不足以立刻被发现,但却足以在最终汇总时,给刘海中带来巨大的麻烦。他甚至会利用一些小人物,让他们在提交贫困户信息时,故意将一些关键信息写错,或者将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家庭信息混入其中。
刘海中在汇总贫困户名单时,果然如李卫国所料,他急于求成,没有仔细核对所有信息。他只是简单地看了一下,便将名单上报给了上级领导。他以为自己这次又立了大功,心中充满了得意。
然而,就在刘海中将名单上报后不久,上级领导便对这份名单进行了严格的审查。他们发现,这份名单中存在多处明显的错误。有的家庭根本不符合贫困户的条件,却被列入其中;有的真正困难的家庭,却被刘海中遗漏了;甚至还有一些家庭的信息,存在明显的造假嫌疑。
这些错误,无疑是刘海中工作上的重大失误。上级领导立刻将刘海中叫到办公室,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刘海中同志!你看看你这份名单!这都是什么?!你是怎么搞的工作?!这么重要的工作,你竟然如此粗心大意,甚至存在明显的弄虚作假嫌疑!你这是在对人民群众不负责任!你这是在渎职!”上级领导的声音洪亮,语气中充满了愤怒。
刘海中站在办公室里,脸色煞白,身体微微颤抖。他没想到自己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他试图辩解,但领导根本不给他机会。
“你作为革委会的干部,本应严谨细致,为人民服务。你看看你!你这是在给革委会抹黑!你这是在给国家丢脸!”领导越说越气,拿起手中的文件,狠狠地拍在桌子上。
刘海中被批得狗血淋头,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羞辱。他引以为傲的“干部”身份,在这一刻彻底沦为笑柄。他感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所有的骄傲都被无情地踩在脚下。
最终,刘海中被上级领导口头警告,并被要求写一份深刻的检讨书。他的这份检讨书,还将在街道办的内部会议上进行通报批评。这意味着,他的工作能力和品德都将受到质疑,他在街道办的地位也将受到严重影响。他甚至被取消了年底的奖金,并被扣除了一个月的工资。
刘海中失魂落魄地离开了领导办公室。他感到自己的职业生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他原本指望着通过这次工作来表现自己,结果却适得其反,反而引来了更大的麻烦。
李卫国在四合院里,很快便听说了刘海中在街道办被领导批评的消息。他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他成功地利用刘海中急于表现的特点,给他挖坑,使其在街道办的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被上级领导严厉批评。
刘海中在工作中遭受重挫,意味着他将彻底失去在单位里的晋升机会,甚至可能面临降职的风险。他的“干部”身份,也将因此变得岌岌可危。这种来自事业上的打击,将比任何物质上的损失都更加让他难以承受。他将活在无尽的痛苦和悔恨之中。李卫国成功地让他彻底沉沦,让他的职业生涯一片灰暗。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