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逼捐 求各种票

换源:

  尽管关着门挂着厚厚的布帘子,看不到院子里的情况,但隐约还是人听到外面人来人往的声音的。

何雨柱算着时间,感觉人齐的差不多了,这才穿上棉袄,慢吞吞的出了门。

时间卡的正正好。

易中海刘海中阎阜贵这三位管事大爷已经在院子中央的那张小方桌旁坐好了。

而何雨柱家走廊口,正好何雨水扶着聋老太太也来了。

显然一路上聋老太太已经听何雨水说过此次大会目的的话了,老人家这脑瓜子可是精明的很,哪里会不明白何雨柱请她露面的原因。

这会儿见着何雨柱,两人目光那么碰了碰,都心照不宣的挂起了微笑。

“柱子,别站着了,来前面。”

易中海见着何雨柱站门口没过来,就出声招呼。

何雨柱却是不愿意下去,外面多冷啊,加上地面又泥泞,这院子的地面本来是有青砖铺地的,但毕竟是公用的地方,今儿这家挖两块砖,明儿那家搬三块的,如今已经变成了泥地了。

天晴的时候还好,顶多就是多那么些个浮尘,下雨下雪了之后,可就老受罪了。

于是何雨柱大声的回答:“一大爷,我就不下去了,这儿挺好,站的高看的清楚不说,你们讲话我也能听见。”

易中海见何雨柱不听招呼,心中难免有气,眉头一皱,正要摆一摆长辈的架子,眼睛就看到了另一旁拄着拐杖,坐在一张条凳上的聋老太太身上。

恰巧聋老太太也正看着他呢,两人目光这么一对视,易中海就把目光转了开去。

这老太太怎么请来了?

易中海心中那个别扭啊!只能说道:“那行吧,一会到正事的时候你在过来。”

这一小插曲,说不重要也重要,至少在一些有心人的眼里面那是何雨柱跟易中海这两人生份了征兆,就像三大爷阎阜贵,不着痕迹的瞧了两人一眼,然后低眉顺眼的陷入了思量。

“好了,安静,安静。”

易中海站着对着人群说道。

他这个一大爷,在住户当中是相当有威望的,本来还嘈杂的人群很快随着他的声音安静下来。

易中海环顾四周,对这样的情况很满意。

他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然后说道。

“今儿召集大家伙开这个会,是有个事跟大家伙商量。”

“大家伙都知道,上个月,咱们院里出了人命的大事,贾家的顶梁柱东旭没了,现在家里面一个老婆子,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婆娘,还有两个小的,可以说,这个家破了。”

······

易中海向全院住户们述说着贾家的不容易,面临的困难。

何雨柱站在高处,已经看到有不少住户家里的女眷在偷偷的抹眼泪了。

这年月,大家伙的日子,其实都过的差不多,一家子四五口,全靠着家里一个有工作的顶梁柱过日子。

这顶梁柱一没,这日子会过成什么样,其实大家伙是很容易想象的。

物悲己类,感同身受。

听到悲惨处,即使是何雨柱都由不得鼻子痒痒的。

但他毕竟是跳了出来,听着易中海的话,却是发现易中海这是在夸大贾家遇到的困难,对于贾家得到的补偿,对于贾家今后的发展方向那是一句都没提。

这一个月来,何雨柱其实也打听过,毕竟贾东旭工伤死亡的事情是后勤科这边处理的,他是能打听到信息的。

刚开始轧钢厂给出的安置方案是两个,一个是一次性赔三百块钱,然后让秦淮如一年后顶岗;另一个是每个月发十六块的工资,一直发到贾东旭的儿子棒梗十八岁为止,然后让棒梗进厂上班。

在何雨柱看来,其实第二个才是对贾家最好的,毕竟细水长流么,而且贾张氏年纪也不大,秦淮如也还年轻,完全可以打打临工什么的,这以后的日子其实不会想象当中难过的。

但贾家却是选了第一个。

而现在,易中海却又开始组织全院给贾家捐款,在何雨柱眼里,怎么看就怎么不对劲。

“在这里,我给大家伙起个头,我捐款十五块。”

说着话,易中海就掏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十五块钱放在了小方桌上面。

“那我也捐十五块。孩他娘,回屋去拿十五块钱过来。”

二大爷刘海中不甘示弱的站了起来,对自个婆娘二大妈说道。

这一大爷二大爷都捐了,大家伙都把目光放到了三大爷阎阜贵的身上。

阎阜贵脸色有些难看,他看了一眼易中海跟刘海中,心中那是直呼“晦气”。

这两个,一个是厂里的八级工,一个是七级工,那工资一个八十来块,一个近一百块,捐个十五块,当然不心疼了。

但对阎阜贵来讲,虽然同为院里的管事大爷,但是他只是一个教书的,而且还是教小学的,一个臭老九,一个月才三十八块的工资,平日里家里吃个窝头,都要精打细算的。

十五块钱,他是能拿出来,但是得好几个月精打细算才能存下来的。

现在让他拿出来捐给贾家,可不就得跟要他老命一样了么。

当下十分尴尬与不舍的说道:“我家情况跟一大爷家和二大爷家不能比,我收入不高,家里口子也多,所以,所以,我就捐两块钱。”

就这两块钱,阎阜贵的脸上还是满脸的肉疼。

何雨柱远远的看着,见到这一幕,差一点就笑出声来。

十五块的捐款额,直接变成了两块钱,这落差可是有些大的。

他注意到中间站着的贾家婆媳两个,秦淮如的脸上倒是没什么表情,但是贾张氏原本还有笑意的脸上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老阎,你这不行啊,怎么说也是三大爷,不说十五块,十块钱总得拿出来吧?”

旁边的刘海中却是体谅不到阎阜贵的难处,还挤对上了阎阜贵。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