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站在门槛边,望着李明军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昨天,她用五块钱平息了因棒梗偷窃自行车票而起的风波,虽心疼钱,却也松了一口气,至少家里的安宁得以维持。
李明军踏着轻快的步伐走在上班的路上,心中并无太多波澜。四合院里的纷纷扰扰,于他而言,不过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值得过多挂怀。
他深知,在这个四合院里,几乎全是禽兽,唯有自我强大,方能立足。拐过街角,李明军不期然遇见了三大妈,那位昨天在李明军家中作为证人的邻居。
三大妈的脸色并不好看,显然对自己被当作“枪”使一事耿耿于怀。李明军微微一笑,点头示意,并未多言。
他心中明镜似的,四合院里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是禽兽,包括看似热心肠的三大妈,在关键时刻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步入工厂,熟悉的机器轰鸣声瞬间将他包围。这里是他的工作的地方。
李明军径直走向铆工车间,那里有他的师傅——七级铆工刘川西。“早啊,师傅!”李明军的声音充满活力,打破了车间的宁静。
刘川西抬头,见是李明军,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来了啊,小子。今天准备怎么干?”
师徒二人寒暄了几句,便各自忙碌起来。
李明军对铆工这一工种充满了热爱与敬畏,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更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他知道,要想在这个行业里出类拔萃,不仅要有过硬的技能,更需深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
午休时分,刘川西从抽屉里取出两本泛黄的书籍,递给李明军。“这是我从一个老教授那里借来的,关于铆工的最新技术和理论。你师傅我就是吃亏在文化低,理论学不好,可能这辈子都不能成为八级铆工了。
你小子天赋异禀,好好研究,说不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越为师,成为八级铆工。”李明军接过书,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深知这两本书的分量,也明白师傅对自己的期望。
看着如今的李明军,刘川西也不得不感叹岁月不饶人,刘川西的身体已大不如前,但那份对技艺的执着与热爱却从未减退。
回想当初,当李明军提出想学习铆工时,刘川西是犹豫的。
他知道,这是一条漫长且艰辛的道路,尤其是对于像他这样年纪已高的人来说,教徒弟更是耗费心力。
更何况,铆工这一行,出头难,晋升周期长,许多人终其一生也只能在基层默默耕耘。
但李明军的眼神中闪烁着的那份坚定与渴望,让刘川西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最终,他还是决定倾囊相授。“小子,你可要想清楚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刘川西的声音里带着几分严厉,却也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期待。李明军没有退缩,他深知机会难得,更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师傅,我愿意学,不管多难,我都会坚持下去。”
于是,师徒二人开始了他们的铆工之旅。李明军果然没有让刘川西失望,他的天赋如同被点亮的灯火,迅速照亮了整个车间。
别人几年才能掌握的技能,他几个月便已熟稔于心。每一次精准的敲击,每一次完美的对接,都让刘川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然而,刘川西并没有因此放松对李明军的要求。相反,他更加严格地监督着李明军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他知道,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锻造出真正的工匠精神。
每当夜深人静时,车间里总能看到师徒二人忙碌的身影,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仿佛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传递着技艺与责任的接力棒。“小军啊,这铆工啊,不仅要手上有准头,心里还得有谱。”
刘川西一边指导着李明军,一边语重心长地说,“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理论知识不过关,技术没法更进一步。但你不一样,你还年轻,只要肯学,一定能成为八级铆工。”
李明军默默地点了点头,将师傅的话铭记于心。他明白,这不仅仅是对自己技艺的期许,更是对师傅多年心血的传承与发扬。
……
回过神来,刘川西对李明军语重心长的说道:“等会儿我有一个会,这里就交给你处理了。”
“好嘞,师傅放心。”李明军回应道。
刘川西将车间里的一堆钢管交给李明军处理。他要求李明军为每根钢管都制作两个完美的回环,这既是对李明军技术的考验,也是对他责任心的锻炼。
作为一个一级铆工,技术有限,只能做一些粗活,李明军也刚成为一级铆工不久,对于力道的掌握不是那么顺遂,不过今天感觉力量大增,对于力道的掌控也有所提升:“难道这就是我的金手指吗?只要惩治禽兽就能增强自身的体质?”
李明军不仅仅是感到力量增加,身体的协调性也增加了不少。
这一切多亏了棒梗啊,看来得找更多的机会收势那群禽兽,以获得更多的增益。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