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就按照我们之前谈好的来。”
“每个月我把工资的三分之一寄回来,你小子可别乱花,听到没?”何大清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站起来说道。
何雨柱点了点头:“行,我知道了,你也注意一点,平时自己也藏点钱,别被白寡妇几句好话就哄得晕头转向的。”
“行了,你爸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你小子可要把咱们家的菜谱藏好了。”
“那可是我太爷爷、爷爷和我爹三代人卖身为奴才换来的。”何大清再次叮嘱道。
何雨柱点了点头说道:“行了,你快点走吧,去寻找你自己的第二春去吧。”
“滚蛋,你老子都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春了,还第二春。”
说着,何大清就拿着行李走出了家门。
第二天一早。
因为现在还只是学徒工,何雨柱必须早早起床开始做饭。
后厨还有一堆事情等着像何雨柱这样的学徒去做。
早饭很简单,煎了两个鸡蛋,又从空间里拿出一些挂面,做了一份阳春面。
四九城的冬天,能吃上一碗阳春面,那滋味别有一番风味。
只是早餐的香味,可让院里其他的住户有些煎熬。
不是其他住户条件不好,吃不起,而是过惯了苦日子,让他们这么吃,怎么都舍不得。
虽然院里在1949年后陆陆续续搬进来几户条件相对差一点的人家,但也不至于连一碗面都吃不起。
现在大院里住着十五户人家,大概七十多口人。
每家至少有一人有工作,只是挣多挣少的问题。
如果没有工作,早就回老家去了,毕竟在城里没有工作连饭都吃不上。
回老家一家人至少还能分上几亩地,一家人怎么都饿不着。
院里不少人家,包括四九城只要老家在附近的,不少人都把户口转到了乡下老家。
只要能分上几亩地,即使自己不种,也可以请亲戚帮忙种,每年还能得到不少粮食。
所以院里人家的日子过得基本上都不算差。
当然,那些老家在外地的,基本上户口都在城里,但一个人工作,基本上只能养活一家人。
“雨水,你个小懒猫,起床吃饭了。”
何雨柱做好早饭后,来到床边,用手捏着雨水的鼻子。
雨水皱了皱眉,感觉到不舒服,用手拨开何雨柱的手,见没效果,才慢慢睁开眼睛。
“别捏我鼻子,大坏蛋。”
何雨柱笑着看着小丫头说:“敢说我是大坏蛋,看我怎么收拾你。”
说着就把手伸进被窝里,手虽然不是很冷,但比被窝里还是要凉不少。
兄妹两人打闹了一会儿,何雨柱才帮雨水把衣服穿好,然后带着小丫头开始洗漱。
“哥,你做什么这么香?”
“阳春面加煎蛋,怎么样,喜欢吗?”
小丫头听后笑着点头:“喜欢。”
兄妹两人简单吃完早饭,何雨柱帮雨水穿戴好,推出自行车就准备出门。
“柱子,你爸呢,一早上怎么没看到,是不是还没起床?”
就在出门的时候,正在水池边洗漱的易中海问道。
何雨柱笑着说:“你说我爸啊,他走了,去寻找他的第二春去了。”
说完,何雨柱就带着雨水出门了。
水池边有不少人正在洗漱,当听到何雨柱所说的话后,大家都你看我、我看你,一时间呆立在原地,不知作何反应。
众人都以为何大清怎么也得等过完年再做打算,压根没料到他真的会离开。
其中,易中海尤其不相信何大清会走。他始终无法理解,何大清为何要抛下一双儿女,去和别的女人一起生活。
在易中海看来,任何女人都比不上自己的孩子重要。
这时,身形肥胖的中年男子刘海中迈步走近易中海,开口说道:“老易啊,何大清竟然真的走了,可我瞧着傻柱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呢?”
易中海轻轻摇了摇头,叹息着回应:“谁能想到呢,这个何大清也太不像话了,孩子都还这么小,说走就走了。”
“老易,不是我说你,傻柱今年可不算小了,都十五岁了,过了年就十六岁了,放在以前都能结婚生子了。
而且老何走之前为了何雨柱忙前忙后,肯定都给他安排妥当了,再说人家傻柱还有师傅呢。”
刘海中满不在乎地说道。
易中海今年大概三十三到三十五岁,虽然结婚多年,但一直没有孩子。
好在他还年轻,暂时还没考虑养老的问题。对于何大清的离开,他只是觉得对方有些狠心。
望着何雨柱离去的背影,易中海心中感慨万千,要是自己能有这么一双儿女,说什么也不会离开他们。
他又叹了口气,无奈地说:
“即便安排好了,也不能就这样抛弃自己的孩子啊。”
“老易,你没有孩子,自然不明白其中的情况,何大清肯定是安排好了,走的时候想必没少给钱,以后说不定还会寄钱回来,我看傻柱子说不定还巴不得何大清早点走呢。”
刘海中看着易中海的模样,笑着说道。
尽管刘海中说这话没有恶意,但易中海听了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没有孩子这件事,早已快成为易中海的心病了,他听完后板起脸,不再理会刘海中,径直朝家的方向走去。
刘海中见易中海突然生气回家,嘴里嘟囔着:“刚才还聊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生气了,这个老易心眼真是越来越小了。”
其他正在洗漱的人听到刘海中的话,心里都不停地摇头。
这个刘海中究竟是真的愚笨还是装的呢?说他缺心眼吧,可他锻工的手艺还挺好;
说他聪明吧,他又能当面直接说易中海没有孩子所以不懂,这简直就是往人家的心窝上捅刀子。
见到没人搭理自己,刘海中便拿着洗漱用品往后院走去。其他人见刘海中走了,都互相笑了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