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刘家经济受损

换源:

  刘海中在四合院里权威扫地,在工厂里被排挤,在家中与儿子们关系破裂,他的精神和名誉都遭受了毁灭性打击。然而,李卫国深知,要彻底击垮刘海中,必须让他尝到真正的经济损失。他要利用刘海中平时的一些“不务正业”和“以权谋私”的蛛丝马迹,以举报的名义,引导相关部门对刘海中进行经济处罚,从而让他倾家荡产,彻底陷入绝境。

刘海中虽然是革委会的干部,但他的职务不高,工资也并非十分丰厚。然而,他平时却喜欢炫耀,生活上也会有些小奢侈。他偶尔会请人吃饭,送些小礼物,这些钱的来源,在那个年代,是值得怀疑的。李卫国在之前对刘海中进行调查时,就暗中搜集了这些线索。他知道刘海中可能存在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好处,或者进行一些灰色交易的行为。

李卫国并没有直接出面举报刘海中。他知道,这种事情需要证据,也需要专业的调查。他再次通过自己在部队里的人脉,以及一些与纪检部门有联系的老战友,巧妙地向他们提供了关于刘海中“不务正业”和“以权谋私”的线索。他强调,刘海中作为一名干部,其行为已经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影响了革委会的形象,希望纪检部门能够进行彻查。

纪检部门对干部的作风问题历来是高度重视的。接到李卫国提供的线索后,他们立刻组织了调查组,对刘海中进行秘密调查。他们调阅了刘海中近期的消费记录,走访了他的一些同事和邻居,甚至暗中调查了他的家庭收支情况。

调查组很快便发现,刘海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他平时在工作单位之外,会利用自己的“干部”身份,为一些人“办事情”,从中收取一些“好处费”。他还会利用革委会的一些便利,为自己家里开一些“特殊”的批条,从而获取一些普通人难以得到的物资。这些行为,在那个年代,都属于典型的“不务正业”和“以权谋私”。虽然金额不大,但性质非常恶劣。

调查组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后,立刻将刘海中叫到纪检部门,对他进行约谈。

“刘海中同志,我们接到举报,你存在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财物,以及为自己谋取私利的行为。请你如实交代!”纪检部门的负责人语气严肃,声音洪亮。

刘海中听到这些指控,吓得全身颤抖,脸色煞白。他没想到自己的那些“小动作”竟然会被发现。他试图狡辩,否认这些指控。

“我…我没有啊!我都是为了工作!为了人民!”刘海中支支吾吾地说道。

然而,纪检部门的负责人却拿出了确凿的证据,包括一些证人的证词,以及刘海中收受好处的记录。刘海中所有的狡辩都显得苍白无力。

“刘海中同志,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好说的?!你作为一名干部,知法犯法,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你这是在玷污干部的形象!你这是在给国家和人民抹黑!”负责人语气严厉,声音中充满了愤怒。

刘海中彻底崩溃了。他知道自己所有的罪行都被揭露了。他最终只能低下了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纪检部门对刘海中进行了严厉的处罚。他们不仅没收了刘海中所有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物,还对他进行了高额的罚款。他的职务也被降级,并且工资也因此被扣除了一大笔。这些经济上的处罚,对刘海中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刘海中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家里。他看着自己被没收的财物,以及那份沉甸甸的罚款通知单,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他辛辛苦苦积攒的“家底”,如今却因为自己的贪婪而付诸东流。

他的妻子得知此事后,更是对他抱怨连连。

“老刘啊!你看看你干的好事!我们家这点钱,都快被你败光了!你平时不是说要给我们过好日子吗?!你就是个罪人!”一大妈哭着指责刘海中,语气中充满了愤怒和绝望。

刘光天和刘光福两兄弟也对刘海中充满了不满。他们原本就因为刘海中的压榨而心生怨恨,如今刘海中又因为自己的贪婪而给家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让他们对刘海中彻底失去了信心。

刘海中在家里失去了所有的地位和权威。他不仅在工厂里被排挤,在四合院里失去人心,如今连在家里也成了“罪人”。他的经济状况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几乎倾家荡产。

李卫国在四合院里,很快便听说了刘海中被纪检部门处罚,并被罚款的消息。他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他成功地以举报的名义,让刘海中因为“不务正业”或“以权谋私”而受到经济处罚。

刘海中在经济上遭受重创,意味着他将彻底失去支撑他“官瘾”和“体面”的物质基础。他将活在无尽的贫困和悔恨之中。他将彻底失去对家庭的掌控感,陷入深深的绝望。这种经济上的打击,对刘海中来说,是毁灭性的。他彻底沦为贫困,他的生活一片灰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